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好人也会咬人
第128章 好人也会咬人 (第2/2页)他西装领口别着金扣,手指关节捏得发白,像攥着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
她没接话,只是把鼠标轻轻一推,屏幕切换成资金流向明细:“2021年3月,宏远向柳河村合作社转账八十万,备注‘苗木采购’,但同期林业站记录显示,柳河村只采购了八万的树苗。”
会议室里响起抽气声,像漏气的风箱。
马经理的脸涨得通红,额角渗出细汗,在冷光下泛着油光。
“欢迎举报,查实奖励五千。”苏绾的声音像冰锥,刺破沉默,“但我建议,”她扫过人群里几个攥着笔记本的身影——
那是李婶说的,被青藤会威胁却总在财政所门口徘徊的老会计们,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想自保的,现在就可以去纪委。”
肖锋站在会议室后排,看见第三排最边上的张婶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那是赵伯说的,当年和王桂芳一起学算盘的老同事,儿子在县医院当护士,最见不得账目不清。
她指尖微微发颤,像在拨动记忆的算珠。
中午十一点,镇食堂的红烧肉香飘满楼道时,赵伯拎着保温桶敲开了王桂芳办公室的门。
“桂芳啊,你赵婶今早特意炖的藕汤。”老人把保温桶放在她桌上,掀开盖子,热气裹着红枣香扑出来,白雾在镜片上凝成水珠,“你小时候总说,喝了藕汤算盘珠拨得顺。”
王桂芳的眼眶突然红了。
肖锋躲在楼梯间,透过虚掩的门缝看见她伸手去接汤勺,却在碰到把手时缩了回来——
那是青藤会马仔昨天掐她手腕留下的淤青,淡紫色的痕迹像条小蛇,皮肤下隐隐发烫。
“你儿子考研报哪了?”赵伯坐下来,从兜里掏出块桂花糖,是王桂芳小时候最爱的牌子,糖纸在光下泛着旧金的光泽,“我孙子也想考北大,昨天还跟我念叨呢。”
王桂芳的手指轻轻抚过糖纸,指尖传来细微的折痕触感:“清华经管。”
“好啊,清华好。”赵伯笑得眼角的褶子更深了,他起身要走时,突然压低声音:“桂芳,别让你儿子将来为你难堪。”
王桂芳的汤勺“当啷”掉进碗里,热汤溅在手背上,她却没躲。
肖锋看见她抓起桌上的保温杯猛灌了一口,却被烫得直吸气——那是她儿子去年过年送的,杯身刻着“妈妈最棒”,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
下午四点,肖锋的办公室门被敲响时,他正在整理赵伯的旧账本。
纸页泛黄,边缘卷曲,翻动时发出沙沙的轻响,像老屋的梁在叹息。
王桂芳站在门口,手里攥着个银色U盘。
她的西装皱了,头发也乱了,可眼里没了上午的慌乱,反而多了股狠劲——像二十年前那个把算盘珠拨得噼啪响的小姑娘,指尖沾着墨,眼里有火。
“这里面有青藤会每月洗账清单,还有他们威胁我们的录音。”她把U盘放在他桌上,指甲盖因为用力泛着青白,像冻僵的月牙,“我不是叛徒,我是回来做会计的。”
肖锋没说话,只是把赵伯的旧笔记本推过去。
王桂芳翻开,第二页的备用金符号旁,多了行新写的字:“当年那个想把每分钱算明白的会计,我信。”墨迹未干,笔锋坚定。
她的眼泪“啪”地砸在纸页上,晕开一团浅蓝,像一滴迟到二十年的悔。
深夜十点,肖锋的办公室只剩电脑屏幕亮着。
U盘里的文件逐条展开,洗账记录像条毒蛇,从镇财政所蜿蜒到宏远劳务,再钻进几家空壳公司。
当他点开最后一个音频文件时,电脑里突然传出陌生男声:“省里面有人罩着,怕什么?”
“咔嗒”一声,他的钢笔尖在笔记本上戳出个洞,墨点如血。
手机在此时震动,苏绾的名字跳出来:“查到什么了?”
“蛇头在省里。”肖锋盯着电脑里的音频时长,3分17秒,刚好是青藤会高层以为监控死角的时间,“他们没想到,王桂芳留了后手。”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他知道她在翻省厅的干部档案:“那你准备好亮剑了吗?”
肖锋摸出父亲的《孙子兵法》,“用间篇”的页脚卷得更厉害了。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句:“好人也会咬人,但前提是——你要让他们相信,咬下去不会毁掉自己。”
窗外的月亮爬上镇政府顶楼时,他听见楼下传来汽车发动的声音——是王桂芳,她的车后座堆着旧账本,副驾驶放着那盒桂花糖。
清晨六点,肖锋没开灯。
他站在窗前,望着东边刚泛起鱼肚白的天空。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是小吴的消息:“省巡视组今早到县。”
风掀起窗帘,吹得桌上的《孙子兵法》哗哗翻页。
他盯着“用间篇”最后一句:“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
楼下传来清扫工的扫帚声,肖锋摸出西装内袋的地图,“宏远劳务公司”的红圈在晨光里泛着血样的红——有些账,该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