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雾锁青崖
第一章 雾锁青崖 (第2/2页)就在这时,苏晓棠洗完碗回来,看到陈凡坐在窗边发呆,便走过去轻声问:“陈凡哥,你在想什么呢?”
陈凡回过神,看着苏晓棠带着水汽的脸颊,笑了笑:“没什么,就是在想明天学功法的事。咱们早点休息吧,明天别迟到了。”
“嗯!”苏晓棠点了点头,走到自己的床边,开始整理被褥。
夜色渐深,竹屋里的灯火渐渐熄灭。陈凡躺在床上,能听到身边苏晓棠均匀的呼吸声,还有窗外溪流的潺潺声。他闭上眼睛,按照白天赵执事提到的“基础吐纳术”的大概方法,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吸气时感受空气中的“灵气”,呼气时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一开始没什么感觉,可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觉得指尖有一丝微弱的暖意,像是有细小的气流在皮肤下游动,虽然微弱,却真实存在。
“这就是灵气吗?”陈凡心里一喜,连忙集中精神,继续按照刚才的方法吐纳。那丝暖意慢慢顺着手臂往上走,最后汇聚到胸口,让他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疲惫感也消散了不少。
他不知道,自己这无意间的尝试,竟比许多刚入门的弟子快了一步——木火双灵根的纯度本就极高,对灵气的感知力远超常人,加上他心性沉稳,能快速集中精神,自然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受到灵气的存在。
不知不觉间,天快亮了。陈凡睁开眼睛,只觉得神清气爽,比睡了一整晚还要精神。他看了一眼身边的苏晓棠,她还在熟睡,脸上带着甜甜的笑容,想来是做了个好梦。
陈凡轻轻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竹林和溪水的气息,远处的山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几只仙鹤从云雾里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浓郁的灵气,心里充满了干劲——新的一天开始了,他的修仙之路,也正式启程了。
没过多久,苏晓棠也醒了,看到陈凡站在窗边,连忙起身:“陈凡哥,你起这么早啊?是不是我睡过头了?”
“没有,还早呢。”陈凡笑着回头,“我煮了点粥,咱们吃完正好等赵执事来。”
两人简单吃了早饭,刚收拾好碗筷,门外就传来了赵执事的脚步声。
“陈凡,苏晓棠,准备好了吗?该去传功阁了。”赵执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准备好了!”陈凡和苏晓棠连忙拿起自己的布包,快步走到门口。
赵执事看着他们,点了点头:“走吧,传功阁离这里有点远,得快点走。”
三人沿着清晨的山道往传功阁走,路上遇到了不少前往演武场的外门弟子,大多和陈凡他们一样,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和紧张。苏晓棠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人,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蓝色服饰的弟子从身边经过,赵执事低声告诉他们,那是内门弟子,修为比外门弟子高得多,让他们不要随意上前搭话。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前方出现一座宏伟的阁楼,阁楼共有三层,全部由白色的玉石建成,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阁楼的匾额上写着“传功阁”三个金色的大字,字体刚劲有力,透着一股威严。传功阁前的空地上已经站了不少新入门的弟子,约莫有二三十人,都穿着灰色的外门服饰,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小声交谈。
“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去通报李长老。”赵执事说完,转身走进了传功阁。
陈凡和苏晓棠找了个角落站定,苏晓棠小声对陈凡说:“陈凡哥,这里好气派啊!你说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厉害的功法?”
“应该是吧。”陈凡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传功阁的大门上,心里也充满了期待。他能感觉到,传功阁里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灵气波动,比住处那里浓郁不少,想来里面存放的功法都不简单。
没过多久,赵执事从传功阁里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个身穿青色长袍的老者,老者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在场的弟子时,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安静下来。
“这位是李长老,负责传授你们基础功法。”赵执事对众人说道,然后躬身对老者行了一礼,“长老,人都到齐了。”
李长老点了点头,走到众人面前,声音洪亮如钟:“老夫李松,负责外门弟子的基础传功。今日召你们来,是给你们发放入门功法——《青云基础诀》。此功法虽只是基础,却是修仙之路的根基,你们需好生修炼,每日至少吐纳三个时辰,不可懈怠!”
