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五回 天意顺徒弟知义 破郓城众将归顺
第卅五回 天意顺徒弟知义 破郓城众将归顺 (第2/2页)不想陈黯之此夜正率玄甲军巡城,忽见酒楼顶上有黑影闪动,心下生疑,厉声喝道:“何方贼人,敢来作乱!”张梵晗见事已败露,提一杆梨花枪劈面便刺。徐瑾芸趁势将火种抛向楼阁,登时烈焰腾空,照得满城通红,恰在此时,城外号炮震天,伏兵四起,梁山人马如潮水般杀来。陈黯之大怒,一杆点钢枪使得神出鬼没,沈尔雯挥刀接战,斗了二三十合,被陈黯之觑个破绽,一枪刺中肩窝,血染征袍。张梵晗急挺枪来救,且战且走,护着徐瑾芸混入乱军之中。陈黯之见火势愈猛,城门告急,只得舍了二女,骤马赶往四门督战。正是:娇娥纵火焚城阙,虎将横枪退敌兵。
东门乃钢剑将李凌天防守,见城外火光通明,急忙督军防守东门,不想筱孝烈顾怡筠、筱金花谢熙涵、泰山秦岳三人已领兵杀上城来,李凌天只得死守,舞起一柄真钢剑,来敌泰山秦岳、筱孝烈顾怡筠、筱桂英谢熙涵三将,这李凌天身长七尺,祖贯陇西人氏,剑目寒面,因他一把剑让敌闻风丧胆,人皆唤他为钢剑将。
有诗赞凌天曰:
陇西剑客李凌天,身长七尺气冲天。
寒面剑目凛然立,钢剑所向敌胆颤。
凌厉剑风扫阴霾,天纵英才镇四方。
一剑光寒十九州,威名赫赫荡九州。
敌军望风而逃遁,英雄传说永流传。
李凌天手舞着真钢剑,来敌秦岳,两人斗了三十回合,李凌天剑法多端,让秦岳摸不着头脑,手中枪法渐渐乱了,李凌天放秦岳一枪刺来,李凌天随即一剑打在秦岳手腕上,秦岳吃痛一声,手中枪脱落,急忙退下阵中,顾怡筠、谢熙涵二女见秦岳落败,各自舞着武器,迎住李凌天厮杀,恰逢此时绝天宝韩孝义、天圣将军高嘉康、小君文潘森兵马已到,杀散李凌天身边人马,凌天本就力斗二女,又身边士兵降的降,散的散,心慌意乱,剑法已乱,熙涵一枪打在手腕,怡筠一刀砍着左腿,凌天翻个筋斗跌下马去,众军士一齐上前将他捉了。
北门却是罗子阳把守。只见飞将楚楠、乾艮刀姜云星二人引兵杀到城门下,摧开阵脚,直取核心。那罗子阳生得面如傅粉,目若朗星,正是唐代名将罗成之后。手中一条五虎断魂枪神出鬼没,枪法端的不凡。昔年与秦子豪结为异姓兄弟,传枪递锏之际,更学得一身好锏法,以此人都唤他做“银枪手”。
有诗赞子阳曰:
唐代名将血脉承,枪法如龙跃九霄。
银枪闪烁寒星冷,断魂枪下敌魄消。
结交子豪意气投,异姓兄弟情更浓。
传枪授锏艺精进,武艺双全世人颂。
银枪手名号响亮,子阳英姿展风采。
枪挑万夫莫敢当,勇冠三军显威能。
且说罗子阳正挺枪跃马,于乱军中冲突,忽见斜刺里杀出三员猛将,正是那银枪游侠郁澜涛、恶魔王黄睿哲、罗刹神陈梓轩,各引精兵掩杀而来。四下里喊声震天,军士乱窜,如潮涌浪翻,子阳毫无惧色,一杆银枪使得如蛟龙出海,神出鬼没。郁澜涛冷笑一声,拍马迎上,手中烂银枪抖出万点寒星,二人枪来枪往,斗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负。正酣战间,旁边黄睿哲觑得真切,骤马抢近,一刀横劈,正中罗子阳肩窝,登时鲜血迸流。子阳吃痛,手中枪法稍乱,郁澜涛眼疾手快,就势一枪横扫,喝声:“下去!”只听“扑通”一声,罗子阳翻身落马,重重摔在地上,尚未爬起,四下军士早已一拥而上,如鹰拿燕雀,将他捆了个结实。
西门却是李志澄把守。这李志澄见势不好,急教探马飞报四门消息。少顷,探子回报东门、北门俱已失陷。志澄心急,便要下城去寻陈黯之。岂料白张飞王综、智麟儿钱芸汐二将早已引军挡住去路;谢云策与党梦晗两军亦合兵一处,将志澄并麾下军士团团围住。原来这李志澄身长六尺,生得瘦小精悍,平日最喜扮作外乡客商,往往混入城池,探听虚实。更兼他善使一口家传宝刀,又有一身惊人轻功,高来高去,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以此人都唤他做“壁山兔”。
有诗赞志澄曰:
六尺轻捷似云腾,暗探敌城谁可争?
