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31章 入局(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1章 入局(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31章 入局(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 (第1/2页)

观塘食品厂旁边那座仓库,经过紧锣密鼓的改造,已经焕然一新。
  
  外墙刷成了与主厂一致的浅灰色,大门上方挂上了崭新的金属铭牌:“陈记食品研发中心”。
  
  内部空间被分隔成几个功能区:设备区、理化分析实验室、感官评测室等,以及一间摆着长会议桌和一块黑板的项目会议室。
  
  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油漆和清洁剂味道。
  
  此刻,项目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长方形的会议桌两侧坐满了人。
  
  一边是陈秉文、高振海、钟强,观塘厂负责品控的两名骨干,以及四名要跟着周教授学习的技术骨干。
  
  另一边,是以港岛理工学院周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包括他带来的两位博士生和一位有多年食品厂经验的资深工程师。
  
  周教授写在黑板上的“风味稳定性”、“常温保存”、“天然防腐”、“包装兼容性”四个词组,像四座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个人心头。
  
  钟强和观塘厂的技术骨干们眉头紧锁,他们熟悉的是灶台火候、手工熬煮,对“美拉德反应”、“脂质氧化”这些术语感到陌生又敬畏。
  
  高振海则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压力,“瓶装糖水”,文哥描绘的宏伟蓝图,第一步就遇到了硬骨头。
  
  周教授放下粉笔,转身面向众人,语气沉稳,“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解决任何一个都不容易,要同时攻克,难度更是几何级增长。
  
  风味锁不住,再长的保质期也毫无意义。
  
  添加大量化学防腐剂,又违背了陈生‘天然健康’的初衷。
  
  包装材料如果与糖水成分发生反应,或者密封性不佳,一切努力都会白费。”
  
  他看向陈秉文:“陈生,瓶装化这条路,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艰难。
  
  现在项目刚启动,成本投入会很大,失败风险也很高。您是否还要继续?”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秉文身上。
  
  高振海下意识地捏紧了拳头,钟强则屏住了呼吸。
  
  陈秉文的目光缓缓扫过黑板上的难题,脸上非但没有退缩之意,反而燃起了更炽热的火焰。
  
  他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风味稳定性”五个字上。
  
  “当然要继续!”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技术壁垒之所以是壁垒,就在于它难以跨越。
  
  但跨过去了,就是我们陈记的护城河!周教授,您说的困难我都明白。但正因为难,才更有价值!”
  
  他转向自己的团队:“诸位,我们陈记是怎么从深水埗走出来的?
  
  靠改良传统配方,靠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靠流动点开拓市场,靠杨枝甘露打响高端招牌!
  
  哪一步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哪一步没有风险?瓶装化就是我们的下一块高地,必须拿下!”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务实:“周教授,请您牵头,制定详细的攻关计划。
  
  资金不是问题,我单独为瓶装项目设立专项资金。
  
  人员,厂里的技术骨干,包括钟强、阿海,都全力配合您团队。
  
  场地设备,研发中心需要什么,我们立刻添置!”
  
  陈秉文的决心和清晰的指令,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会场内在座的众人。
  
  尤其是钟强和高振海等人,眼中的迷茫被坚定取代。
  
  周教授眼中也闪过赞赏:“好!有陈生这份魄力,我们定当竭尽全力!
  
  攻关方向,我初步考虑分三步走:第一步,风味锁鲜和防止分层是核心基础。
  
  实验室会从天然稳定剂筛选、均质工艺优化等方面同时尝试。
  
  第二步,同步探索天然防腐方案。
  
  高糖环境本身有一定抑菌性,我们可以结合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再筛选天然植物提取物,寻找协同增效方案。
  
  第三步,包装材料选择和灌装工艺。
  
  需要测试不同材质玻璃、马口铁、复合膜与糖水的兼容性、阻隔性、密封性。”
  
  “技术细节你们定。”陈秉文果断授权,“我只看结果。
  
  只有一个要求:天然健康是底线。
  
  化学防腐剂,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绝不多用。
  
  我们瓶装糖水,卖点就是如现制般新鲜美味,不能本末倒置。”
  
  “明白!”周教授郑重点头,“我们会优先攻克物理和生物防腐路径。”
  
  会议结束,研发中心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理工学院学生和观塘厂的技术骨干在周教授指导下,开始了无数次的配方调整、工艺测试、数据记录。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糖水加热后的甜香,以及仪器运转的低鸣。
  
  陈秉文没有过多干预具体实验。
  
  他只需要时不时的过来,不经意间为周教授提供一点研发“灵感”,尽可能的加快实验进度就好了。
  
  与此同时,长沙湾与观塘两厂的生产线开足马力。
  
  传统王牌红豆沙、芝麻糊持续稳定地为工业区流动点供货,支撑着陈记的现金流根基。
  
  而真正搅动市场风云、带来丰厚利润与巨大声浪的,则是那两款港岛首创的高端甜品,椰汁西米露与杨枝甘露。
  
  短短一周,它们在铜锣湾、尖沙咀、中环五家标准店的销售数据,彻底打消了高振海和工人们对价格的疑虑。
  
  尤其是杨枝甘露,以其惊艳的卖相、复杂的口感和“三蚊五”的“天价”,迅速成为追求品质与时尚的白领、年轻女性和游客的打卡首选。
  
  口碑如同病毒般扩散,甚至开始有顾客专程赶来品尝。
  
  标准店的日均营业额被硬生生拔高了近五成!
  
  “文哥,铜锣湾店那边快顶不住了!天天排长龙,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杨枝甘露下午三点前准卖光!”
  
  高振海拿着最新的销售报表,语气兴奋又带着一丝焦急,“尖沙咀和中环店也差不多,很多顾客抱怨来晚了买不到。
  
  我们是不是该在港岛再开几家标准店?”
  
  陈秉文站在办公室那幅巨大的港岛地图前,手指划过旺角、油麻地、湾仔等核心商圈。
  
  新品在高端市场的成功验证了他的战略方向,也暴露了供给的严重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