说完,李长老从袖中取出一叠蓝色的绢布,递给身边的赵执事:“每人一份,拿了功法后,回住处好生研读,明日辰时,到演武场集合,老夫亲自指点你们吐纳之法。”
赵执事接过绢布,开始依次发放。陈凡和苏晓棠排在队伍后面,很快就领到了属于自己的《青云基础诀》。绢布很轻,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一些奇怪的图案,像是人体的经脉图。陈凡拿着绢布,指尖触到金色的丝线,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灵气波动,想来这绢布也不是凡物。
领完功法后,李长老又叮嘱了几句“不可私自外传功法”“修炼遇到问题可去传功阁西侧的‘问法堂’请教”,便转身回了传功阁。
赵执事对众人说道:“功法都领了,你们先回住处研读,明日按时到演武场集合,别迟到。”说完,便也离开了。
众弟子拿着功法,纷纷议论着散去。苏晓棠捧着绢布,脸上满是兴奋:“陈凡哥,这就是修仙功法啊!咱们快点回去看看吧!”
陈凡点了点头,和苏晓棠一起往住处走。路上,苏晓棠时不时翻开绢布看几眼,嘴里还小声念着上面的文字,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却依旧兴致勃勃。
回到竹屋,苏晓棠立刻把绢布铺在方桌上,仔细研读起来。陈凡也坐在她身边,翻开自己的那份《青云基础诀》。绢布上的文字不算难懂,主要讲解了人体的经脉分布、灵气的吸入与运转方法,还有基础的吐纳口诀。上面的经脉图很详细,标注出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位置,以及灵气在经脉中运行的路线。
陈凡越看越入迷,他发现,《青云基础诀》里记载的吐纳方法,比他昨晚自己尝试的要详细得多,不仅有呼吸的节奏,还有如何引导灵气在经脉中运行,转化为自身的修为。他按照绢布上的方法,试着调整呼吸,很快就感受到了比昨晚更浓郁的灵气,那些灵气顺着鼻腔进入体内,在他的引导下,慢慢沿着经脉运行,最后汇聚到丹田的位置,形成了一丝微弱的灵力。
“原来这就是修炼啊!”陈凡心里一喜,连忙继续运转灵气。他能感觉到,丹田中的灵力虽然微弱,却在一点点壮大,每运转一个周天,灵力就会增加一丝。
苏晓棠也在一旁尝试修炼,她的水灵根虽然纯度不如陈凡的木火双灵根,却也不算差,加上她心性单纯,很快也感受到了灵气,开始引导灵气在经脉中运行。只是她的进度比陈凡慢了一些,运转一个周天需要更长的时间。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陈凡停下修炼,只觉得丹田中充满了微弱的灵力,浑身都充满了力气,比之前更有精神。他看向苏晓棠,发现她还在专注地修炼,眉头微蹙,想来是遇到了难处。
“晓棠,先休息一下吧,修炼不能急于求成。”陈凡轻声说道。
苏晓棠睁开眼睛,脸上带着一丝失落:“陈凡哥,我好像有点跟不上,运转灵气的时候,总觉得经脉里有点疼。”
陈凡走过去,看了看她的手掌,发现她的指尖微微泛红——这是灵气运转不畅,对经脉造成了轻微冲击的迹象。“别急,我看看你的功法。”他拿起苏晓棠的绢布,仔细看了看,发现她在运转灵气时,对经脉的把控不够精准,导致灵气在某个节点滞留,才会引起疼痛。
“你看这里,”陈凡指着绢布上的经脉图,“灵气运行到‘曲池穴’时,要放缓速度,轻轻引导,不能用蛮力。你试试,慢慢来。”
苏晓棠按照陈凡说的方法,再次尝试修炼。这次,她放缓了灵气的运转速度,在经过“曲池穴”时,特意控制着力道。果然,之前的疼痛感消失了,灵气顺利地通过了那个节点,运转周天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真的不疼了!陈凡哥,你好厉害啊!”苏晓棠睁开眼睛,脸上满是惊喜,眼里亮晶晶的,像是有星星在闪烁。
陈凡看着她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我只是比你多琢磨了一会儿,你也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咱们以后互相指点,一起进步。”