宝刀灿雪寒光动,飞檐走壁鬼神惊。
赤胆常怀家国志,功成何必貌魁雄?
明州都监声名远,壁山兔显真豪英!
徐琼瑄挥动五钩神飞枪,李志澄舞起金背砍山刀,二将马打盘旋,斗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正酣战间,李灵钰早从鞍边掏出一副宝雕弓,搭上一枝狼牙箭,觑定志澄肩窝,飕的一箭射去。志澄正与琼瑄死战,哪里躲闪得及?肩上早中一箭,翻身落马。众军士发声喊,一拥而上,就地将志澄捆缚。看官欲知王嘉兴镇守南门端的如何,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南门却是王嘉兴把守。自打领军镇守南门以来,连夜提防,不敢有半分松懈。不料这张子琛引兵突至,一举攻入城门。王嘉兴奋力抵住,正吃紧间,却得陈黯之引援兵赶到。那党景言与周循晨两军亦合兵杀来,势如潮涌。党景言挺起双剑,直取嘉兴;嘉兴舞枪相迎。二将斗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败。又战十二三合,景言卖个破绽,回身一剑,砍翻嘉兴战马。那马吃痛,将嘉兴掀下鞍来。众军一拥而上,就地把嘉兴捆缚捉了。
话说陈黯之正率亲兵死战,忽遇胜云召张子琛挺矛跃马,迎面截住。二将更不打话,枪矛并举,斗在一处。但见:枪如怪蟒穿林,矛似银蛇吐信;阵前怒展英雄胆,马背各逞虎狼威。战至二三十合,四下里梁山伏兵尽起,火把如星,喊声震地。陈黯之虽勇,争奈敌兵潮涌,左右亲随尽被冲散。这黑甲将军把心一横,咬碎钢牙,喝道:“大丈夫死则死耳,安肯束手就缚!”遂抖擞神威,独战张子琛。又斗到十数合上,陈黯之枪法渐乱。张子琛忽地卖个破绽,诱他一枪刺来,却就势用矛杆“铮”地格开铁枪,轻舒猿臂,早将陈黯之生擒过马,好似苍鹰攫兔,猛虎衔羊。正是:虎将空怀冲天气,难逃猿臂挟生功。
及至天明,梁山军士已扑灭城中大火。义通天殷浩令出榜安民,开仓放粮,赈济郓城百姓。众头领齐集县衙,各献功劳。张梵晗、沈尔雯亦来缴令,殷浩大加犒赏,不在话下,少顷,军士押上陈黯之、王嘉兴、李志澄、罗子阳、李凌天五人。殷浩亲解其缚,以礼相待,道:“五位皆当世豪杰,何不共聚大义?”五人感其恩义,又知是天罡地煞之数,遂皆拜倒归顺。此一战,梁山收得降兵七万,留用精壮四万余,余者皆发银两,遣归乡里务农。众头领安民已毕,收拾粮草辎重,奏凯还山。正是:仁心收得英雄将,义举招来虎豹兵。
待回到山上,殷浩将陈黯之的玄甲军放出,陈黯之好生劝慰,皆愿归顺梁山,众人皆亦庆贺一番,殷浩让陈黯之往韩孝义下首坐了,王嘉兴往马瑜筠下首坐了,罗子阳往秦子豪下首坐了,李志澄往田明妍上首坐了,李凌天往张畅下首坐了,众人摆宴庆贺。
却说梁山自打破郓城,收纳降将,赈济百姓,山寨愈发兴旺。众头领日日操练兵马,四方好汉纷纷来投,端的兵强马壮,粮草丰足。如此太平光景,不觉已至七月初三,刘诗怡与王文怡派人上山报道,山下来了许多北方难民求山寨收留,这一下,有分教:英雄病榻**苦,疑云密布病因迷。究竟北方发生了何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