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心
第四百四十五章 、野心 (第1/2页)京师。
“京营三十多万大军,为何连二十万兵力都凑不出来?”
完成了祭天仪式的永宁帝厉声质问道。
为了这次亲征,他可是顶着勋贵系的反对,押上了自己手中的全部筹码。
说好的从京营抽调二十万精锐,北上增援长城一线的守军。
结果走完了流程,到大军出征的时候才发现,京营中许多士卒都是临时拉来凑数的。
带着这样的部队上战场,那就是对朝廷不负责。
“陛下,京营在最近几年里,先后遭到多次重创。
前些年朝廷没钱,京营重建工作被拖延了下来,一直到永宁九年才勉强补全建制。
新入伍的士卒,尚未完成军事训练,不适合上战场。
经过都督府严格筛选之后,满足出征要求的士卒,仅有十万左右。”
景国良一脸无奈的解释道。
客观理由确实存在,但主要原因还是勋贵系内部的问题。
在贪腐成风的大虞朝,干净的官员就没几个,勋贵系也不例外。
年轻一代理想尚未磨灭,入伍就赶上了平乱战争,亲身体会过战争的残酷,很少有人克扣军饷钱粮。
可是老一辈勋贵就不行了。
一个个在京中养尊处优惯了,理想抱负早就被消磨干净,眼里就剩下利益。
以往的时候,皇帝盯的紧,还有勋贵系首脑压着,大家不敢做的太过分。
等到景国良和李原到地方任职的时候,没有了内部大佬压着,上面的皇帝又好糊弄。
丧失了约束的一众勋贵,很快就放飞了自我。
京营损失惨重,最该补充实力的时候,一个个反倒是趁机大捞好处。
加上户部拨款本就不足,以至于重建京营沦为政治口号。
一直景李二人回京,勋贵系执掌大权后,京营重建工作才真正开始落实。
革外面的命容易,革内部的命难。
京营错综复杂,牵扯到的勋贵太多,刀子砍不下去。
哪怕上面再三要求,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偏。
编制人员是凑齐了,但士卒素质却是一言难尽。
不光充斥着大量老弱,还有一堆临时工。
景国良和李原几次出手整顿,怎奈涉事的都是自己人,根本无法痛下杀手。
杀鸡儆猴,无非是把人赶回家,震慑力严重不足。
迫不得已,只能选择从地方上抽调得力将领入京,对京营进行换血。
怎奈地方上也缺良将,制约了京营的换血速度。
进度慢不是问题,只要能长期坚持下去,京营问题还是可以解决。
可惜京营尚未整顿完,永宁帝就嚷嚷着要亲征。
平常可以捂住盖子,到了现在这种时候,再也瞒不住了。
一番筛选之后,原本计划的出兵二十万大军,直接缩水了一半。
自己人捅的篓子,含泪也要善后。
“混账!”
“东厂、锦衣卫给朕查!”
“甭管牵扯到了谁,都必须把这些蛀虫,给朕揪出来!”
永宁帝愤怒的下令道。
景国良说的再好听,这次亲征能调动的兵力,都少了十万。
对皇帝来说,御驾亲征是不能败的。
兵力突然少了十万,意味着他的胜算大减。
如果在发布公告前,事情还有回旋的余地。
现在祭天流程都走完了,各方都整装待发,倘若突然宣布不去,他的政治信誉就完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无论困难有多大,永宁帝都必须上。
改变不了局势,可揪出蛀虫出气,还是能够操作的。
难得遇上了能光明正大打压勋贵系的机会,他可不想错过。
“陛下,如果要捋清京营的问题,请先从户部查起。
朝廷划拨的军饷钱粮,京营已经有上百年时间,没有足额拿全过。
据臣所知,京营的钱粮多的时候能够拿到八成,少的时候甚至不到六成。
不光数额打了折扣,钱粮成色也存在严重问题。”
李原上前一步说道。
对勋贵系内部的贪腐,他也非常的不爽。
可政治斗争,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再怎么看那些人不爽,在朝堂上还是要护着。
没有办法,勋贵系看似势力庞大,可内部组成一共就那么一百多家。
加上依附勋贵系的地方卫所将门,顶多也就那么几百家。
这个规模,很难继续扩大。
无论怎么折腾,都脱离不了这个圈子。
如果朝廷严格追查下去,搞不好一下子就能葬送数十家勋贵大族。
一旦遭遇这样的政治损失,别说是继续执掌朝政,想全身而退都困难。
何况这些人,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等着朝廷过去屠戮。
除了在京中任职外,人家还有子弟在地方上带兵的,其中不乏总兵参将。
朝廷若是对他们的家族下手,下面的人也会奋起反击。
自家人处理不了,那就索性祸水东引。
以往捂着盖子,那是把事情放在台面上,没法收场。
现在局势发生变化,光勋贵系独自扛下皇帝的怒火,实在是太过冤枉。
拉文官入局,无疑是最佳的矛盾转移大法。
只要朝廷用力去查,在兵部和户部任职过的官员,基本上都要凉凉。
大概率工部的官员,也会被牵扯进去。
按照这种玩法,估摸着朝堂上半数的官员,都能送进诏狱。
“查!”
永宁帝咬牙切齿的下令道。
看着一众躲闪的文官,他就知道李原说了实话。
在家国天下的时代,国库的钱就是皇帝的钱。
他自己都舍不得花,本以为用在军国大事上,没想到居然被下面的人给贪墨了。
“陛下,贪腐案随时都可以查,当务之急还是和北虏交战。”
兵部尚书罗文博当即开口劝说道。
勋贵系此时捅破窗户纸,摆明是要移祸江东。
一路追查下去,不知多少官员要倒霉。
甭管怎么说,活儿都是需要有人干的。
兵部的那帮老油条,能力确实不怎么样,但一些军事常识还是有的。
如果换一批新人上来,还不知道闹出多少笑话。
平常时期笑笑无妨,大虞的容错率足够高,翻不起大浪。
放在皇帝亲征期间,若是捅出了篓子,那可就要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