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馄饨挑子
第十章 馄饨挑子 (第1/2页)张来福还想多问两句,车夫拉着车,已经走了。
素不相识,冲着五个铜钱,给了一句提醒,这就算仁至义尽了,车夫把车拉回到戏院门口,接着等活。
第一场戏还没散场,等了好一会也没人坐车,车夫正在打瞌睡,忽听售票口那有人说话。
“今天有没有一个外州人来这买过票?”
卖票的很不耐烦:“您是不是来听戏的?听戏您就买票,不听戏您上别处转转。”
那人不恼火,笑了笑:“你是新来的吧,是不是不认识我?”
短短一句话,车夫觉得好像听见了些唱腔。
不只有唱腔,好像还有琵琶声。
卖票的声音软了:“那,那什么,有一个人,满身都是泥,一个钟头之前来买过票,也不知道是不是外州的。”
……
走在马路上,张来福正在思考一个问题。
自己有没有正经来历?
我是被土匪绑架来的,一个十分无辜的人,这个来历算正经吧?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存在了不到十秒钟就消散了。
宋永昌这群人是土匪,正常情况下,土匪在任何国家都属于不合法的存在。
这些土匪自己的来历都不正经,张来福的来历怎么可能正经?
巡捕房只管打击非法外来者,至于是否无辜的问题,这根本不在巡捕房考虑的范围之内。
想到这里,张来福加快了脚步。
张来福是坐火车来的,还得坐火车回去,坐火车就得来戏院。
我能想到这一点,老宋肯定也能想到,他很快就会来戏院找我。
得尽快离开这条街,最好能尽快离开黑沙口。
走了一会儿,张来福忽然觉得一阵心慌,他肚子饿了。
摸了摸口袋,身上还有八个铜元和二十来个铜钱。
这些钱够路费么?
先填饱肚子再说,不然跑路都没力气。
街边有不少店铺,有卖鞋的,有卖布的,有卖酱的,有卖醋的,可张来福走了半天,没有找到饭馆。
穿街过巷,走到一条马路上,张来福一看路牌,这地方叫珠子街。
这条街很热闹,还有不少小摊卖吃的,张来福正想着该买点什么,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挑着一座厨房,来到了张来福面前。
说他挑着厨房,还真不夸张,一根扁担,左边挂着炉子,右边挂着架子。
架子上有三排抽屉,上边放着皮和馅,中间放着面板,下边放着碗和筷子。
炉子旁边还挂着几个水桶和一篮子柴火。
男子把挑子往地上一放,吆喝一声:“馄饨~开锅!”
这是卖馄饨的?
光看这身装备,就知道这个人很专业。
摊主把锅盖掀开,一股鲜香的热气扑进了张来福的鼻子。
这味儿太馋人了,张来福凑到近前,问道:“多少钱一碗。”
摊主一边收拾挑子,一边吆喝道:“添柴生火把汤烧,一家营生肩上挑!五个大子真不贵,皮薄大馅滋味高!”
五个大子一碗?
张来福觉得挺贵的,可这扑鼻的香味儿,让他实在挪不开脚步。
“来一碗!”
张来福给了五个大子儿,摊主给盛了一碗馄饨。
一颗馄饨嚼在嘴里,张来福的腮帮子哆嗦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