“嗯!”苏晓棠重重地点了点头,然后想起了什么,从布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块用糖腌过的山楂干——这是她离开家时,娘偷偷塞给她的,说修炼累了可以含一块提神。“陈凡哥,你尝尝,我娘做的山楂干可甜了。”
陈凡接过一块,放进嘴里,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冲淡了修炼时的些许疲惫。他看着苏晓棠眼里的笑意,突然觉得,这修仙之路纵然漫长,有这样的伙伴在身边,似乎也没那么难走。
接下来的日子,陈凡和苏晓棠便按照宗门的规矩,每日卯时起床整理,辰时到演武场跟着李长老学习吐纳之法,午时回住处简单用餐,下午要么在竹屋研读《青云基础诀》,要么去演武场东侧的空地上练习灵气运转,傍晚时常会和林月一起交流修炼心得——林月虽只早入门半年,却已摸到了“引气入体”的门槛,总能给他们讲些李长老没细说的修炼窍门,比如“雨后的竹林灵气更浓,适合晨间吐纳”“运转灵气时配合浅呼吸,能减少经脉损耗”。
三日后的清晨,陈凡像往常一样在窗边打坐。他按照《青云基础诀》的口诀,缓缓吸入山间的灵气,引导着气流顺着鼻息进入体内,沿着“手太阴肺经”往下走,经过“少商穴”“鱼际穴”,再汇入“合谷穴”,最后朝着丹田的方向聚拢。以往灵气到了丹田附近便会散开,可今日不知为何,那股灵气竟像是有了牵引一般,在丹田处盘旋了两圈后,突然凝聚成了一缕淡绿色的气流——这气流极细,却带着清晰的灵力波动,像是一粒种子落在了丹田的土壤里,轻轻颤动着。
“这是……引气入体?”陈凡猛地睁开眼睛,指尖下意识地抚上丹田的位置,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缕气流的存在。他想起李长老在演武场说过的话,修仙之路的第一个境界,便是“引气入体”——将天地间的游离灵气引入体内,在丹田凝聚出第一缕灵力,从此脱离凡胎,正式踏入修仙门径。
他强压着心里的激动,转头看向正在一旁打坐的苏晓棠。只见苏晓棠眉头微蹙,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还在为凝聚灵力而努力。陈凡没有打扰她,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开始在心里梳理李长老讲过的所有境界划分——这是每个修仙者都必须牢记的根基,也是衡量修为高低的标尺。
按照青云宗的典籍记载,修仙之路共分九大境界,每个境界又细分为初、中、后三个小层次,部分高阶境界还会有“巅峰”或“圆满”的过渡阶段,具体划分如下:
一、引气入体
修仙者的起点,需将天地灵气引入体内,在丹田凝聚出第一缕灵力。此境界的修士只能勉强感知灵气,无法御使法器,也不能御空飞行,主要修炼目标是稳固灵力、熟悉经脉运转,为后续境界打基础。像林月便是处于引气入体中期,能勉强用灵力催动低阶符箓,而陈凡此刻刚踏入引气入体初期,算是真正摆脱了“凡人”的身份。
二、筑基境
引气入体后,需将丹田内的零散灵力凝聚成“筑基丹”(非实体丹药,而是灵力固化形成的能量核心),此过程称为“筑基”。筑基成功后,修士的寿命会从凡人的百年延长至两百载,灵力运转速度大幅提升,可御使低阶法器(如铁剑、玉簪等),部分天赋高者能借助法器短距离滑翔。青云宗的外门弟子若能筑基,便可申请晋升内门,获得更高级的功法和资源,凌清雪当年便是以筑基巅峰的修为,从外门一路跃升至内门核心弟子。
三、金丹境
筑基圆满后,需将丹田内的筑基丹打碎,以自身灵力和精血为引,重新凝聚成“金丹”——金丹呈圆形,通体金黄,是修士修为的核心载体,也是灵力储存的“容器”。此境界的修士寿命可达五百载,能真正御空飞行,灵力强度足以催动中阶法器和符箓,甚至能在体内开辟“储物空间”,无需再随身携带行囊。青云宗的长老大多处于金丹境,像传功阁的李长老,便是金丹初期修为,能在演武场上空布下“聚灵阵”,辅助弟子修炼。
四、元婴境
金丹巅峰后,需以金丹为“胎”,用自身神魂滋养,历经“破丹生婴”的过程,在丹田内孕育出与自身模样一致的“元婴”。元婴诞生的瞬间,修士会迎来一次“天劫”(青云宗典籍称为“金丹劫”),需抵御天雷洗礼,若能成功渡过,寿命可延长至千年,修为也会发生质的飞跃——元婴境修士能将灵力外放形成“灵力护盾”,可操控高阶法器,甚至能“元婴出窍”,即便肉身被毁,只要元婴不灭,便可夺舍重生。此境界在青云宗内已是“供奉”级别,整个宗门也仅有三位元婴长老,分别掌管宗门的刑罚、资源和外事。
