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复山河 > 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战前夕

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战前夕

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战前夕 (第2/2页)

本质上李牧的作战计划,并没有什么新意,想要成功重点在于执行上。
  
  他能够想到,其他人一样可以。
  
  “夫君现在的身份,确实不适合插手。
  
  陛下有那么多文臣武将辅佐,想来这次御驾亲征,也是做了万全准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我们偏居一方,何必多想呢!”
  
  景雅晴笑着说道。
  
  安南都护府的发展顺利,给了汉水侯府独善其身的底气。
  
  纵使北疆大败,天下局势再起纷争,侯府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某种意义上来说,天下局势越乱,都护府发展越快。
  
  渡过了前期的困难阶段,现在走上了自我造血的路线。
  
  早期移民过来的百姓,正在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
  
  一片片良田被开垦出来,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
  
  看似不起眼的都护府,实际上已经建立了工业全产业链。
  
  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全部自成体系。
  
  在很多领域,技术都达到了当代的顶尖水平。
  
  当然,能够这么迅速的建立产业链,除了前朝留下的基础外,主要靠挖大虞的墙角。
  
  以造船业为例,都护府的几大造船厂,全部都是朝廷一纸政令搬迁过来的。
  
  采矿冶炼的核心工匠,也大都是从工部“借的”。
  
  李牧做的,主要是向工匠们提需求。
  
  具体的技术革新,还是这些人在摸索。
  
  能够取得成功,更多还是钱粮给的足。
  
  过惯了苦日子的工匠,唯恐丢掉现在的好差事,干活很是卖力。
  
  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跨越了官员行列。
  
  尽管这些技术官员,还是干着之前的活,但政治地位切切实实提高了。
  
  “夫人说的对,北疆之事同我们关系不大。
  
  有这功夫闲操心,不如先把旧港宣慰司收回来。”
  
  李牧点了点头说道。
  
  忧国忧民可以有,但不能因此丧失理智。
  
  到了他这位置上,身后已经绑定了无数个家庭,牵扯到上千万人的命运。
  
  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要慎重。
  
  向南洋地区扩张,也要讲究技巧。
  
  盲目出兵,只会招来各方的联合抵抗。
  
  军事上问题不大,可南洋地区牵扯到了对外贸易。
  
  现在关税已经是都护府,乃至大虞朝的重要财政收入,必须要算经济账。
  
  收复失地,无疑是最佳介入点。
  
  苏丹国敢冒犯天威,占据旧港宣慰司,已经有了取死之道。
  
  尽管当年出兵抢占旧港宣慰司的是满者伯夷国,可苏丹国既然继承了他们的遗产,那就要承担相应的政治后果。
  
  没有第一时间,把旧港宣慰司送过来,那就是原罪。
  
  都护府在收复失地的同时,顺手把他们给灭了,谁也挑不出毛病。
  
  只要前期稳住了各方,等占据了马六甲海峡,情况就截然不同。
  
  后续兼并马来半岛,夺取婆罗洲,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获得了战略主动权,再调头和弗朗机人争夺吕宋岛,难度无疑会大大降低。
  
  “夫君,你自己看着办吧!
  
  反正两个儿子,加我肚子里的,都等着你给攒家业。”
  
  景雅晴开玩笑道。
  
  汉水侯发展到现在,完全就是一个奇迹。
  
  如果不是朝廷局势混乱,掌权的又是自家人,早就有人提出拆分这个巨无霸。
  
  典型的藩镇做大,任何君王都不能允许,这种怪物存在。
  
  不过发展到了这一步,也不是朝廷想拆分,就能够拆分的。
  
  成长到这一步,就算李牧肯放弃,下面的人也不会答应。
  
  皇帝不高兴,那就让他不高兴,反正朝廷无力对都护府做什么。
  
  最理智的做法——推恩令。
  
  哪怕甩出了阳谋,具体要不要执行,还要看李牧的意愿。
  
  “哈哈……”
  
  “夫人放心,家业不会缺的!”
  
  李牧配合着回应道。
  
  对朝廷的危险,他直接选择了无视。
  
  不是他看不起永宁帝,着实是大虞的内部问题太多。
  
  能够维系住皇权不崩,那都算运气好的。
  
  像现在这样爱折腾,大虞朝早晚被他折腾没了。
  
  御驾亲征,就不是普通皇帝该玩儿的。
  
  连他这个汉水侯,在坐镇一方之后,就不再亲自带兵出征。
  
  一方面是对手弱鸡,不值得他亲自出手,更多还是政治需要。
  
  战争本就充满了意外,名将一样有阴沟翻船的时候。
  
  上了战场,就如同上了赌桌,开启人性的博弈。
  
  何况下属也是需要功劳的,每次都自己带兵上战场,下面的人该怎么进步?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
  
  袁盎劝文帝的话,在这里同样适用。
  
  ……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京师,第一带兵的永宁帝很是兴奋。
  
  难怪那么多皇帝喜欢御驾亲征,亲自指挥千军万马的感受,实在是太美妙了。
  
  不同于朝堂上遇事吵吵吵,在军中主帅拥有独断专行之权。
  
  军中的一应重大事务,都需要他亲自批示,盖上虎符才能生效。
  
  在这一过程中,内阁的权柄无限被缩小。
  
  哪怕权倾朝野的景李二人,现在遇到问题,也要向他请示。
  
  倒不是两人调动不了军队,主要是令出多门乃兵家大忌,军中只能有一个做决策的声音。
  
  除非是想谋朝篡位,否则为了大局着想,甭管是否愿意,都必须向皇帝让渡权力。
  
  一朝大权在握,永宁帝是精神百倍,仿佛不知疲倦。
  
  “陛下,前方就到宣府了。
  
  前方战事危机,您看是否在宣府设下帅营,坐镇统筹全局。”
  
  景国良开口询问道。
  
  事实上,大军抵达居庸关的时候,他就劝过永宁帝一次。
  
  帅营的位置选择,在战争中至关重要。
  
  太过靠前,很容易被敌军有机可趁。
  
  太过靠后,又无法兼顾效率,难以第一时间调整战术。
  
  不过对皇帝亲征来说,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效率迟缓点儿,就迟缓点儿好了。
  
  万一打赢了战争,却搞丢了皇帝,那可就乐子大发啦!
  
  “不着急,这里距离敌军还远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