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反派后娘我靠苟着养崽 > 第23章 县城拍卖

第23章 县城拍卖

第23章 县城拍卖 (第1/2页)

第23章 县城拍卖:魏家旧铺三折入手(上)
  
  一、风声
  
  北关县最热闹的去处,历来是十字街口的“魁星楼”。楼高三层,一层卖布匹,二层卖字画,三层却常年闲置。今日天未亮,楼前便贴出一张盖着鲜红县印的公告:
  
  “奉巡抚刘大人令,查抄魏氏逆产铺面五间、宅院两座、良田千亩,即日公开竞价发卖,以充赈济。限三日内交割完毕。”
  
  告示一出,满城哗然。
  
  魏家曾是北关县首屈一指的药材巨擘,谁料一夕之间树倒猢狲散。有人唏嘘,有人雀跃——魏家最好的三间铺面,一间在十字街正口,一间临河码头,一间靠近县学,平日连块瓦片都撬不动,如今竟成了“逆产”!
  
  消息传到北药局时,沈青萝正在后院教三宝辨认新晒的茯苓片。翠竹一路小跑进来,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成几缕:
  
  “夫人,外头都在传,魏家铺面今日午时在魁星楼开拍!”
  
  沈青萝手一顿,茯苓片在指尖翻了个身。她抬眼,看见大宝与二宝一前一后跨进院门。大宝怀里抱着新抄的《竞价则例》,唇角带着克制的弧度;二宝袖口卷着木屑,显然刚从工坊出来,指尖还沾着桐油。
  
  “娘亲,”大宝先把卷册递上,“我昨夜去了县衙,抄来了详细标的。魏家共有五处产业,其中三处与我们北药局扩张最为契合——”
  
  他翻开卷册,指节在纸页上轻敲:
  
  “第一处:十字街‘回春堂’老号,占地一亩二分,前铺后宅,市价三千两;
  
  第二处:河埠头‘广济栈’,临水码头,可泊百石货船,市价两千四百两;
  
  第三处:县学东街‘保和馆’,两层木楼,后院可改仓库,市价一千八百两。”
  
  二宝接口,声音冷静:“三处合计市价七千二百两。魏家倒台,家产按律先偿官债、后发卖。官债已清,如今起拍价……”
  
  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折。只要两千一百六十两。”
  
  沈青萝轻轻呼出一口气。七千两的产业,两千两入手,几乎等于白捡。可她也清楚,盯着这块肥肉的人,远不止北药局一家。
  
  二、暗涌
  
  午时未至,魁星楼前已人山人海。
  
  县衙书办高坐台上,面前摆着五块木牌,分别写着五处产业的底价。台下挤满了药商、绸缎庄掌柜、码头把头,甚至还有从府城赶来的生面孔。赵全——府城最大的药材商、京行陆家代言人——赫然在列。他一袭墨青暗纹长衫,手执折扇,正与身旁师爷低声交谈。
  
  沈青萝带着三崽到场时,人群自动让开一条缝。
  
  她今日穿了素色对襟褙子,袖口以银线勾出回纹,发间只插一支乌木簪,通身无多余饰物,却掩不住眉眼间的笃定。大宝着月白长衫,腰间佩那枚墨玉算盘;二宝玄青武袍,怀里抱着一只狭长的木匣;三宝则被翠竹牵着手,杏红小袄像团火,一路蹦蹦跳跳。
  
  “北药局也来了?”
  
  “听说太后赐了‘仁心’金匾,风头正盛。”
  
  “啧,今日有好戏看喽。”
  
  窃窃私语里,赵全抬眼,正对上沈青萝视线。他遥遥拱手,笑得温文尔雅:“沈夫人,别来无恙。”
  
  沈青萝微微颔首,算是回礼。
  
  铜锣三响,书办起身,宣读竞价规则:
  
  “每处产业,以底价三成起拍,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五十两,落锤三次为定。交割期限三日,逾期按日息一成计。”
  
  “第一处,十字街回春堂老号,占地一亩二分,起拍价——九百两!”
  
  话音未落,已有人急急举牌:
  
  “一千两!”
  
  “一千一百两!”
  
  赵全却不急,折扇轻摇,像在听曲。
  
  价格很快抬到一千五百两。沈青萝没动,她垂眸,指尖在袖中轻轻摩挲——那是她昨夜与三崽算过的底线:回春堂最多可出一千八百两,再往上,现金流就会紧绷。
  
  “一千七百两!”
  
  白须飘飘的回春堂老掌柜颤巍巍举牌,额角见汗。他原就是回春堂的坐堂大夫,如今铺子被抄,心里最不是滋味。
  
  赵全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稳稳压住全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