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代言(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67章 代言(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第1/2页)罗伯特·米勒一行人离开陈记伟业大厦后,径直回到了下榻的酒店套房。关上门,那位一直沉默的法务代表终于忍不住开口:“罗伯特,这条件简直是抢劫!
那个陈秉文,他以为自己是谁?
一个来自港岛的小老板,竟敢要求我们全面开放核心渠道?
董事会绝不会同意的!”
米勒松了松领带,瘫坐在沙发上,揉着眉心质问道:“不同意?
那你告诉我怎么办?
可口可乐靠着那个该死的防滑瓶盖,这个季度已经从我们手里抢走了超过3个点的市场份额!
超市和便利店的采购经理每天都在抱怨我们的瓶盖难拧,消费者投诉信像雪片一样飞进总部!”
他猛地坐直身体,盯着法务代表:“你以为我喜欢来这里看那个年轻人的脸色?
但事实是,可口可乐的威胁是眼前的、致命的!
而陈记.呵,”
米勒嗤笑一声,轻蔑的说道,“就算我们对他开放渠道,他的‘脉动’又能怎样?
一款来自东方的功能饮料,虽然口味独特,但品牌认知度几乎为零。
北美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接受度本身就有待观察,更何况是一个亚洲品牌。
即使给它最好的货架位置,短期内销量也绝对无法与我们的核心产品相比。
它的体量太小了,最多是渠道里的一个补充品项,动摇不了我们的根基。”
“而可口可乐,是我们的百年死敌。
一旦被它抓住机会拉开差距,我们再想追上去就难了。
用渠道通道,去换取对抗可口可乐的关键武器,这笔账,总部那帮老家伙会算的。”
说到这里,米勒对助理安排道:“立刻给总部打电话,接通紧急董事会线路。
告诉他们,这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
要么接受陈秉文的条款,拿到专利,立刻止血反击;
要么,就等着看可口可乐继续蚕食我们的市场,到时候,我们失去的远比渠道授权多得多!”
当天下午,距离上午的会谈仅仅过去了四个小时,罗伯特·米勒再次出现在了伟业大厦顶层的会议室。
“陈先生,”米勒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题,“经过与总部紧急磋商,百事可乐原则上接受您的条件。”
陈秉文笑了笑,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
百事可乐方面的反应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对他而言,这场谈判最艰难、最不确定的部分就是迫使百事可乐接受“用核心渠道换取专利授权”这一根本性的战略交换。
一旦对方在原则上低头,承认了这场交易的本质,那么剩余的所有细节条款,都变成了在这个既定框架下的技术性填充。
最大的障碍已然消失,剩下的,无非是往这个框架里填入双方都能接受的数字和文字。
“很好,米勒先生。这表明百事做出了一个着眼于未来的明智决策。”陈秉文笑着说道。
“那么,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具体的合作条款了。”他转向一旁的方文山和顾永贤,示意道:“具体的商务和法律细节,就由我的团队与贵方对接。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参照之前与可口可乐公司达成的专利授权协议框架。”
方文山立刻心领神会,接口道:“米勒先生,基于我司与可口可乐的现有协议,专利授权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笔80万美元的一次性授权费用,以及后续每生产一个使用该专利的瓶盖,支付0.02美分的专利分成费用。
我们希望与百事的合作能遵循同样的标准。”
这个条款被抛出得如此顺畅自然,仿佛是天经地义的行业标准。
陈秉文特意点出“与可口可乐的协议”,正是在微妙地向百事施压:你们的死对头已经接受了这个价格,你们难道要拒绝吗?
罗伯特·米勒听到这个数字,眼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但并没有提出异议。
他知道,在已经接受了最苛刻的战略条件后,在这些相对“次要”的财务条款上纠缠,不仅徒劳,而且会显得百事缺乏格局和效率。
80万美元和每个瓶盖0.02美分,与百事每年因市场份额流失造成的数千万美元损失相比,确实不算什么。
“可以接受。”米勒点了点头,干脆地回应,“我方更关注的是渠道授权的具体范围。”
顾永贤翻开早已准备好的草案:“渠道部分,我方的要求是陈记食品旗下‘脉动’功能饮料及未来双方认可的新产品。
将无条件接入百事可乐在协议区域内所有的销售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餐饮渠道及自动贩卖机网络,并享受与百事旗下同类产品同等的货架位置、促销资源及配送服务。
协议期内,百事不得在功能饮料品类引入与‘脉动’直接竞争的同类型产品。”
顾永贤提出的“无条件接入”和“排他性条款”让百事法务代表的脸色更加难看,但他刚想开口争辩,就被罗伯特·米勒用一个严厉的眼神制止了。
米勒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在这些细节上纠缠已经毫无意义。
核心的战略让步已经做出,此刻再为货架位置和促销资源讨价还价,只会显得百事优柔寡断,拖慢他们拿到专利、反击可口可乐的速度。
“可以。”米勒的干脆利落答应下来,“渠道接入的标准和排他条款,就按你们说的办。
我们希望协议能尽快签署。”
陈秉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用百事最急迫的需求,换取最彻底、最没有模糊地带的条款。
“米勒先生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效率至上。”
陈秉文点点头,对米勒的果决大加赞赏。
很快,陈秉文和罗伯特·米勒分别代表陈记食品和百事可乐,在厚厚的一迭协议文本上签下了名字。
双方握手时,米勒的笑容虽然略显僵硬,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卸下重担的轻松。
无论如何,对抗可口可乐的关键武器,总算拿到了。
签约仪式结束,罗伯特·米勒不再多做停留,立刻带着团队匆匆离开,他要第一时间将这份协议带回总部,并立刻启动新瓶盖的生产线改造,以期最快速度扭转市场劣势。
送走米勒一行人,陈秉文回到办公室,盘算着如何将这份来之不易的协议价值最大化。
他知道,协议只是一纸空文,如何利用好这份协议,才是关键。
“百事的渠道是现成的,货架是黄金的,但光把‘脉动’摆上去,远远不够。”
陈秉文喃喃自语。
一个来自东方的陌生品牌,一款功能饮料新品,若没有强大的市场推力,很容易淹没在北美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海洋里,最终沦为渠道角落里无人问津的滞销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