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复山河 > 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战前夕

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战前夕

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战前夕 (第1/2页)

汉水侯府。
  
  看着手中的情报,李牧的眉头紧锁。
  
  先是岳父和叔父遇刺,接着又冒出皇帝亲征,世界变化之快他都要跟不上时代。
  
  “夫君,难道京中又出事了?”
  
  景雅晴关心的问道。
  
  中南半岛就是汉水侯府的花园,听到李牧的名字,就能让各国掌权者瑟瑟发抖。
  
  偶尔发生点儿动乱,消息还没传回来,就被当地驻军镇压下去。
  
  伴随着一系列的政策落地,侯府在当地的统治已经稳固。
  
  论起地方治安来说,比大虞朝内陆还要安稳几分。
  
  最起码都护府境内的山贼土匪,很难活过一个月,冒头立即就会引来官军镇压。
  
  除了衙门财政依旧赤字外,基本上没有缺点。
  
  在自家的地盘上,很少有事能让李牧发愁。
  
  “夫人真是冰雪聪明,一猜即中。
  
  陛下,不知道受谁的挑拨,要御驾亲征和北虏决战。”
  
  李牧双手一摊说道。
  
  如果不是受限于君臣大义,他真想问候一下永宁帝祖宗十八代。
  
  大虞刚从生死边缘被拉回来,还有一身的毛病需要调理。
  
  在这种关键时刻,做皇帝不赶紧梳理内部问题,居然学习祖宗御驾亲征。
  
  现在可不是开国初年将星云集,朝中能够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几乎没有。
  
  哪怕带兵经验最丰富的李原和景国良,也没指挥过超过二十万军队的战斗。
  
  在围剿白莲教叛军时的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远远称不上惊艳。
  
  兵力削减一半,任命其中一个担任主帅,依仗城池打防守战不会出问题。
  
  一下子把兵力拉到五十万,战线绵延数百里,能够协调的过来才有鬼。
  
  再加上跟过去添乱的皇帝,简直就是地狱开局。
  
  “夫君,陛下御驾亲征,定会调集大量精锐随行。
  
  以我朝的实力,集中各地主力之后,打赢北虏应该不难吧?”
  
  景雅晴疑惑的问道。
  
  济南大捷,打破了北虏的不败神话。
  
  昌平之战虽然虞军全军覆没,却也打消了天下人对北虏的畏惧。
  
  在外界眼中,虞军精锐完全可以和北虏一战,且不落下风。
  
  认知上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大家对战争前景的判断。
  
  永宁帝提出御驾亲征,没有招致朝中文武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是大家认为虞军能赢。
  
  御驾亲征赢得这场战争,不光能巩固皇权,还能掩盖国内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夫人,这次你可看错了。
  
  北虏多是骑兵,而我朝多是步卒。
  
  两条腿的追不上四条腿,除非敌人脑子进水,不然这场会战我朝很难获胜。
  
  如果贪功冒进,深入草原和敌军决战,搞不好还会损失惨重。
  
  何况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光在战场上,还在于后勤线。
  
  五十多万军队在前线作战,估摸着得征召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民夫,才能够保障大军的后勤。
  
  你算算看,这么多人加上数十万头牲口,每天需要消耗多少钱粮?”
  
  李牧摇了摇头说道。
  
  不同的战场,需要的后勤人员,那是截然不同的。
  
  水路运输最多到通州,后面的路只能借助牛马运输,部分地区甚至要人力肩挑背扛。
  
  都护府对外靠着,选择沿着海岸线打,就是为了降低后勤压力。
  
  一条大船的运力,能抵得上数万民夫。
  
  历代中原王朝都苦于北伐,最主要原因就是钱粮消耗太大。
  
  能够速战速决还好,一旦打成持久战,那就是国力在燃烧。
  
  在王朝前期,朝廷动员能力强,还能顶得住。
  
  到了王朝中后期,官僚系统腐朽,让动员变得困难,北方游牧民族就成了祸害。
  
  当然,即便是官僚体系腐败,真正被游牧民族蹂躏的也就晋、宋两朝。
  
  大虞还是有反击能力的,只是展开的方式不对。
  
  “夫君,你既然这么说,想来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景雅晴笑着说道。
  
  她是了解李牧的,只强调困难,却没说无法取胜,这意味着在这场大战中,大虞的胜算依旧不小。
  
  存在不确定性,无非是战略战术的运用。
  
  “北虏分成两波,分别是鞑靼和鬼方,其中又以鞑靼实力最为强悍。
  
  换成为夫指挥的话,大军在正面牵制北虏主力,安排骑兵从走海路杀入辽东,直接覆灭鞑靼的根基。
  
  同时令西北四镇,趁机进入草原,屠杀鬼方部族。
  
  后方遇袭的消息传来,势必动摇前线的军心,敌军一乱决战的时机就到了。”
  
  李牧面不改色的说道。
  
  釜底抽薪之计,确实狠辣了一点,但架不住有效。
  
  主力外出,留守的老弱,根本不是虞军骑兵的对手。
  
  抢先掐死了北虏的年轻一代,缺乏后备力量补充,北虏死一个就少一个。
  
  纵使他们再怎么能打,折腾几次之后,也会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如果一切顺利,一战就能打出未来数十年的和平,整个永宁一朝都无需为北疆边患操心。
  
  “既然有了对策,夫君直接上折子就上,想来您的意见陛下会重视的。
  
  为何还愁眉不展?”
  
  景雅晴好奇的问道。
  
  作为大虞第一名将,李牧在军事上的话语权,还是非常重的。
  
  加上勋贵系执掌朝政,他提出的作战计划,很有可能被确定为最终战略。
  
  “正是因为陛下会重视,为夫才不能上这份折子。
  
  以陛下多疑的性子,收到为夫的奏折之后,必定会拿出来朝议。
  
  百官都知道了,那么北虏也知道了。
  
  一份提前暴露的战略,想要获得成功,对执行力要求非常高。
  
  我不觉得朝中诸公中,谁有这份执行力。
  
  哪怕陛下严格按我的计划执行,也需要有人去执行。
  
  在北虏有准备的情况下,前线将领如果不能随机应变,那就是在送人头。
  
  按照我朝的惯例,因为执行问题导致战略失败,最后背锅的大概率还是提出者。”
  
  李牧一脸无奈的说道。
  
  不光不能给皇帝上折子,甚至连给自家叔父、岳父出主意都不行。
  
  人性是复杂的。
  
  人家没开口询问,你就跑去送上作战方案,不仅无法讨到人情,反而会讨人嫌。
  
  没人喜欢被人指手画脚,哪怕是自家人也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