第二十三回 敌友转换 因小失大
第二十三回 敌友转换 因小失大 (第2/2页)三、密事泄露
操因不见刘表来降,便欲兴兵问罪。
荀彧劝谏:袁绍未平,刘备未灭,而欲用兵江汉,是犹舍心腹而顺手足也。可先灭袁绍,后灭刘备,江汉可一扫而平矣(事情分轻重缓急,重大事,轻小事,才能真正成功,要懂得取舍)。操从之。
董承自刘备去后,无计可施,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所谓的强者,就是能够自如驾驭情感的人,所谓弱者,就是被情感奴役的人)。
帝知国舅染病,令随朝太医前去医治,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
吉平辞去,承留住,二人共饮。
饮至更余,承觉困倦,就和衣而睡。
霎时觉来,乃南柯一梦,口中犹骂“操贼”不止(梦由心生,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心态决定命运!)。
吉平向董承表示愿助杀贼,承恐平非真心!
平遂咬下一指为誓,承乃取出衣带诏,令平视之。
平愿毒杀曹操,承大为感动,吉平辞归。
承心中暗喜,忽见家奴秦庆童同侍妾云英在暗处私语。
承大怒,欲杀之,夫人劝免其死,各人杖脊四十,将庆童锁于冷房。
庆童怀恨,将铁锁扭断(大爱、大恨皆可激发人体潜能),跳墙而出,径入曹操府中,告有机密事。
四、擒一死士
操唤入密室问之。
庆童俱告: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马腾五人在董承府中商议机密,必然是谋曹操。董承将出白绢一段,不知写着甚的。近日吉平咬指为誓,庆童也曾见(越是了解,越知道刀子往哪里捅最疼)。
曹操藏匿庆童于府中(闷声发大财),董承只以为庆童逃往他方去了,也不追寻。
曹操诈称患头风,召吉平用药,平暗下毒药,亲自送上。
操知有毒,故意迟延不服。
平劝曹操尽快喝药,操以古礼为由令平尝药。
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住操耳而灌之。
操推药泼地,砖皆迸裂(含毒的药可以让砖崩裂?古代地面一般铺青砖,成分主要应该是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含少量铁等金属氧化物等。如果不是爆炸原理造成的“砖皆迸裂”,那应该就是剧烈化学反应的夸张描述)。
操未及言,左右已将吉平执下,曹操翻脸,唤二十个精壮狱卒,执平至后园拷问。
吉平面不改容,毫无惧怯。
操料定有人指使,让平招认,平大骂曹操。
操再三磨问,平怒骂不止,只是求死(人生无常,心安即是归处)!
操怒,教狱卒痛打,打到两个时辰,皮开肉裂,血流满阶。
操恐打死,无可对证(死无对证,杀人灭口之来由也),令狱卒揪去静处,权且将息。
五、一网成擒
操传令设宴,请众大臣饮酒,惟董承托病不来(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王子服等皆恐操生疑,只得俱至。
酒行数巡,曹操教二十个狱卒牵着一长枷钉着吉平,拖至阶下。
操宣布平罪行,教先打一顿,昏绝于地,以水喷面。
吉平苏醒,睁目切齿而骂。
操让平供认同党,平只是大骂。
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
操教一面打,一面喷,平并无求饶之意(无欲则刚)。
操见不招,且教牵去,众官席散,操只留王子服等四人夜宴。
操审问四人,子服矢口否认。
操教唤出庆童对证,子服以庆童与国舅侍妾通奸为由,证庆童之言不可信。
操再次向子服确认吉平下毒是不是董承所使,子服等皆言不知。
操向子服言明:今晚自首,尚犹可恕:若待事发,操难容!
子服等皆言并无此事,操叱左右将四人拿住监禁。
次日,操带领众人径投董承家探病,承只得出迎。
操问承:为何夜来不赴宴,承称:微疾未痊,不敢轻出。
操问董承:国舅知吉平事乎?承矢口否认(此地无银三百两),操命人推吉平至阶下。
吉平大骂曹操,操指着平对承言:平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操已拿下廷尉,尚有一人,未曾捉获。
因问平:谁使平来药操?可速招出!
平声称:天使平来杀逆贼!操怒,教打。
操又问平为何只有九指?平实言相告:嚼以为誓,誓杀国贼!
操教取刀来,就阶下截去其余九指。
平叫嚣:尚有口可以吞贼,有舌可以骂贼!操令割平舌。
平谎称:要招供,请求释平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人生至苦)操遂命解平缚。
平起身望阙拜,拜毕,撞阶而死。
操令分平肢体号令(死者为大,逝者安息),操见吉平已死,教左右牵过秦庆童至面前。
操问董承是否认识秦庆童,承大怒欲杀秦庆童。
操言明:庆童首告谋反,今来对证。
承还想抵赖,操即唤左右拿下,命从人直入董承卧房内,搜出衣带诏并义状(多事之秋,灭迹匿端)。
操看了,遂命:将董承全家良贱,尽皆监禁。
操回府以诏状示众谋士商议,要废献帝,更立新君(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预知献帝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