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靠搞钱系统日入百万 > 冷风中的暖炉公交站的星光

冷风中的暖炉公交站的星光

冷风中的暖炉公交站的星光 (第2/2页)

毕竟这条街的太阳,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亮,是每个人每天带来一点新的光,一点新的暖,然后慢慢凑,慢慢拼,让这束光永远不会暗,让这条街的故事,永远有下一页。第二天的晨光刚漫过雨棚,王师傅就拎着工具箱来了。刷好的书架已经干透,暖黄色的漆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他从箱子里掏出串小彩灯,蹲在书架旁仔细缠绕:“昨晚特意买的暖光款,晚上绘本区亮起来,像裹了层糖。”
  
  孙哥的三轮车紧随其后,车斗里的保温桶比昨天沉了些——绿豆粥里加了百合,是他凌晨去早市挑的新鲜货。“天热,加百合清热,孩子们喝着舒服。”他把保温桶摆上桌,刚掀开盖子,绿豆的清香就飘向门口,刚好撞上拎着酸梅汤的张叔:“我的酸梅汤冰了一晚上,跟绿豆粥配着喝,解腻又解暑!”
  
  林晓来得比约定早了半小时,书包里塞着绘本和小熊道具,手里还攥着个布袋——里面是妈妈帮她准备的小贴纸,给听故事认真的孩子当奖励。“李奶奶的小熊挂件织好了吗?”她刚进门就问,话音未落,就看见李奶奶的轮椅从街角过来,车斗里摆着三个小熊挂件,每个都抱着小小的太阳:“昨晚织到半夜,刚好给绘本区挂一个,你讲故事时拿一个,再留一个给今天最乖的孩子。”
  
  苏晴和老周正忙着布置分享会现场,老周把昨天拍的照片贴在书架侧面——有林晓缝书套的样子,有男孩画太阳的瞬间,还有王师傅刷油漆的背影。苏晴则把林晓画的“小熊暖心角”贴在白板中央,旁边摆上年轻妈妈送来的小奖品:手工折纸和彩色铅笔,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东西。
  
  “周叔叔!我来啦!”男孩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手里拎着装满积木的小桶,身后跟着几个邻居家的孩子。“我把小塑料车带来了!”他把车放在书架最上层,“这样它就能当绘本小卫士,看着大家听故事啦!”其他孩子也跟着掏出自己的小玩意儿:有的带了旧绘本,有的带了手工发卡,还有个小女孩,把妈妈做的小饼干放在桌上,小声说:“给大家当零食,听故事时吃。”
  
  绘本分享会开始时,阳光刚好透过雨棚,落在林晓身上。她坐在小凳子上,手里拿着小熊道具,翻开套着浅蓝色书套的《小熊的温暖小屋》:“从前有只小熊,它在森林里建了个小屋,每天都邀请小动物来做客,给它们煮热汤、读故事……”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最小的那个还凑到跟前,指着绘本上的小熊问:“小熊的小屋有暖炉吗?像咱们暖心角这样的?”林晓笑着点头,举起李奶奶织的小熊挂件:“你看,这只小熊也有暖炉,就像咱们有孙叔叔的绿豆粥、张爷爷的酸梅汤,还有王叔叔装的小彩灯。”
  
  老周的拍立得“咔”地响了,镜头里,林晓举着小熊挂件,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眼睛亮晶晶的;李奶奶坐在轮椅上,手里捏着没织完的毛线,嘴角带着笑;孙哥和张叔站在旁边,正帮孩子们分绿豆粥,酸梅汤的凉气混着粥香,飘满整个空间。
  
  分享会结束后,苏晴给每个孩子发了小奖品,男孩因为听得最认真,拿到了最后一个小熊挂件。“我要把它挂在积木桥上!”他举着挂件跑向积木区,其他孩子也跟着围过去,有的帮他递积木,有的帮他挂挂件,不一会儿,积木桥上就多了个抱着太阳的小熊,在阳光下晃来晃去。
  
  王师傅蹲在书架旁,帮苏晴把孩子们带来的旧绘本摆上去,每本都套上李奶奶缝的书套,有的是浅蓝色,有的是浅粉色,边缘还绣着小小的太阳纹。“这样绘本区就更像样了。”他摸着书架上的小彩灯,“晚上把灯打开,这些绘本就像躺在暖炉边一样。”
  
