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选址!建堆!
第385章 选址!建堆! (第1/2页)书房内,檀木茶案上的青瓷杯氤氲着热气,洛珞安静的等待着老人看完报告才缓缓开口:
“夸父工程前期的实验室验证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下一步就该是——工程验证了。”
洛珞一脸正色的说道。
他不远千里从基地赶到机场坐了最近的一班飞机回来,又在晨光微亮的时候就赶到这里,为的当然不只是亲自给领导汇报一句“试验成功”。
国庆将近,对方的琐事繁多,否则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接见他,为了他的这份报告,今天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又缩减了两个小时。
他当然不会如此不识大体,亲自赶过来非要当面去汇报的,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事……
“你的意思是……”
闻言,领导突然有些动容,虽然早在洛珞汇报试验通过时,他就有此猜测,但这一刻听到洛珞亲口说出还是难掩兴奋之情。
显然,他很清楚洛珞口中的工程验证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
“选址!建堆!”
洛珞口中清晰的吐出四个字,在这间寂静的书房里,如同惊雷。
“详细说说”
领导按捺住内心的波动,打算听听洛珞详细的计划,建堆,这可是件大事。
“领导,实验室点火只是验证物理可行性,接下来再在实验室进行论证已经没有意义了,距离真正的点火成功,我们只需要工程化验证——我建议建造50兆瓦微型示范堆。”
洛珞进一步解释道。
理论阶段和实验室验证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即便他们再小心翼翼,想要准备完全,再待在实验室里都没有意义了,只有真正建堆来决定成败。
“哦?只有50兆瓦?”
老人指节轻轻叩击着案几,发出一声不易察觉的轻叹,对于洛珞主张建造试验堆领导并不意外,他的关注点则是在另一方面。
虽然洛珞的成就和天才,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他更是清楚洛珞从小到大的所有经历,对其有着充分的信任,否则也不可能把聚变工程这种国之重器交到他的手里。
但年轻人的共同点就是容易骄傲,这一点即便是洛珞也不例外。
他看着眼前这位亲手点燃聚变之火、创下惊天奇迹的年轻人,心中思绪翻涌。
洛珞一路走来,展现出的那份近乎目空一切的才华与魄力,实在太过耀眼。
面对专家论证时的巨大鸿沟,他力排众议;面对院士们的质疑,他坦然担当总设计师的重任;在材料、磁体、激光这些横亘于前的天堑前,更是用一次次的“灵光乍现”将其化为通途。
这份才能配得上他的骄傲!老人本以为,这位锐不可当的青年在取得了如此堪称人类文明里程碑的成果后,必然会意气风发地要求立刻建造一座足以震惊世界、宣告中国掌握未来能源钥匙的巨型聚变堆。
毕竟,骄傲是人性的常态,何况他有足以睥睨一切的资本。
他甚至做好了洛珞大开口直接打算建造千兆瓦聚变堆的打算,还在思索怎么着能委婉的劝慰对方,先搞个100兆瓦的试试手,又能够不伤及年轻人的信心。
虽然聚变堆事关重大,但洛珞的自信心也不容有失,真要算起来,后者可未必比前者来的轻。
所以他还在构思措辞,并非对洛珞的不信任,只是事关重大,万一真的直接上千兆级别的聚变堆,势必要大兴土木,资金投入不说,人员投入和保密性的难度都将几何倍数的提升,万一有所差池……那损失国家真的很难承受。
但……没想到洛珞这个年轻人比他还保守,啊不,是稳重。
连一百兆瓦都没说,而是打算搞个五十兆瓦的试验堆,倒是让他准备好的说辞一点都没能用上。
一抹带着深意的微笑在老人眼底滑过。
他端起茶杯,啜饮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试探性的锋锐:
“洛总设计师啊,以夸父工程迄今为止展现出的惊人潜力和你的超凡能力,我觉得是有决心、也有能力支撑起更宏伟目标的,50兆瓦…是不是太过保守了?”
