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我受不了了!这已经不是训练了,这是虐待!(三章合一
第293章:我受不了了!这已经不是训练了,这是虐待!(三章合一 (第2/2页)医务兵再次上前处理伤口,更换纱布。
学生们默默吃着补给,几乎一倒下就能立刻睡着。
下午的路程更加艰难。极度疲惫、伤口反复折磨、精神麻木……每一步都是与极限的对抗。
网上开始出现一些不好的声音,质疑这种极限行军会导致不可逆的运动损伤,甚至有人开始人肉苏寒,质疑他的教官资格和心理状态。
但所有这些喧嚣,似乎都被国道上那支沉默前行的队伍隔绝在外。
他们只有一个念头:走回去。
好在,苏寒也不会变态到,让他们连续走两天。
这两百多公里,即便是士兵,也很难一鼓作气走回去。
当然,士兵是负重的,而这些学生,除了模拟枪之外,都没有背其他东西。
可即便这样,他们的速度,也没有比士兵快。
想要走完这段路程,至少也需要48小时。
苏寒让他们连续走了24小时后,也是让他们停下来,靠着路边,睡觉。
302班的32名学生,在苏寒一声“原地休息,睡觉”的命令下。
几乎是在意识模糊的瞬间,便如同被抽掉了所有力气的木偶,直接瘫倒在路旁一片略微干燥的草地上。
没有帐篷,没有睡袋,甚至没有一张防潮垫。
只有身下硌人的碎石、枯草,和身上那套早已被汗水、雨水、血水反复浸透又风干,硬邦邦、冷冰冰的迷彩服。
几乎是倒下后的几秒钟内,沉重而均匀的呼吸声便此起彼伏地响起。
极度的生理和心理透支,让他们瞬间就陷入了深度睡眠。
许多人甚至保持着蜷缩的、互相依靠的姿势,一动不动,仿佛连翻身的力气都已耗尽。
镜头拉近,特写扫过他们沉睡的脸庞。
尘土、干涸的血迹、泪痕交织,让一张张年轻的脸显得狼狈不堪。
眉头即使在睡梦中也无意识地紧蹙着,仿佛仍在承受着行军的痛苦。
包扎着纱布的手肘和膝盖露在外面,纱布边缘渗着淡淡的黄色组织液和暗红。
晚风吹过旷野,带着明显的凉意。
睡梦中的学生们下意识地蜷缩得更紧,寻求着微不足道的温暖。
这一幕,通过媒体采访车的长焦镜头,无比清晰地呈现在所有关注着直播的观众面前。
【就这么睡了?地上这么凉!】
【连个毯子都没有吗?会生病的啊!】
【看他们挤在一起的样子……好心疼……】
【兵王也太狠了吧?休息都不给个像样的地方?】
远远跟随的补给车上,工作人员看得揪心不已。
一名年轻的后勤战士抱着一摞军用毛毯,跳下车,快步就想送过去。
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学生娃,不是铁打的兵,这样睡一夜,非得大病一场不可。
然而,他刚跑出几步,一道挺拔的身影便如同无声的壁垒,挡在了他的面前。
是苏寒。
他的脸隐在暮色中,看不清表情,只有那双眼睛,在渐浓的夜色里亮得惊人,带着冰冷。
“回去。”
小战士一愣,急忙道:“首长,夜里凉,学生们都累坏了,这……这容易感冒!就盖条毯子,不碍事的!”
苏寒的目光越过他,看向远处那堆蜷缩在一起、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的身影,声音没有丝毫波动:
“战争年代,我们的先辈,雪山顶、草地里,哪来的毯子?敌人追击,炮火连天,哪来的安稳觉睡?现在有片干燥的草地,有安全的夜晚,已经是莫大的奢侈。”
他转回目光,盯着小战士:“娇气就是这样惯出来的。这点风寒都受不住,就不配当我苏寒的兵。”
“可是……”小战士还想争辩,觉得这完全不是一回事。
“没有可是。”苏寒打断他,“这是命令。退回你的岗位。”
小战士看着苏寒那冰冷坚决的眼神,又看了看远处瑟瑟发抖的学生,最终咬了咬牙,抱着毛毯,一步三回头地退回了补给车。
脸上写满了不解和心疼。
这一幕,同样被镜头捕捉,同步到了网上。
瞬间,全网哗然!
争议达到了顶峰!