  临近中午,大家坐在折叠桌旁,喝着绿豆粥和酸梅汤,吃着孩子带来的小饼干。林晓咬了口饼干,对李奶奶说:“下次分享会,我想讲《小太阳的故事》,就讲咱们暖心角的事,好不好?”李奶奶笑着点头,从车斗里拿出团毛线:“那我再织个小太阳挂件,给你当道具。”
  
  孙哥擦了擦保温桶,对苏晴说:“下周天更热,我熬点银耳汤来,加冰糖,孩子们爱喝。”张叔也跟着说:“我进点西瓜,冰镇的,给大家当下午茶。”王师傅则拍了拍书架:“等周末,我再给书架装个小抽屉,放孩子们的小奖品,省得弄丢。”
  
  苏晴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暖得发烫。老周把刚洗出来的照片递给她——照片里,孩子们围在林晓身边听故事,李奶奶的小熊挂件挂在绘本上,孙哥和张叔分着酸梅汤,王师傅蹲在书架旁整理绘本,阳光透过雨棚,在地上投出星星点点的光。
  
  她把照片贴在白板“绘本分享会”那行字下面,掏出手机,给满是笑声的暖心角拍了张照,发在朋友圈里,配文:“今天的太阳,有绘本的香、小熊的暖,还有孩子们的笑声——原来最亮的光,从来都是大家一起凑出来的,一点一点,慢慢亮,慢慢暖。”
  
  评论区里,年轻妈妈留言:“下次分享会我也来帮忙,带孩子一起读故事!”邻居阿姨也说:“我家里有旧毛线,给李奶奶送过去,织更多小熊挂件!”苏晴笑着回复,抬头时,看见男孩举着小熊挂件,在积木桥上跑来跑去,阳光落在他身上,像裹了层金色的光。
  
  晚风慢慢吹过来,暖心角的灯亮了,小彩灯在书架上闪着暖光,绘本上的书套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色,小熊挂件晃来晃去,像颗小小的星星。苏晴知道,这条街的故事还会继续——下周会有银耳汤和冰镇西瓜,下个月会有新的绘本和小熊挂件,明年会有更多孩子来听故事,更多邻居来帮忙。
  
  毕竟,这束由星光凑成的太阳,从来不会暗。它会在每个清晨,随着孙哥的三轮车一起到来;在每个午后,伴着孩子们的笑声亮起来;在每个夜晚,借着暖心角的灯,暖着整条街的人。而这条街的人,也会带着新的星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这束太阳,凑得更亮,更暖。清晨的风还带着点凉意,苏晴和林晓已经在暖心角摆开了折叠桌——今天是计划好的旧物置换日,桌上铺着张格子布,是林晓从家里带来的,边角还绣着小小的太阳纹。“咱们把绘本区的旧书也摆出来吧,”林晓蹲在地上整理纸箱,“上次有小朋友说想要故事书,刚好能换些他们用不上的小玩具。”
  
  话音刚落,王师傅就推着辆小推车过来,车上装着螺丝刀、胶水和几块木板:“昨儿听你说旧物里有坏的玩具,我带了工具,能修的都给修修——孩子们拿到好的玩具,才开心。”他刚把工具摆好,就看见孙哥的三轮车“吱呀”停在门口,车斗里除了银耳汤的保温桶,还多了个竹篮,里面装着刚蒸好的山药糕:“早上熬银耳汤时顺便蒸的,无糖的给李奶奶,甜口的给孩子,置换时垫垫肚子。”
  
  张叔拎着袋青提和桃子过来,刚洗过的果子挂着水珠,他把水果摆在旧物区旁边:“置换累了就吃点水果,解乏。”正说着,李奶奶的轮椅从街角过来,车斗里放着个针线筐,还有几个洗干净的旧玩偶——是昨天邻居阿姨送来的,衣角有点磨破,“我给这些玩偶缝块新布,换给孩子时,看着也精神。”说着就拿出块浅粉色的布,指尖捏着针线,在玩偶的破角上绣起小太阳补丁。
  
  “苏晴姐姐!我带旧积木来啦!”男孩的声音老远就传来,手里抱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他玩旧的积木,“我想换个小火车,上次看见隔壁小宇有,他说今天会来!”话音未落,小宇就拽着妈妈的手跑过来,怀里抱着辆蓝色小火车:“我要换你的积木!咱们还能一起搭大桥!”两个孩子蹲在地上,你递我一块积木,我推你一下小火车,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邻居张阿姨拎着个布包过来,里面装着几件洗干净的小裙子和变形金刚:“这是我家孩子穿小的衣服,玩具也没坏,换给需要的小朋友。”她拿起个变形金刚递给王师傅:“这胳膊有点松,麻烦您给紧一紧?我家孩子以前最爱玩这个,希望新主人也喜欢。”王师傅接过变形金刚,掏出螺丝刀拧了拧螺丝,很快就修好了:“你看,跟新的一样。”
  