他刻意在“超凡能力”和“太过保守”上加重了一丝语气,做好了迎接洛珞那带着绝对自信的宏大蓝图和激昂陈述的准备。
他是想要稳妥一点,但在此之前他想听听洛珞真实的想法,是真的觉得50兆瓦最为合适,还是把真实想法藏了起来,怕国家给不了那么大的支持。
年轻人嘛,锐意进取,争分夺秒,加上他“两年半点燃聚变之火”的承诺早已达成,提出什么样的计划他都不会太意外。
然而,洛珞的反应却让他眼底的锐利瞬间化为了讶异。
洛珞只是微微前倾身体,原本挺直的脊背透出的并非傲慢,而是一种深沉的责任感和近乎极致的务实。
他那双曾洞穿过物理规则核心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的是最理性的光芒,语调清晰而平稳,没有丝毫踌躇满志的浮夸:
“领导,谨慎是工程科学的本分,‘点火成功’,只是在可控的实验室条件下,证明了夸父方案这条物理路径是走得通的,这万里征途,我们仅仅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但绝非最后一步。”
他没有直接回应“保守”的评价,而是将数据报告轻轻向前推了几毫米。
“50兆瓦试验堆,核心目的不是炫耀功率,而是必须首先全面验证工程的鲁棒性与长期可靠性。”
他伸出修长的手指,逐一点明关键:
“其一,材料边界在哪里?”
他直视领导的眼睛,没有丝毫的回避。
“‘龙鳞-G1’在实验室中子辐照和热疲劳测试中确实远超预期,但在真实的聚变堆环境中,它要承受的是持续、高强度、多粒子的轰击,以及高温等离子体、强磁场环境的多重极端物理场持续耦合,时间尺度更是拉长数月乃至数年。”
“50兆瓦量级的堆芯功率和活性区规模,足以模拟出这种工况,又能将潜在风险成本控制在绝对可控的范围内,我们必须知道它的极限在何处,何时会失稳,而不是等它在大堆中崩溃。”
这是对“龙鳞-G1”研发成就与未来真正应用挑战的现实连接。
“其二,系统整合的魔鬼在细节。”
洛珞继续道,思路清晰得如同在解一道方程:
“‘夸父’模式的核心魅力在于模块化与精准控制,但也带来了系统整合的极致挑战。我们刚驯服了磁场畸变,激光点火也找到了曙光,液态LiPb循环在50兆瓦规模下能否高效、稳定地工作?微型超导磁体在真实热流、应力冲击下能否维持稳定?各个‘奇迹’般的子系统凑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新的‘魔鬼’?”
“在50兆瓦规模下,我们能更快发现这些耦合问题,并有充足余地去调整、优化、迭代设计,把步子迈得太大,如果多个子系统问题纠缠爆发,解决难度和时间成本将是灾难性的。”
“其三,安全冗余是生命线。”
洛珞的语调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这也是最重要的问题。
“50兆瓦试验堆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实际验证我们设想的多种极端工况下的故障隔离与安全裕量,我们模拟了热失控、磁漏干扰、激光路径失准、冷却失效等数十种故障模式,需要在实际运行中检验它们是否有效。”
“在大规模聚变电站里,一个微小的设计缺陷被放大后,后果不堪想象,这50兆瓦堆,就是‘夸父之路’上必须经历的‘安全试验场’,我们积累的工程数据和应对经验,远比堆的大小和功率记录本身更重要。”
这是从领导担心的“骄傲”转向更深层的责任与安全考量。
老人静静地听着,指尖停止敲击,茶杯里的水汽也已不再升腾。
他看着洛珞,之前的试探和那一丝“以为年轻人骄傲了”的念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惊叹和认同感。
原来,洛珞的骄傲从未体现在好高骛远上,而是根植于对物理规则的绝对掌控和以最严谨科学态度推进工程的决心上。
他的骄傲不允许他失败,因此他选择了看似“保守”却最有把握成功的路径——用足够小、足够安全的试验堆,彻底夯实地基,为未来真正无限光明的“太阳”升起扫清所有障碍。
“好!好!好!”
良久,老人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眼中光芒炽热,三个好字表示了对洛珞的高度认可。
一个年轻潜力无限,但又成熟稳重不会冒进的学术带头人,比之项目的成功还要重要的多。
洛珞的成长,意味着后续不知道多少个更加重要的项目的成功,多少个能影响世界甚至人类发展的成功的诞生,那是眼前这点得失完全不能比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