五、化神境
元婴圆满后,需将元婴与自身神魂融合,打破“肉身桎梏”,使神魂脱离肉身束缚,达到“神形合一”的状态,此过程称为“化神”。化神境修士的寿命可达两千载,能操控“灵宝”(比高阶法器更强的存在,需以天地奇材炼制,蕴含法则之力),可在虚空中开辟“小世界”储存物品,甚至能“瞬移”短距离,寻常的天雷和法术已难以对其造成伤害。放眼整个苍岚大陆,化神境修士已是一方巨擘,像青云宗的宗主,便是化神中期修为,能凭借一己之力抵御其他宗门的入侵。
六、炼虚境
化神巅峰后,需将自身神魂融入“天地法则”,感悟“虚空之力”,达到“炼虚合道”的境界——此境界的修士不再局限于“个体修炼”,而是能借助天地法则的力量,施展出远超自身修为的法术。炼虚境修士的寿命可达五千载,能炼制“仙器”(整个苍岚大陆仅存十余件),可在不同位面间穿梭,甚至能“逆转时光”(仅限短时间回溯,且需付出巨大代价)。目前苍岚大陆已知的炼虚境修士不足十人,大多隐于深山或秘境中,极少过问世间之事。
七、合体境
炼虚圆满后,需将“神魂”与“天地法则”彻底融合,再重新归入肉身,使肉身与法则之力结合,达到“肉身成圣”的状态,此过程称为“合体”。合体境修士的寿命可达一万载,能操控“法则之力”(如操控水火、掌控空间),可在虚空中建造“仙府”,甚至能“滴血重生”——即便肉身被打成齑粉,只要有一滴精血留存,便可重新凝聚肉身。此境界已是修仙界的“传说”,苍岚大陆近万年来,仅出现过一位合体境大能,便是三千年前景天宗的宗主,据说他最终破碎虚空,前往了更高层次的“仙界”。
八、大乘境
合体巅峰后,需不断感悟“大道法则”,积累足够的“道韵”,直至自身修为与“天道”契合,达到“大乘圆满”——此境界的修士已无限接近“仙”,能施展出“毁天灭地”的法术,可随手开辟“小天地”,寿命不再受时间限制(只要不陨落,便可永生)。大乘境修士若想成仙,需渡过“九九灭世天劫”,此天劫威力无穷,十有八九的大乘修士都会在此劫中陨落,仅有极少数能成功渡劫。
九、渡劫境
大乘圆满后,修士需主动引动“九九灭世天劫”,以自身修为硬抗天劫洗礼,若能成功渡过,便可破碎虚空,飞升“仙界”,成为真正的“仙人”;若渡劫失败,则会形神俱灭,彻底消散于天地间。此境界是修仙之路的终点,也是最难跨越的一道坎——苍岚大陆百万年来,成功渡劫飞升的修士不足百人,每一位都是名留青史的大能。
陈凡在心里将这九大境界反复梳理了几遍,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他知道,自己此刻不过是引气入体初期,距离那遥不可及的“渡劫飞升”,还有着天壤之别。可当他想起苏晓棠认真修炼的模样,想起林月温和的指点,想起凌清雪那双含着星光的眼睛,心里又燃起了一股斗志——哪怕这条路再长,哪怕境界突破再难,他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保护好身边的人,让那些对自己抱有期待的人,都能看到自己站在更高处的样子。
“陈凡哥?你怎么了?”苏晓棠的声音突然传来,打断了陈凡的思绪。他转头一看,只见苏晓棠已经结束了打坐,正睁着疑惑的眼睛看着他,“你刚才好像一直在发呆,是不是修炼遇到难处了?”
陈凡回过神,笑着摇了摇头,走到她身边,轻声道:“没遇到难处,我刚才……刚突破到引气入体初期了。”
“真的?!”苏晓棠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兴奋地抓住陈凡的手臂,“太好了!陈凡哥,你好厉害啊!我还在努力凝聚第一缕灵力呢,不过刚才好像感觉到一点头绪了,说不定再过两天也能突破!”
“我相信你,”陈凡看着她眼里的光,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很聪明,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咱们慢慢来,不用着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林月的敲门声,伴随着她温和的声音:“陈凡,晓棠,你们在吗?我刚从演武场回来,李长老说今晚有‘月华聚灵’,后山的望月台灵气比平时浓三倍,适合突破引气入体,咱们一起过去吧?”
