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6兵部大堂
1496兵部大堂 (第2/2页)明军撤走时,周围的女真人其实也跟着明军一起离开,所以这些人其实是后来才搬迁到这里的。
或是和部族走失,或是被部族驱逐,最后依靠奴儿干城残破的房舍定居下,靠着在河口捕鱼和附近打猎为生。
说完这些,徐乔安就闭嘴不言。
魏广德无奈开口问道:“那倭国的情况呢?”
听到魏广德问起,徐乔安这才继续说道:“卑职派出两支船队护送锦衣卫的人前往倭国,也顺道查探了倭国水师,嗯
倭国内乱,其实并没有王国水师,倒是一些大名手下有规模不俗的水军。
比如织田氏就拥有九鬼水军,此外还有村上水军、来岛水军、毛利水军等。
据查他们多是濑户内海及周边海域的水贼,被大名收编而来,船只多则百余,少则二、三十,且多是百料小船,几乎毫无战力。”
“登州和松江府储备的漕粮可曾准备妥当?”
魏广德继续问道。
魏广德问话时,看向张科。
张科点点头说道:“松江府已经储备漕粮八十万石,登州也储备了三十万石,足够供应八万大军一年所需。”
往年,大明北运漕粮不过近四百万石,不过今年除了正常漕粮外,又从赋役里增调了百万石,大部分储备松江府,少量运往登州,其实都是在为明后年的对倭战争进行准备。
别看倭国国小,现在倭国内战规模真不小。
虽然国人笑称其为乡战、县战,但那是初期。
随着战争完成的兼并,各地大明脱颖而出,战国时代后期爆发的战争动辄都是十万人以上的大兵团交战。
这些情报汇总到锦衣卫,他们给出的结论是倭国竟能动员近百万兵力。
大明对缅甸用兵十万,都是从西南各省抽调兵马,还耗尽了多年储备的粮草。
就这简单对比,就让明廷刷新了对倭国弹丸之地的轻视。
实际上,申时行私下里还找过魏广德说这事儿。
特别是蒙元强盛时也曾派兵东渡,结果铩羽而归。
虽有季风原因,但蒙元骑兵登陆倭国后最终战败,还是证明倭国战力不弱,更别说二十年前江南倭乱。
当然,他说的这些都成了无用功,魏广德根本就没听进去。
“陆战队训练的怎么样?”
魏广德这时候看向俞大猷问道。
他对兵部的准备还是很满意的,这事儿交代后他就没管,是兵部和户部在沟通存粮。
现在大明已经为战事准备了百万石粮食,在他看来应该是够用了。
援朝战争那会儿,大明也大概就是出了这些兵马,就把倭国派去打朝鲜的几十万大军击败。
“卑职已经组织了两千兵马,一直在东番岛西海岸进行训练,只是毕竟初创,成军还需时日。”
俞大猷答道。
上次魏广德提出陆战队概念,以后水师登陆作战不用临时从各船抽调水手后,他回到浙江就开始从麾下抽调神射手组成陆战队。
因为兵力不多,自然是选火器用得好的士卒充入其中。
“嗯。”
魏广德微微点头,随后就转头对谭纶和张科说道:“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兵部都要命令之前抽选的各沿海卫所勤加训练,随时都能拉得出去才行。”
张科和谭纶对视一眼,笑道:“这是自然,督促各部练兵,本就是兵部职责所在,自然不会松懈。
回头我就在下文各卫所,言明此事。”
魏广德点点头,随即抬头望着屋顶,忽然问道:“那大宁呢?草原上最近有无对大宁的反应?”
早前魏广德提议,兵部就制定了在俺答汗死后出兵大宁的计划。
年中俺答汗死了,内阁出手平衡草原各方势力,兵部就把这份计划翻出来。
重新在大宁驻军,本意就是在蓟镇之前增加一道屏障,同时也可以侧翼保护辽西走廊,大大提到大明在北边防线的厚度。
而且明军退出大宁多年,草原各部也不敢进驻大宁,也就是在周边牧羊或过路,辽东军这两年每年都派人前往巡逻。
后世对明朝有所谓“弃地缩边”的说法,但实际上朝廷从未下过这样的文书。
魏广德之前就分析过永乐时放弃大宁的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钓鱼。
只不过可惜,当时的大鱼都没上钩。
而之后随着明军战力下滑,草原各方依旧投鼠忌器不敢进驻大宁,可见当时永乐皇帝的判断多少出现了失误。
此次进驻大宁计有官军万余人,家属三万,让这座古城重新焕发活力。
不过,进驻是一码事儿,草原各方对此的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目前来看,土默特、朵颜等部似乎都视而不见,并未对大宁露出威胁之意。
就之前锦衣卫传回消息,归化城因为此事争执比较厉害,不过大多人担心因此破坏和大明现在的贸易关系。
蒙古的权贵越来越离不开大明的物产,所以也不愿意轻启刀兵。
毕竟历史证明,中原不乱,他们其实很难越过边墙深入内地。
只不过这是归化城的态度,可是辽东的蒙古部族可都是不听话的,他们时常和辽东官军小规模交战,根本不听汗王命令。
当初俺答汗那会儿都不听,更别说现在屁股还没坐稳当的黄台吉了。
“尽快让他们安定下来,朝廷也不可能一直给他们提供粮秣。
不过军械粮秣,这两年还是要足额供应,让他们站住脚。”
魏广德其实更担心兵备道漂没物资,这次豪赌可谓成功,大宁重归朝廷控制。
可若是因为官员劣根把这个优势给弄没了,魏广德才是找不到地方哭去。
在张科面前提起此事,就是希望他能够更加重视。
“大宁?”
听到他们说起这事儿,俞大猷张张嘴,不过最后还是什么话也没说。
魏广德看到了,只是笑笑。
他知道俞大猷想说什么,早前书信里俞大猷就提过,既然朝廷收复大宁,何不以延绥和宣大两军东西对进重新恢复对河套地区的控制,在黄河南岸构筑边堡。
不过魏广德算账后觉得没办法做,因为沿黄河重新构筑边堡需要耗费大量钱粮,朝廷无力承担如此巨大工程。
归化城也不会视而不见,后果难料。
更别说边军前移,怕是延绥等军镇也未必乐意。
只能说嘉靖帝当初中止收复河套的计划是有远见的,并非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