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章 57式重机枪,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效果卓著
第一卷 第35章 57式重机枪,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效果卓著 (第2/2页)步枪月产能4000支,机枪月产能1000挺。
也就是说步枪的年产量将近5万支,机枪一万余挺。
对于现在的龙国来说,已经算是比较不错了。
不过赵厂长也说了这不是626厂的极限,现在还处于产能爬坡的状态。
而且再过几个月的时间部队就要入半岛作战了。
届时整个东北的军工产业都要进入战时生产状态,626厂更是重中之重。
“等沈机那边进入正轨之后,我将会抽出时间改进一下这款步枪,将机匣的切削工艺改成冲压,将会大幅度缩短制造时间。”
现在切削一个机匣需要的时间是8个小时,但如果使用冲压工艺的话,时间将会缩短到40分钟的时间。
如果不是没有高精度冲压设备的话,秦风也不会采用这种费时费力的切削工艺。
赵厂长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
如果能够大幅度减少机匣的切削时间,那么他们就可以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了,月产能过万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在视察完626厂之后秦风并没有马上离开。
现在626厂的步枪和机枪生产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那么就可以着手生产新的枪械了。
对于龙国来说,他们目前还缺乏一挺性能不错的营连级机枪。
目前解放军使用的营连级重机枪基本上都是九二式重机枪、勃朗宁中口径机枪等,也全都是缴获自日寇亦或者是果军。
所以秦风现在就打算拿出一挺中口径机枪用于取代这些已经落后的重机枪。
至于56式半自动步枪,也就是SKS半自动步枪,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装备了。
一来是当前50式自动步枪的产能跟得上半岛战争的需求。
虽然无法做到全军大规模换装,每个月换装几个师的部队还是可以做到的。
毕竟现在不仅仅只是626厂在生产,像是山城的296厂、山城90厂、华北兵工厂都在生产,每个月的产能大概能够稳定在1.5万支左右,换装两个步兵师肯定是够了的。
这些产能也足以覆盖前期进入半岛作战的志愿军。
当然如果国家需要的话,他随时可以把设计图纸拿出来进行生产,所以在有了50式自动步枪的情况下,这款半自动步枪倒是不急。
而他这次拿出来的重机枪则是龙国在50年代末期才服役的57式重机枪。
这玩意也是在53式重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而53式重机枪则是苏熊SGM中型机枪的国产版本,也就是拖着四个轮子的重机枪。
不过SGM机枪的轮子过于沉重且笨重,不适合龙国部队的需求。
所以57式重机枪就把轮子给换成了三脚架,重量减轻到了29公斤,子弹用的则是7.62【表情】54毫米的机枪子弹。
性能对于龙国来说完全是够用的。
至于可以取代轻机枪和重机枪的PK通用机枪,以目前龙国的工业基础来说没戏,所以只能使用这些机枪过渡。
秦风用了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把全套图纸给画了出来,然后通知了赵厂长一声就朝着沈阳第一机器厂去了。
以现在626厂的实力来说,在有图纸的情况下造一挺重机枪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所以这种小项目用不着他去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