  林晓忙着给旧物贴标签,每样东西下面都写着“可换物品:绘本/玩具/手工品”。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抱着个布娃娃过来,小声说:“我想换本《小兔子的故事》,这个娃娃会唱歌,但是我长大了,不想玩了。”林晓蹲下来,从绘本箱里找出那本书,还特意给布娃娃贴了张小纸条:“会唱《小星星》的娃娃,希望你喜欢它。”
  
  李奶奶正给旧玩偶缝新布,看见小女孩的布娃娃,从针线筐里拿出根粉色毛线:“我给娃娃织个小围巾吧,天快冷了,娃娃也得暖着。”她指尖飞快地绕着毛线,不一会儿,一条带着小太阳花纹的围巾就织好了,系在布娃娃脖子上,刚好遮住磨破的衣角。小女孩眼睛亮了,抱着娃娃连连说:“谢谢奶奶!它现在真好看!”
  
  老周的拍立得“咔”地响了——一张拍的是王师傅蹲在地上修小火车,男孩和小宇蹲在旁边看,眼里满是期待;一张是李奶奶给布娃娃系围巾,小女孩凑在旁边,指尖轻轻碰着毛线;还有一张是孙哥给大家分山药糕,张叔正帮他递纸巾,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裹了层暖光。
  
  置换到一半,苏晴发现桌上多了个陶瓷小杯子,下面压着张纸条:“换了本《小熊的故事》,这个杯子送给暖心角,装水喝。”是早上来的一位阿姨留下的,杯子上画着朵小雏菊,刚好和桌上的格子布很配。“咱们把它放在绘本区吧,”林晓拿起杯子擦了擦,“以后小朋友读绘本渴了,就能用它喝水。”
  
  临近中午,旧物区已经换出去大半——旧绘本换了小火车、布娃娃,小玩具换了新的故事书,还有阿姨用旧围巾换了李奶奶缝的小靠垫。王师傅修好了五六个玩具,孙哥的山药糕和银耳汤也快分完了,李奶奶的针线筐里,多了几个孩子送的小贴纸,贴在针线盒上,像撒了把小星星。
  
  “下次咱们办个手工市集吧!”男孩突然举着刚换的小火车喊,“我能用积木做小摆件,林晓姐姐能画书签,李奶奶能织挂件!”大家都笑了,苏晴掏出笔,在白板的“下次计划”下面加了行字:“手工市集——带自己做的小物件,换喜欢的心意”。林晓立刻补充:“我还要教大家做太阳书签!”
  
  孙哥收拾保温桶时,发现里面还剩两块山药糕,他递给李奶奶一块:“您尝尝,没放糖,软和。”李奶奶咬了一口,笑着点头:“好吃,下次你教我蒸,我给孩子们做。”王师傅把修好的玩具归拢好,对苏晴说:“下次手工市集,我带点小木块,教孩子做小房子——咱们暖心角的小房子。”
  
  老周把今天拍的照片贴在白板上,刚好和之前的绘本分享会照片挨在一起——照片里,孩子们交换玩具的笑脸、王师傅修玩具的背影、李奶奶缝围巾的手,还有孙哥分山药糕的瞬间,都浸在暖融融的阳光里。苏晴看着照片,突然想起昨天林晓说的话:“原来旧物也能变出新的暖,就像咱们凑在一起,能把小事变成太阳。”
  
  傍晚收拾东西时,男孩把刚换的小火车放在书架上,和他的小塑料车并排摆着:“它们都是绘本小卫士,一起守着故事书。”林晓把陶瓷小杯子放在绘本区的桌上,倒了点凉白开:“明天来,就能用它喝水啦。”李奶奶则把没织完的毛线收进筐里:“下次手工市集,我要织更多小太阳挂件,给每个人都带一个。”
  
