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5章 57式重机枪,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效果卓著
第一卷 第35章 57式重机枪,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效果卓著 (第1/2页)“你这个目标定得可不低啊。”
秦风对于刘国华制定的这个目标还是有些意外的。
虽然说在历史上51厂的巅峰产能比这个目标高,但那都是52年以后的事情了,而明年才是51年而已。
刘国华却是信心十足道:“秦局,我已经算过了,只要黄铜的材料供应稳定,以我们现在这个产能扩张速度,在明年达成这个目标肯定是没得问题。
而且您制定的这个两参一改三结合简直太厉害了,我们厂现在合格率能够提到这么高,靠的就是您这个新管理模式,效果简直立竿见影。”
刘厂长的话语当中充满了对于秦风的佩服以及对于这个新管理模式的肯定。
也只有他这个厂长才知道这段时间以来,他们厂的变化有多大。
听到刘国华说起这个两参一改三结合,秦风心中一动说道:“你把这段时间以来两参一改三结合的试行效果做成一份报告,然后送到我办公室。”
效果这么好这么快也有些出乎秦风的预料之外,他原本以为至少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呢。
在结束了51厂的视察之后,秦风便来到了626厂,也就是庆华工具厂。
目前庆华工具厂主要生产两款枪械。
这两款枪械也被命名为50式自动步枪和50式轻机枪。
虽然这两款枪械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一个枪族。
因为这两款枪械仅仅只是子弹通用,而枪械的零部件并不通用。
前世历史上的56式枪族亦是如此,仅子弹通用,枪械零部件不通用。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枪族是美帝在60年代研制的斯通纳枪族。
这个斯通纳枪族就实现了步枪、轻机枪、冲锋枪、中型机枪、车载机枪等多型枪械的部件通用化。
这个设计理念也奠定了后续M16系列步枪的发展。
不过无论现在的50式还是历史上的56式叫枪族也并没有什么毛病,毕竟这只是一个叫法而已。
在来到了626厂庆华厂之后,厂长赵庆华正在车间当中操作机床加工机匣。
这个机匣也是精密度要求最高的部件,也是加工时间最长的一个。
赵庆华停下了加工,交给一名老师傅后,便来到了秦风的身边。
“秦局,您指示的这两参一改三结合当中,要求干部也参与到实际生产当中,我现在觉得这个想法简直太好了。
只有深入参与到实际生产当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改进问题。”
“那你把这段时间以来实行的效果形成一份报告发给我。”
他打算51厂、52厂以及626厂的试行报告总结起来,形成报告后再上报到部里,看能不能提前在全国进行推广。
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对于国内目前落后的苏氏管理模式来说就是降维打击,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全国各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行,我这段时间就一直都在写总结,等我弄好了马上送到局里。”
随后秦风也了解了一下现在626厂的具体生产情况。
在经过了这数月以来的适应性生产,现在大部分工人都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机器并生产这种新式步枪和机枪。
“目前50式自动步枪的月产量大约在4000支左右,50式轻机枪一个月不到1000挺,不过这月应该可以达到月产1000挺。
不过我们还在持续扩充产能,月产4000支并不是我们厂的极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