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春风里的约定与生长
第十章 春风里的约定与生长 (第2/2页)王剑接过报告,仔细翻看着。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议时,他眼前一亮——之前开发模块时,更多关注的是英语学习,却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播。“这个建议很重要,”王剑抬头看向安娜,“你立刻组织产品团队开会,讨论在‘亲子共读’模块里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板块,收录古诗词、传统节日故事、民间传说等内容,用双语讲解的方式,让孩子既能学英语,又能了解中国文化。比如讲春节的故事时,既用中文介绍‘贴春联、吃饺子’的习俗,又用英语翻译相关的词汇,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双语。”
安娜点点头,补充道:“我们还可以邀请专业的配音演员录制音频,让故事听起来更生动。另外,在模块里加入‘传统文化手工’教程,比如教孩子用彩纸剪窗花、做灯笼,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既能增进亲子互动,又能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个主意好!”王剑笑着说,“就按你说的做,尽快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板块的开发,争取在清明节前上线,让孩子们能在节日期间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等安娜离开后,王剑拿起手机,给叶菲打了视频电话。屏幕里,叶菲正在整理“启智班”的教材,身边堆着一摞摞的书籍和光盘。“菲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王剑的声音里满是兴奋,“‘亲子共读’模块的用户参与量突破三万了,累计捐赠了五万元,已经转到你的公益基金了。另外,我们计划在模块里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板块,让孩子在学英语的同时,也能了解中国文化。”
叶菲放下手里的教材,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太好了!这五万元我们正好用来给云南宁蒗县希望小学买新的图书,之前校长说孩子们想看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比如《西游记》《水浒传》的绘本,现在正好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对了,念菲还整理了一份英语游戏教案,准备寄给山区的老师,以后山区的孩子也能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和传统文化了。”
屏幕里,念菲正好走进来,听到两人的对话,立刻凑到镜头前:“爸,我设计的英语游戏里,有‘猜传统节日’的环节,比如描述‘这个节日要吃月饼、赏月’,让孩子们用英语说出节日的名字,既能学英语,又能了解传统节日,是不是很有意思?”
王剑看着女儿兴奋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太有意思了!等‘中国传统文化’板块上线,我把你的英语游戏教案也加进去,让更多孩子能通过游戏学习知识。对了,陈默的外交官面试怎么样了?有消息吗?”
“还没有呢,”念菲摇摇头,“不过他说面试很顺利,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了。我们还约好,暑假一起带山区的孩子参观北京,他给孩子们讲不同国家的文化,我给孩子们上英语课。”
王剑笑着点头:“好啊,到时候我也争取回国,陪你们一起带孩子们玩。对了,总公司已经同意,今年下半年在国内设立分公司,专门负责在线教育产品的推广和公益合作,以后我就能经常回国了,不用再和你们隔着千山万水了。”
叶菲和念菲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叶菲激动地说:“真的吗?那太好了!以后你就能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和我们一起去山区看孩子们了。”
“当然是真的,”王剑的声音里满是温柔,“我已经开始筹备分公司的事了,预计下半年就能正式运营。到时候,我们一家人就能一起为教育公益事业努力,再也不用分开了。”
挂了电话,王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的柏林电视塔。春风吹进窗户,带着花草的清香,他的心里满是期待——下半年回国后,他要和家人一起,把在线教育产品和公益事业结合得更紧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让更多的梦想在春风里生长。
三月底的北京,迎春花已经开遍了街头。念菲带着学生们在社区广场上开展“英语+传统文化”公益活动,广场上挂着红灯笼和中国结,桌子上摆着彩纸、剪刀、毛笔等工具,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用英语说传统节日,还要动手做灯笼哦!”念菲拿着话筒,笑着对围观的居民说。她身后的小宇举着一张画着春节场景的海报,上面用中英双语写着“春节——SpringFestival,习俗: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
一位带着孙子的老奶奶走到桌前,笑着说:“姑娘,我家孙子总问我‘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你能用英语跟他说说吗?他正在学英语,正好让他多学点。”
念菲点点头,蹲下身,看着老奶奶的孙子:“小朋友,我们过年贴春联,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用英语说就是‘WepasteSpringFestivalcoupletstoprayforpeaceandhappinessinthenewyear’。你看,这是‘春联’的英语单词‘SpringFestivalcouplets’,我们一起读一遍好不好?”
小朋友跟着念了起来,声音清脆响亮。老奶奶笑着拿出手机,把念菲教的英语句子录了下来:“以后我就能跟着视频教孙子了,谢谢你啊姑娘。”
活动进行到一半,陈默忽然出现在广场上,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信封,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念菲,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他快步走到念菲身边,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外交官资格考试的面试合格通知书,“我通过面试了!再过两个月,就能去外交部实习了!”
“太好了!”念菲激动地抱住陈默,周围的居民和学生们也纷纷鼓掌祝贺。小宇跑到陈默身边,仰着头问:“陈老师,你当上外交官后,会不会带我们去国外玩啊?我想去看看埃菲尔铁塔,还想跟外国小朋友说英语。”
陈默蹲下身,摸了摸小宇的头:“当然会啊!等你长大了,好好学习英语,以后我们一起去国外,跟外国小朋友分享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学习他们的文化,好不好?”
小宇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念菲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满是温暖——陈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她也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也在为更多人的梦想助力。
活动结束后,陈默和念菲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春风吹过,路边的迎春花轻轻摇曳,像一串串金色的小喇叭,播报着春天的消息。“暑假的‘启智夏令营’,我们一起带山区的孩子参观北京吧,”陈默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我可以给孩子们讲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习俗,你给孩子们上英语课,咱们还可以带他们去天安门、故宫,让他们感受北京的历史和文化。”
念菲笑着点头:“好啊!我已经跟妈妈和李叔叔说好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接孩子们,给他们准备新的书包和文具,让他们在Beijing玩得开心、学得充实。”
两人并肩走着,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他们聊着未来的计划,聊着山区孩子的梦想,聊着教育公益的方向,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希望。陈默想起在贵州村寨里,孩子们围着他问“外交官是不是很厉害”,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要成为一个能帮助更多人的外交官;念菲想起在课堂上,小宇用英语编故事的样子,那时她就明白,教育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可能。
回到家时,叶菲正在厨房里忙碌,空气中飘着饭菜的香味。“妈,陈默通过外交官面试了!”念菲推开门,兴奋地喊道。
叶菲从厨房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真的吗?太好了!陈默,恭喜你啊!以后你就是外交官了,能帮更多山区的孩子实现梦想了。”
陈默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谢谢阿姨,我还得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对了阿姨,暑假的‘启智夏令营’,我想邀请一些外交部的同事一起参加,给孩子们讲外交故事,让他们了解外交官的工作,说不定还能在他们心里种下梦想的种子。”
叶菲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多一个人参与,孩子们就能多一份收获。咱们一起努力,把‘启智夏令营’办得更精彩,让山区的孩子们在这个夏天,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梦想。”
晚饭时,三人坐在餐桌前,聊着新一年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