  苏晴锁门时,回头看了眼暖心角——旧物区的格子布还铺在桌上,李奶奶缝的小太阳补丁在灯光下泛着光,书架上的小火车和塑料车并排站着,像在守护满架的绘本。她掏出手机,给白板上的“手工市集”计划拍了张照,发在朋友圈里,配文:“今天的旧物里,藏着别人的心意;咱们的手心里,凑着新的暖——下次手工市集,等着大家带星光来。”
  
  评论区里,张阿姨留言:“我会做布贴画,下次带材料来教大家!”年轻妈妈也说:“我带孩子做黏土小摆件,换李奶奶的小太阳挂件!”苏晴笑着回复,晚风带着山药糕的甜香吹过来,她知道,下次的手工市集,又会有新的星光——是张阿姨的布贴画,是年轻妈妈的黏土摆件,是王师傅的小木块,是李奶奶的毛线挂件,还有孩子们的小手捏出来的心意。
  
  毕竟这条街的太阳,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光,是你带一块山药糕,我带一把工具,他带一个旧玩偶,大家凑在一起,把细碎的心意揉成暖,把平凡的小事拼成光,日复一日,让这束暖光,永远亮在街角,永远暖在心里。手工市集的前一天傍晚,暖心角的灯亮得比平时早。王师傅推着小推车来送提前削好的小木块,每块都磨得光滑无刺,还在边角刻了浅浅的太阳纹:“给孩子做小房子时,不用怕扎手,这纹路也能当窗户的样子。”他蹲在地上把木块分好类,大的做房身,小的做屋顶,旁边还摆了罐木工胶:“我试过了,粘得牢,干得也快。”
  
  孙哥的三轮车停在门口,车斗里装着泡好的银耳和新蒸的南瓜糕,还有几捆彩色麻绳——是他早市特意买的,“孩子做手工时绑小摆件能用,我还带了剪刀,剪麻绳不费劲。”他把南瓜糕放进保温盒,笑着说:“明天早上我早点来熬银耳汤,手工做累了,喝口甜的解乏。”
  
  林晓抱着个大纸箱过来,里面装着裁好的卡纸、彩笔和亮片:“我跟妈妈一起准备的书签材料,每张卡纸上都画了小太阳轮廓,孩子们填色就行,还有亮片,贴在上面会发光。”她蹲在桌上摆材料,还特意留出一块地方:“张阿姨说带布贴画的材料,这里给她放胶水和碎布刚好。”
  
  李奶奶的轮椅上放着好几团毛线,红的、黄的、浅蓝的,都是邻居们送来的旧毛线,她已经提前缠成了线团:“织小挂件不用新毛线,这些旧的凑在一起更软和,我还带了塑料针,孩子用着安全。”说着就拿起一团黄毛线,指尖绕着针,演示怎么起针:“你看,这样绕两圈,轻轻一拉,小太阳的底座就出来了。”
  
  男孩拽着小宇的手跑过来,手里抱着个纸盒子,里面是他提前搭好的积木小摆件——有小桥、小房子,还有个迷你暖心角,“我练了好几天,明天教大家搭最简单的小桥,只用三块积木就行!”小宇也掏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他攒的彩色纽扣:“我把纽扣带来当小装饰,贴在小房子上,像窗户一样。”
  
  第二天清晨,手工市集还没开始,暖心角就飘满了甜香——孙哥的银耳汤熬好了,加了冰糖和枸杞,盛在陶瓷小杯子里,摆了满满一桌。张叔拎着袋葡萄和西瓜过来,刚切好的西瓜块放在盘子里,还插着小叉子:“手工做久了容易渴,水果管够。”
  
  张阿姨踩着晨光来的,手里拎着个大布包,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碎布、胶水和剪刀:“这些碎布都是我做衣服剩下的,软乎乎的,贴在卡纸上就能做布贴画,我还带了模板,有小太阳、小火车,孩子照着贴就行。”她把碎布分类摆好,红色的放一堆,黄色的放一堆,像摊开的小彩虹。
  
  市集一开始,孩子们就围满了各个摊位。男孩和小宇在积木区教大家搭小桥,“先放一块长积木当底座,再在两边放两块短的,最后把长积木搭在上面,桥就稳啦!”有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总搭不好,男孩蹲下来,手把手帮他摆积木:“别着急,你看,这样对齐,就不会倒了。”
  
  王师傅在木工区教孩子做小房子,他握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教她怎么涂木工胶:“轻轻涂一点就行,太多会粘手,把小木块按在房身上,等一分钟就牢了。”小女孩的小房子歪了个角,王师傅掏出块砂纸,帮她磨平:“现在是不是好看多啦?你再贴个纽扣当窗户,就更漂亮了。”
  