【卧槽!连条毯子都不给?!这还是人吗?!】
【我受不了了!这已经不是训练了,这是虐待!绝对的虐待!】
【我要打电话举报!这兵王心理绝对有问题!】
【孩子们太可怜了……看着他们发抖的样子,我眼泪都下来了……】
【@粤州大学@军区官方你们就不管管吗?!出事了谁负责?!】
反对的声浪前所未有的高涨,几乎要淹没整个网络。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开始顽强地涌现出来。
【都冷静点!虽然看着难受,但你们仔细想想兵王的话!话糙理不糙啊!】
【我是退伍兵,我告诉你们,部队野外拉练,天为被地为床是常事!这才叫锻炼!】
【现在心疼他们,将来真遇到事,谁心疼他们?现在吃点苦,是为了以后少走弯路!】
【兵王是在磨掉他们身上最后一点依赖性和娇气!这才是真正负责的教官!】
【看看他们睡得多沉?说明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极限!这是好事!】
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各种观点激烈碰撞。
而现场,苏寒并没有离开。
他就静静地站在距离学生们休息地点十几米外的一块石头上。
夜风吹起他作训服的衣角,他的身影在愈发深邃的夜色里,显得格外孤独坚定。
他没有坐下,更没有休息。
他就那样站着,警惕的目光不时扫过周围的旷野和沉睡的学生,仿佛一尊永远不会疲倦的守护神。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色越来越深,气温也越来越低。
偶尔有学生因为在冰冷的草地上蜷缩太久,无意识地发出几声模糊的呓语或因为寒冷而轻微的颤抖。
每当这时,苏寒的目光便会立刻扫过去,停留片刻,确认只是无意识的动作后,才缓缓移开。
他的眉头偶尔会几不可察地蹙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冰冷。
补给车和救护车里的人,透过车窗,看着远处那道如同雕塑般站立的身影,再看看草地上瑟瑟发抖的学生,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们忽然有些看不懂这个年轻的兵王了。
说他冷酷无情,他却彻夜不眠地守护在一旁,警惕着任何可能的风险。
说他关心学生,他却连一条毯子都吝于给予,用最苛刻的方式对待他们。
这种极致的矛盾,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
【你们发现没有……兵王一直没睡,他在守着他们!】
【他站了快三个小时了……一动没动……】
【所以……他不是不关心,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
【这种方式我真的无法认同!关心就不能给条毯子吗?】
就在争议愈演愈烈之时,一个认证为【某陆军学院资深教官】的ID发布了一条长微博,迅速被顶上了热搜:
【理性分析‘兵王拒毯’事件:这不是冷酷,这是最高级别的实战教学】
“作为一名带过无数新兵的老兵,我看到网上对苏寒同志的指责,感到十分心痛和遗憾。很多人用普通人的情感和校园的标准去衡量他的行为,这是巨大的误解。”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苏寒同志从未将这些学生当作普通大学生来训练。从他接手302班的那一刻起,他就是用野战部队基本标准来要求他们。这一点,从之前的据枪、低姿匍匐惩罚以及现在的徒步拉练,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说说‘拒毯’。在你们看来是冷酷,但在我们军人看来,这是最基础的‘战场适应性训练’。战场环境不会给你选择舒适的权利?寒冷、潮湿、饥饿、疲惫才是常态。”
“如何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快速恢复体力、保存战斗力,是每个军人的必修课。”
“苏寒同志不是在虐待他们,而是在逼他们激活身体的潜能,学会如何在最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和休息。这种记忆,一旦刻入骨髓,将来在关键时刻是能救命的!”
“最后,说说他的‘守护’。他为什么自己不睡?因为他把自己放在了‘哨兵’的位置上。他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们:即使是在最疲惫、最安全的休整时刻,也绝不能完全放松警惕,必须有人承担起守护的责任。”
“而他,作为指挥官,主动承担了这个最辛苦的角色。这是一种无声的示范,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所以,请不要再用人情冷暖的尺子去丈量一位铁血军人的带兵方式。他给的或许不是温暖的毯子,但他给的,是能在这些学生的未来战场上活下去的资本和信念。这,才是大爱,才是真正的负责!”
这篇长文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网络上许多争吵的声音安静了下来。
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重新审视画面中那道孤独站立的身影和那些在冷风中蜷缩的学生。
【……看哭了。是我狭隘了。】
【谢谢教官的解读!一下子就看懂了兵王的深意!】
【所以兵王是在用自己当榜样,教他们什么是责任和守护……】
【对不起,兵王,我刚才骂得太大声了。】
【虽然还是觉得心疼,但我好像有点理解了……】
舆论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夜色更深,万籁俱寂,只有风声和远处隐约的虫鸣。
…………
抱歉,今天有事更新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