陈凡和苏晓棠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陈凡起身打开门,笑着对林月说:“好啊,正好我刚突破,想趁着月华再稳固一下修为,晓棠也快摸到门槛了,说不定今晚就能突破。”
林月闻言,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那真是太好了!咱们赶紧收拾一下,望月台晚上人多,去晚了就没好位置了。”
苏晓棠连忙点头,转身去拿自己的布包,里面装着几块山楂干和一小瓶水——这是她准备的“修炼补给”。陈凡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又看了看身边温和的林月,心里突然觉得格外踏实。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竹林上,给青瓦白墙的竹屋镀上了一层暖意。陈凡、苏晓棠和林月三人并肩走在山道上,朝着后山的望月台走去。山道旁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偶尔有几只萤火虫从草丛里飞出来,拖着微弱的光芒,像是坠落的星辰。
苏晓棠走在中间,一边走一边叽叽喳喳地问林月:“林师姐,望月台的月华聚灵是什么样的啊?是不是月亮出来的时候,灵气会像水一样流下来?”
林月笑着点头:“差不多吧,望月台是青云宗外门灵气最浓的地方之一,尤其是每月十五的晚上,月亮升到正空时,灵气会凝聚成淡淡的白色雾气,吸入体内比平时快好几倍。我上次去的时候,就看到好几个弟子在那晚突破了引气入体。”
陈凡跟在她们身后,听着两人的对话,目光望向远处渐渐升起的月亮。那月亮比平时更圆,更亮,像是一块巨大的白玉盘,挂在墨蓝色的天空中。他知道,今晚的望月台,不仅是灵气汇聚之地,更是自己修仙之路的第一个“小战场”——他要趁着月华,稳固引气入体的修为,为日后冲击筑基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沿着山道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片开阔的平台。平台由青色的岩石铺成,中央有一块巨大的望月石,周围散落着十几块较小的石头,此刻已有不少外门弟子坐在石头上,闭着眼睛打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灵气波动——这就是望月台。
“咱们去那边吧,靠近望月石的位置灵气更浓。”林月指着望月石左侧的一块空地,那里还剩下三个空位。陈凡和苏晓棠连忙跟着她走过去,各自找了块石头坐下。
刚坐下没多久,月亮就升到了正空。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望月台上,像是一层薄薄的纱,笼罩着整个平台。紧接着,空气中的灵气开始快速汇聚,渐渐凝聚成淡淡的白色雾气,漂浮在众人身边,吸入一口,只觉得丹田内的灵力都跟着颤动起来,比平时运转快了近三倍。
“开始吧。”林月轻声说了一句,便闭上了眼睛,开始引导灵气入体。陈凡和苏晓棠也连忙收敛起心神,按照《青云基础诀》的口诀,缓缓吸入身边的灵气。
陈凡能清晰地感觉到,银白色的月光似乎带着某种特殊的力量,与空气中的灵气融合在一起,吸入体内后,不仅能快速壮大丹田内的灵力,还能滋养着他的经脉,让之前修炼时留下的细微损耗慢慢修复。他按照李长老教的方法,将灵力在丹田内反复运转,每运转一个周天,灵力就会凝实一分,引气入体初期的境界也越来越稳固。
不知过了多久,身边突然传来苏晓棠压抑的欢呼声。陈凡睁开眼睛,只见苏晓棠正兴奋地看着他,眼里满是激动:“陈凡哥!我……我也突破了!我也引气入体了!”
陈凡心里一喜,刚要说话,却看到苏晓棠身后的林月也睁开了眼睛,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恭喜你,晓棠。我刚才也突破到引气入体后期了,咱们三个今晚都有收获。”
“太好了!”苏晓棠高兴地跳了起来,差点忘了这里是修炼之地,连忙压低声音,“咱们以后可以一起冲击筑基境了!”
陈凡看着眼前欢呼的苏晓棠和含笑的林月,又抬头望了望天上的圆月,心里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预感——他的修仙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或许会遇到无数的艰难险阻,或许会有生死考验,但只要身边有这些伙伴,只要自己不忘初心,总有一天,他能踏上那最高的境界,看清这天地的真相,也问清自己内心的追求。
月光下,望月台上的灵气还在缓缓流动,三个年轻的身影坐在青色的岩石上,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的故事,从这雾锁的青崖开始,从这小小的望月台启程,终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书写出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