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奕涵的电话:古镇的呼唤
第4章 奕涵的电话:古镇的呼唤 (第2/2页)电话那边突然静了。郭海林能听见奕涵的呼吸声,像刚跑了步,带着点颤。过了几秒,她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带着点哭腔:“海林,你是不是想回来?我等这句话很久了!昨天我去奶奶的坟上,给她烧了柱香,说‘奶奶,海林要是能回来就好了,咱们一起做梅干菜,像小时候那样’。你知道吗?奶奶的坟旁边,种着她以前种的桂树,现在桂树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塑料罐,里面装着工业盐。我昨天蹲在那里,摸着桂树的树干,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们摘桂花,放在梅干菜里,说‘这样菜里有桂花香’。可现在,桂树死了,梅干菜也变味了……”
郭海林的眼泪掉了下来。他摸着口袋里的梅干菜罐头,盖子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了,可他还记得奕涵写的时候,笔锋有点抖,像她小时候学写字时的样子。他想起奶奶去世的那天,他正在城里上班,接到奕涵的电话,说奶奶走了,走的时候手里还握着那只竹匾。他赶回去的时候,奶奶已经躺在棺材里,脸上带着笑,像睡着了一样。他摸着奶奶的手,凉得像块石头,却还保持着握竹匾的姿势。
“奕涵,我明天请假回去看看。”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电话那边传来奕涵的哭声,夹杂着风声和远处的狗叫。她哭着说:“海林,我等你,我明天早上去村口接你,给你做梅菜包子,像奶奶以前做的那样。”
郭海林挂了电话,望着窗外的雨。雨丝斜斜飘进来,打湿了桌角的旧照片。他拿起照片,奶奶的笑容还是那么温暖,像小时候那样。他转身打开衣柜,从顶上翻出那只竹匾——那是奶奶去世时,他从古镇带回来的,上面有个裂痕,是小时候他不小心摔的,奶奶用铜丝缠了起来,说“这竹匾陪了我几十年,像老伙计一样,不能丢”。竹匾上落了一层灰,他用袖口擦了擦,露出里面的竹编纹路,像奶奶的皱纹。
他开始收拾行李,把换洗衣服放进背包,再把那只竹匾小心地装进去。他摸着竹匾,仿佛能摸到奶奶的温度。他想起奶奶说的话:“菜要晒到半干,盐要揉到菜里,这样才香。”他想起小时候和奕涵一起跟着奶奶晒菜,奕涵总偷拿半干的芥菜吃,奶奶假装生气,其实偷偷塞给她一根。他想起奶奶做的梅菜扣肉,肉香和菜香混在一起,整个院子都能闻到,他和奕涵吃得满脸都是,奶奶笑着说:“小馋猫,慢点儿,没人跟你们抢。”
他拿起手机,给领导发了条消息:“老板,我明天想请假回去一趟,家里有点事。”发送键按下去的那一刻,他觉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像小时候跟着奶奶晒菜,终于把最后一片芥菜摆好时的那种轻松。
窗外的雨还在下,可他知道,古镇的雨应该已经停了,太阳就要出来了。他想起奶奶说的“雨过天晴,晒菜最好”,想起古镇的青石板路,想起村头的老槐树,想起王大爷的院子里的桂树,想起奕涵的笑容——一切都像小时候那样,从未改变。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梅干菜罐头,盖子上的字迹虽然模糊了,可他知道,里面装的是奕涵的期待,是奶奶的牵挂,是古镇的呼唤。他背起背包,走向门口,门把手上还沾着雨丝,他握住门把手,感觉到一丝温暖,像奶奶的手。
“奶奶,我要回去了。”他轻声说,“回去做梅干菜,像你以前那样,用最好的芥菜,晒三天,揉上盐,装在坛子里,让整个古镇都闻到香味。”
窗外的雨突然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洒下一片银辉。郭海林望着月亮,想起古镇的月亮,总是那么圆,那么亮,像奶奶的眼睛,一直在看着他。他笑了笑,推开门,走进雨里,走向那个属于他的古镇,走向那个属于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