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商议规划!辽东的未来!
第590章 商议规划!辽东的未来! (第2/2页)周兴立刻接话:“末将明日就调派五十名熟悉土地的屯田士兵,配合农官们翻地、施肥!定辽左卫的军堡里还有闲置的地窖,正好用来储存种薯和后续收获的土豆,不用担心冻伤。”
朱雄英的目光则落在了辽东东部的宽甸卫一带,手指轻点地图:“宽甸卫多山地,传统作物难以生长,但红薯耐贫瘠,正好适合在这里种植。咱们可以在试点成功后,优先把红薯推广到宽甸卫,让山地也能产出粮食。而且宽甸卫靠近女真部落的互市点,若是红薯产量高,还能跟部落换取皮毛、药材,改善军民生活。”
刘真眼前一亮:“太孙殿下说得是!宽甸卫的军民一直靠打猎补贴生计,若是能种上红薯,就能安心屯田,不用再冒险进山了。末将这就让人统计宽甸卫的山地面积,提前准备好红薯秧苗的培育场地。”
朱高炽又指向辽东北部的开原卫,语气郑重:“开原卫是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前沿,军粮需求最大,也最缺粮。咱们可以在定辽左卫试点成功后,派农官带着成熟的种植技术和粮种去开原卫,同时修建更多的储粮仓和地窖,确保军粮供应稳定。另外,开原卫的草原较多,可以在种植玉米的同时,鼓励军民养殖牛羊,玉米秸秆能当饲料,形成‘粮畜互补’的循环,让军民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
周兴闻言,连忙点头:“开原卫的士兵冬天常因缺粮影响战斗力,若是能解决军粮问题,咱们抵御北元的底气就更足了!末将可以让开原卫的将领提前组织士兵学习种植技术,等粮种一到,就能立刻播种。”
四人围着堪舆图,你一言我一语,从试点选址到技术推广,从粮食储存到副业发展,甚至连如何教军民制作土豆粉、玉米饼都考虑到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随从几次想进来点灯,都被周兴摆手拦住——四人讨论得太过投入,早已忘了时间。
直到朱雄英指着地图上的辽河口,说道:“辽河口有大片的滩涂地,现在闲置着太可惜了,咱们可以试着在滩涂边缘种植耐盐碱的玉米品种,若是能成功,就能开辟出更多的屯田区,而且辽河口航运便利,未来粮食丰收了,还能通过海运运往山东、北直隶,支援内地。”
刘真激动地拍了下案几:“太孙殿下这个想法好!辽河口的滩涂地若是能利用起来,辽东的屯田面积至少能增加三成!末将明天就派斥候去勘察滩涂的土壤情况,给农官们提供参考。”
朱高炽看着案几上的堪舆图,上面已被标注满了红色的记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处处都是未来发展的规划,他笑着说道:“有了这些规划,再加上军民的努力,用不了三年,辽东定能实现自给自足,甚至成为大明的北疆粮仓。到那时,咱们再也不用为辽东的粮食发愁,朝廷也能集中精力发展内地,大明的根基就会更稳。”
周兴与刘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期待。周兴郑重地躬身道:“末将定不负殿下所托,全力配合粮种推广,让辽东的每一寸荒地都种出高产粮食!”
刘真也跟着躬身:“末将愿与周将军一同努力,让辽东军民早日过上吃饱饭、安稳过日子的生活!”
此时,随从终于端着油灯走进来,昏黄的灯光洒在堪舆图上,照亮了密密麻麻的标注,也照亮了四人眼中对辽东未来的憧憬。
窗外的寒风依旧凛冽,可厅堂内的气氛却格外热烈——所有人都清楚,随着这场讨论的结束,辽东的发展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一个粮食充盈、军民安乐的北疆,正在不远的将来等待着他们。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木箱里的粮种上,仿佛为这些来自远方的作物镀上了一层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