  李奶奶的毛线区最热闹,好几个孩子围着她学织挂件。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总起不好针,李奶奶握着她的手,一起绕毛线:“慢慢来,咱们不着急,你看,线绕在手上,针从这里穿过去,就像给小太阳开门一样。”不一会儿,小女孩的第一个小太阳挂件就织好了,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却笑得举着到处炫耀。
  
  林晓在书签区教大家填色,有个小男孩把太阳涂成了蓝色,有点不好意思:“姐姐,我涂错颜色了。”林晓笑着摇头:“没有错呀,蓝色的太阳像天空里的星星,再贴点亮片,会更特别。”说着就帮他贴了几颗银色亮片,蓝色太阳瞬间闪了起来。
  
  张阿姨的布贴画区也很热闹,孩子们用碎布拼贴小火车、小房子,有个孩子把红色碎布贴成了小爱心,贴在小房子上:“这是给暖心角的爱心房子!”张阿姨笑着帮他粘牢:“真好看,咱们把它贴在白板上,大家都能看见。”
  
  老周的拍立得“咔”响个不停——一张拍的是王师傅帮孩子磨小木块,阳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一张是李奶奶握着小女孩的手织毛线,小太阳挂件在指尖晃;一张是林晓帮男孩贴亮片,书签上的蓝色太阳闪着光;还有一张是张阿姨和孩子一起举着爱心布贴画,笑得露出小虎牙。
  
  临近中午,孩子们都捧着自己的作品——有的举着积木小桥,有的捏着毛线小挂件,有的拿着亮片书签,还有的抱着布贴画小房子。孙哥给每个孩子递了杯银耳汤:“喝点甜的,你们的作品都比我的汤还甜。”张叔也分了西瓜,“吃块瓜,凉快凉快,下午咱们还能一起玩。”
  
  有个小女孩把织好的小太阳挂件递给李奶奶:“奶奶,这个送给您,谢谢您教我织。”李奶奶接过挂件,贴在轮椅扶手上,笑得眼睛都湿了:“奶奶会好好留着,每天都看。”还有个小男孩把自己做的小房子送给王师傅:“叔叔,这个小房子给您,谢谢您帮我修玩具。”
  
  苏晴忙着把孩子们的作品贴在展示区,积木小桥摆在最前面,毛线小挂件挂在书架上,亮片书签夹在绘本里,布贴画小房子贴在白板中央,旁边还加了行字:“孩子们的星光,也是太阳的一部分。”
  
  老周把今天拍的照片贴满了整面墙,和之前的旧物置换、绘本分享会照片挨在一起,像展开的一本暖书。孙哥看着照片笑:“咱们这条街,每天都多一点光,下次冬天,咱们再弄个暖炉会,大家围在一起烤红薯、织围巾。”
  
  李奶奶点头:“我提前织更多小围巾,给孩子和环卫工人都送一条。”林晓也说:“我教大家做圣诞书签,贴满星星的那种。”男孩举着积木小桥喊:“我搭个圣诞大桥,上面挂小彩灯!”
  
  苏晴掏出手机,给满墙的照片和展示区的作品拍了张照,发在朋友圈里,配文:“今天的手工市集,凑齐了孩子们的星光——积木的暖、毛线的软、亮片的闪,还有大家的笑,这些凑在一起,就是最亮的太阳。下次冬天,咱们再凑点新的暖,好不好?”
  
  评论区里,邻居们纷纷留言:“冬天我带烤红薯来!”“我有旧毛线,给李奶奶织围巾!”“我教孩子做手工雪花!”苏晴笑着回复,抬头时,看见孩子们围在积木桥旁,正用彩色纽扣装饰新的小桥,阳光落在他们身上,像裹了层金色的光。
  
  晚风慢慢吹过来,暖心角的灯亮了,小彩灯在书架上闪着暖光,孩子们的作品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毛线小挂件晃来晃去,像颗颗小星星。苏晴知道,这条街的故事还会继续——冬天的暖炉、圣诞的书签、新年的小灯笼,还有无数个清晨,大家带着新的星光来,一起凑成永远不会暗的太阳。
  
  毕竟,这束暖光从来不是某个人的,是你带一块小木块,我带一团旧毛线,他带一张彩卡纸,孩子们带一颗认真的心,大家凑在一起,把平凡的日子,织成了满是星光的太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