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七零科研强国:重生女逆袭 > 新起点与旧阴影

新起点与旧阴影

新起点与旧阴影 (第2/2页)

她回到宿舍,从行李最底层拿出那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缓缓打开,里面是那些被撕碎的准考证碎片。
  
  她一片片看着,然后走到窗边,松开手。
  
  晚风拂过,那些苍白的碎片如同蝴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去,落入楼下的花坛泥土里,转瞬不见。
  
  与过去彻底告别。
  
  她转身拿起饭盒,走向食堂。明天的太阳升起时,还有更多的硬仗要打。
  
  苏念雪在食堂简单吃了晚饭。玉米面窝头,清水煮白菜里零星飘着几点油花,还有一小块咸菜。味道寡淡,但她吃得很认真。这个年代,能吃饱已是幸事,容不得挑剔。
  
  回到宿舍,张文娟正就着台灯织毛衣,见她回来,笑了笑:“食堂饭菜还吃得惯吗?”“挺好的。”苏念雪放下饭盒,拿起脸盆毛巾,“张姐,我去水房打点热水。”“去吧,暖壶里应该还有半壶开的,兑着用。”
  
  水房里,昏黄的灯泡下,几个女同志边洗衣服边闲聊,看到苏念雪进来,声音不约而同地低了下去,目光若有若无地瞟向她。苏念雪只当没看见,默默打了水,端回宿舍擦洗。
  
  她知道,自己这个“空降兵”,恐怕已经是整个大院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夜无话。苏念雪睡得出奇的沉,或许是身体太累,或许是心绪稍定。
  
  第二天一早,军号声划破清晨的宁静。苏念雪立刻醒来,快速穿衣洗漱,跟着张文娟去了食堂。早饭是稀粥和窝头,她几口吃完,便提前到了办公室。
  
  她拿出昨晚就构思好的思路,铺开图纸,开始进一步完善她的水轮机叶片结构图,并准备撰写详细的说明材料。铅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她全神贯注,几乎忘了时间。
  
  同事们陆续到来,看到她已经伏案工作,都有些意外。王工扶了扶眼镜,瞥了她图纸一眼,没说话,坐回了自己位置。
  
  上午,苏念雪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她需要计算一个关键的应力参数,这在她来的时代用软件瞬息可解,但在这里,只能靠手算。计算量巨大,而且容易出错。
  
  她埋头验算,草稿纸很快写满了好几张。同一个数据算了三遍,得出三个略微不同的结果,这让她有些烦躁地蹙起了眉。
  
  “用这个试试。”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
  
  苏念雪抬头,看见陆远征不知何时站在了她桌旁,递过来一把深色的、油光发亮的木制计算尺。
  
  “计算尺?”苏念雪愣了一下。这东西她只在博物馆和老电影里见过。
  
  “比手算快,也比手算准。”陆远征言简意赅,示范了一下如何对齐刻度进行乘除运算,“办公室里有,找张文娟领。工程师人手一把。”
  
  “谢谢陆参谋。”苏念雪接过那沉甸甸的计算尺,心里有些汗颜。她光想着记忆里的知识,却差点忘了这个时代最基础的工具。
  
  “嗯。”陆远征点点头,目光在她摊开的草稿纸上停留了一瞬,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推导过程清晰工整,绝非一日之功。他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
  
  有了计算尺,效率果然提升不少。但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她引用的几个力学公式和系数,似乎和办公室仅有的一本1972版《机械设计手册》上的标准有些出入。她隐约记得这些公式后来有过修订。
  
  这可麻烦了。如果无法引用权威依据,她的设计说服力将大打折扣。
  
  午休时,她没去食堂,径直去了资料室找张文娟。
  
  “张姐,咱们这里有没有最新一点的国外技术期刊或者标准规范?比如ASME或者ISO的?”她抱着希望问道。
  
  张文娟正在整理一堆旧报纸,闻言苦笑:“国外期刊?哪有那么容易看到。偶尔机要室会有一点影印的零星资料,那都是专人保管,需要级别和介绍信才能借阅。咱们这技术办,最多也就订了几份《机械工人》、《水利水电》。”
  
  苏念雪的心沉了下去。果然,信息闭塞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壁垒。
  
  “不过……”张文娟想了想,压低声音,“仓库角落里好像堆着些早年留下来的旧书和废稿,是以前一个老工程师留下的,他调走后就没人动过。乱七八糟什么都有,也不知道有没有你要的,你可以去翻翻看,但得跟后勤科打声招呼。”
  
