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基本法小成
第9章 基本法小成 (第1/2页)李文的目光扫过面板上刺眼的金色数值:
【技艺:刀法·高级(大成99/100)】。
那最后的“1”,如同一道无形却坚韧的屏障,横亘在他通往圆满境界的道路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要突破这层屏障,他便能真正触摸到顶尖刀法的门槛,开始全新的征程。
然而,就是这区区一点经验值,却困住了无数人。
放眼整个21班,和他一样卡在这“大成99”瓶颈上的,就有五六人之多。
若是扩大到整个高三年级,人数恐怕要翻上几十倍,超过一百余人不是夸张。
这便是为何飞星班的最低门槛是技艺需达顶尖入门。一个寒假,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这段时间足够困在瓶颈边缘、积累深厚的那一批人打破桎梏,开始研修顶尖技法。
那些本就靠前的强者,更是会借此进一步拉开距离。飞星班只有六十个名额,竞争之激烈,容不得半分懈怠。
他必须抢跑!必须在这寒假正式拉开序幕前,率先捅破这层窗户纸,踏入圆满之境。
这样,他才能在技艺考核的起跑线上,就领先身后那乌泱泱的同境竞争者一段距离,为争夺那珍贵的名额增添关键砝码。
时间!紧迫感如同一根无形的鞭子,抽打在心上。
念及至此,李文摒除一切杂念,眼神锐利如刀锋。他右手紧握精钢快刀,再次沉腰发力,手腕翻飞。
刷~刷~刷~快刀划破空气,发出凌厉的破空声,每一式都凝聚着他对虎贲刀法更深的理解与掌控。
汗水浸透了他洗得发白的校服,紧紧贴在略显消瘦却紧绷着线条的背上。他全身心沉浸,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打破临界点的契机。
“叮铃铃~~”
下午放学的铃声如同惊雷,猛然撕裂了武道室内的沉凝。原本咬牙坚持、汗流浃背的学生们如蒙大赦,紧绷的弦瞬间松弛下来。
“哈……总算结束了!”
“累死爹了!”
“走走走,饿死了!”
……
一片解脱的哀嚎和呼朋引伴声中,大家纷纷将手中的武器“哐当”、“锵啷”地插回武器架,三三两两、脚步急切地涌向教室门外。
热闹的喧嚣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空旷场地特有的寂静和弥漫在空气中的汗味。
宽阔的武道教室里,眨眼间便只剩下李文一人持刀而立的身影。夕阳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斜斜照入,在他脚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孤寂的影子。
他对此早已习惯,甚至可以说是刻意选择留到最后。这份静谧,正是他冲击瓶颈所需的氛围。
右手快刀继续挥动,或劈、或撩、或格。动作稳定而精准,没有半分急躁。
一招一式,有条不紊,如同最精密的器械在反复打磨自身最后的棱角,试图臻至完美无缺的境地。
直到窗外天色彻底暗沉下去,校园广播里传出的悠扬音乐已经完整播放了四五轮,李文才缓缓收刀。他胸膛起伏,气息微促,抹了一把额头上密集的汗珠。
“锵——”一声清越的金属摩擦声,快刀精准归入武器架。
李文挎上那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最后一个离开了已然漆黑一片的武道教室。沉重的门锁“咔哒”一声落下,将他与那片空旷暂时隔绝。
……
入夜,寒气侵袭空旷的武道教室。晚自习时间,21班的武道教室再度聚集了二三十名决心冲刺武道大学的学生。
李文依旧占据着他的角落。照例先是刀法演练。
一个多小时过去,汗水早已浸湿他的后背,快刀在手中仿佛要化为一体,刀光连绵不绝,将大成境界的威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班上那几位同样卡在高级大成99境界的同学——再也无法掩饰脸上的惊愕与困惑。
他们训练时,眼角余光总是不自觉地瞟向角落那个挥汗如雨的身影。
起初是觉得李文的刀法似乎更流畅了些,后来是惊觉其发力技巧、衔接圆融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此刻,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李文……竟然和他们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
“这……怎么可能?”邓跃飞压低了声音,对着旁边的岳瑞杰道,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不是上周才……才小成吗?体测那天?”
“我记得清清楚楚,王老师还鼓励他来着,说快突破到小成后期了……这才几天?三天?!”张力喉头滚动了一下,看向李文的目光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肯定是装的!”邓跃飞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慌乱和不甘,几乎是脱口而出,
“这家伙,肯定早就练到这个水平了!以前是藏着掖着,扮猪吃老虎!现在为了飞星班,藏不住了!”
作为朝夕相处了两年半的同学,他们对李文的印象太深了。刻苦是真刻苦,家境贫寒也是板上钉钉。
以前技艺一直中规中矩,属于努力但天分平平的代表。现在突然之间窜到了和他们这些资源更好、投入更多时间的人相同的境界?这太颠覆认知了。
至于那种“一朝觉醒,脱胎换骨”的励志故事,不是没人想过。但在他们心底深处,第一时间涌现的,却是抵触,是拒绝相信。
少年心性,尚未被世故磨平棱角。
在过去的两年半里,面对班级里最底层、独来独往的李文,他们或许没有刻意欺凌,但或多或少的轻视、冷淡、不经意的嘲笑或无视,总是存在的。
人性使然,恃强凌弱,哪怕是无意识的微澜,也是常态。
如今,那个被他们有意无意“俯视”的对象,突然展现出令人心惊的潜力冲了上来?这绝非他们所乐见。
倘若李文真的逆袭成功了,他们这些曾经的“俯视者”能得到什么?不记恨已是万幸,更别指望能沾上光。
于私于公,他们内心都强烈抗拒着“李文真觉醒”这个可能性。
他们宁愿李文是那个心机深沉、隐忍多年、只等高考一飞冲天的“阴谋家”。
这样,他们的挫败感或许能少几分,甚至可以安慰自己:不是自己不行,而是别人太会演。
就算李文是真的觉醒了……他们也暗暗祈祷,这最好只是那种常见而短暂的“小爆发”。
每年高考季,总会有那么几个平时不起眼的学生犹如神助,在最后关头技艺突飞猛进,成为黑马。
这在武道发展期的高中生里并非奇闻。身体发育,大脑某块区域突然活跃,悟性短暂提升,是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