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590章 商议规划!辽东的未来!

第590章 商议规划!辽东的未来!

第590章 商议规划!辽东的未来! (第1/2页)

朱雄英听到这里,从行囊里取出粮种木箱,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着饱满的土豆种薯、金黄的玉米种子与带着嫩芽的红薯秧苗。
  
  他推过木箱,看向周兴与刘真,语气沉稳:“周将军、刘将军,这些是我们从美洲带回的高产粮种,能在辽东种活,还能高产。”
  
  周兴与刘真凑近一看,眼中满是疑惑——他们从未见过这般模样的作物,土豆圆滚滚,玉米颗粒饱满,红薯秧苗翠绿鲜嫩,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在苦寒之地生长的粮食。
  
  刘真忍不住问道:“殿下,这些作物……真能在辽东种活?”
  
  朱高炽站起身,拿起一颗土豆种薯递过去,笑着解释:“这是土豆,耐寒性极强,幼苗能抗零下两度的低温,生长周期只要三四个月,正好能赶上辽东的无霜期;这是玉米,耐旱耐风,选早熟品种,两个月就能抽穗,秸秆还能当饲料;这是红薯,耐贫瘠,即便在山地也能种,块根储存在地窖里,冬天也不会冻坏。我们在应天御田试过,土豆亩产最高能达三十一石,即便是普通田地,也能有十几石的产量,比粟米高十倍还多。”
  
  这话一出,周兴与刘真顿时愣住,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周兴双手接过土豆种薯,指尖轻轻摩挲着表皮,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殿下说的是真的?若是这些粮种能在辽东种成,五万军民就能自给自足,再也不用等内地调粮了?”
  
  “不仅如此。”朱高炽点头道,“我们还带来了十名农官与二十名农技人员,他们会手把手教军民种植——从选地、施肥到防霜、储存,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方法。明日我们就去军堡的屯田区,选一块最好的地做试验田,只要试点成功,就把粮种分发到各个卫所,让辽东的荒地都变成粮仓。”
  
  刘真激动得猛地站起身,腰间的铠甲片因动作幅度过大,发出“哗啦”的轻微碰撞声,眼神里满是按捺不住的狂喜:“殿下此举,真是救了辽东!救了五万军民啊!”
  
  他语气带着几分哽咽,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末将在辽东守了两三年,每年冬天都要看着军民们吃掺着草籽的稀粥,看着粮船迟到时士兵们饿肚子的模样,心里比针扎还难受。如今有了这些高产粮种,辽东终于有盼头了!”
  
  一旁的周兴也早已按捺不住,站起身时带得座椅向后滑出半尺,他快步走到木箱旁,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颗玉米种子,指尖反复摩挲着饱满的颗粒,语气急切:“刘将军说得对!只要这些粮种能在辽东种成,咱们不仅能让军民吃饱饭,还能减轻朝廷的负担——每年从内地调运数十万石粮食,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计数,山东的粮船渡海时,每年都有船毁人亡的情况。若是辽东能自给自足,朝廷就能把这些粮食用来赈济内地灾民,把运粮的银子用来修缮水利、加固城防,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更重要的是,子民们能安稳过日子了。”刘真补充道,声音里满是期盼,“这些年,不少内地流民听说辽东有荒地,想过来谋生,可一听说粮食不够,都打了退堂鼓。若是土豆、玉米能种成,咱们就能接纳更多流民,让他们开垦荒地、繁衍生息,辽东的人口多了,防务就更稳固,日子也能越过越红火,再也不是人人都怕来的苦寒之地!”
  
  朱高炽看着两人激动的模样,笑着点头:“二位将军的心思,我们都懂。辽东是大明的北疆屏障,军民能安稳、粮食能自足,就是对朝廷最大的贡献。不过粮种推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咱们得先把规划做细,才能少走弯路。”
  
  说着,他对随从吩咐道,“把辽东的堪舆图取来。”
  
  很快,一幅宽大的辽东堪舆图被铺展在厅堂中央的案几上,图上清晰标注着辽东各卫所、军堡的位置,以及河流、山脉、荒地的分布,甚至连每块屯田区的土壤类型都有简要标注。
  
  朱高炽、朱雄英、周兴、刘真四人围在案几旁,目光聚焦在地图上,一场关于辽东发展的讨论就此展开。
  
  朱高炽手指先落在定辽左卫的位置,说道:“方才刘将军说定辽左卫的土地最肥沃,咱们就把这里作为首个试点。定辽左卫靠近浑河,水源充足,适合种植土豆和玉米。农官团队明日就进驻这里,先划出两百亩荒地,分成十块试验田,分别试种不同品种的土豆和玉米,记录下播种、生长、收获的全过程,总结出最适合辽东的种植方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