  一丝希望重新燃起。苏念雪立刻道谢,饭也顾不上吃,跑去后勤科软磨硬泡,签了字,拿到了仓库钥匙。
  
  仓库里灰尘弥漫,堆满了报废的桌椅、旧报纸和废弃图纸。她在角落一个破旧的木头书架底下,发现了几捆用牛皮纸捆扎、落满厚厚灰尘的书刊。
  
  她小心翼翼地拖出来,灰尘呛得她直咳嗽。解开绳索,翻看那些纸张泛黄、甚至有些脆裂的书籍和刊物。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技术译本,还有一些更早的英文工程手册,出版日期甚至能追溯到四十年代。
  
  她的心一点点凉下去。难道真要凭空捏造理论依据?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一本薄薄的、没有封皮的英文小册子从一本厚壳书里滑落出来。她捡起来,拍掉灰尘,就着仓库高窗透进来的微弱光线,看清了扉页上的字——《SomeNewFindingsinFluidMechanics&StructuralDynamics》(流体力学与结构动力学的一些新发现),某某大学实验室报告,1968年。
  
  她的心脏猛地一跳!1968年!虽然也不是最新,但比那本72年的手册要晚!她快速翻阅着,手指因为激动有些发抖。果然,在里面,她找到了她需要引用的那个修正系数和公式推导过程!虽然只是实验室报告,并非国际标准,但足以作为强有力的旁证!
  
  如获至宝!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本册子揣进怀里,又把其他的书捆好放回原处。走出仓库时,下午上班的铃声正好响起。
  
  她直接去了陆远征的办公室。他正在看文件。
  
  “陆参谋,我找到了一些支持我设计参数的参考资料。”她将那份小心拂去灰尘的报告递过去,并指出了关键页码。
  
  陆远征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那份全英文的报告,又对比了一下苏念雪图纸上的标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赞赏:“你从哪找到的?”
  
  “资料室仓库的旧书堆里。”苏念雪如实回答。
  
  陆远征抬起头,深深看了她一眼。这份报告的年代和内容显然极具价值,更难得的是她竟然能从故纸堆里把它挖出来。这不仅仅是运气,更需要敏锐的眼光和坚持不懈的寻找。
  
  “很好。”他将报告递还给她,“这份报告可以作为重要参考。把你的论证过程和引用来源,详细补充进报告里。”
  
  “是!”苏念雪松了口气,接过报告,像是握住了无价的珍宝。
  
  看着她离开时明显轻快了许多的背影,陆远征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这个苏念雪,似乎总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下午,苏念雪全心投入工作。有了理论依据,她下笔如有神,论证过程写得条理清晰,数据翔实。
  
  临近下班,王工路过她桌前,似乎无意间瞥了一眼她正在绘制的最终结构图。他脚步顿了一下,扶了扶眼镜,看得比上次仔细了些。
  
  苏念雪察觉到,主动开口:“王工程师,关于这个叶片的根部过渡曲线,我参考了一份68年的国外实验室报告,采用了应力分布更优化的新模型,您看这里……”
  
  她指着图纸,尽量用谦虚请教的口吻解释。
  
  王工凑近看了看,又拿起她放在一旁的那本英文小册子翻了翻,虽然没完全看懂英文,但里面的图表和公式是通用的工程语言。他沉默了片刻,脸上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些。
  
  “嗯……这个思路……倒是有点意思。”他含糊地评价了一句,没再说别的,背着手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但苏念雪看到,他坐下后,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似乎记了点什么。
  
  这是一个微小的进步。苏念雪知道,赢得这些老技术人员的认可,需要时间和实打实的成绩。她不再多想,低头继续工作。
  
  下班时,她把那本宝贵的报告和自己写完的初稿锁进抽屉。走出办公室,夕阳正好。
  
  她看到陆远征和李上校站在办公楼门口说话,似乎刚开完会。李上校看到她,笑着点了点头。陆远征的目光也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
  
  苏念雪回以礼貌的微笑,走向宿舍。
  
  路上,她听到两个女同志在小声议论:“就是她啊?听说挺有本事?”“谁知道呢,看着那么小……不过陆参谋好像挺看重她的……”“……”
  
  流言还在,但似乎风向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
  
  苏念雪深吸一口傍晚微凉的空气。她知道,这只是开始。技术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但她已经抓住了第一块敲门砖。
  
  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把图纸上的设计,变成真正能转起来的机器。那将是更大的考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