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朝鲜就是一个小明朝
第313章 朝鲜就是一个小明朝 (第1/2页)夜空中的巨大光幕幽光浮动,将万历二十年那场迫在眉睫的东瀛风暴,死死钉在洪武君臣的视野里。猩红的箭头刺穿朝鲜半岛,直指辽东!倭国猴子丰臣秀吉那张狂傲的脸,还残留在光幕边缘。
“朝鲜?”龙椅上的朱元璋,浓眉拧成了疙瘩,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困惑,“咱……册封的国?二百年后?”他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边的起居注官,“洪武二十五年……咱干啥了?”然后马上就回想起来,现在才是洪武十三年......
不仅是他,阶下的徐达、冯胜、蓝玉等一干悍将,乃至文臣班列,都是一脸茫然。
洪武十三年,半岛上那个和大明龃龉不断、屡屡犯边的国家,还叫高丽!怎么一转眼,二百年后,就成了个叫“朝鲜”的软柿子,被倭寇当成跳板了?
光幕仿佛洞悉了他们的疑惑,画面流转,回溯时光:
【洪武二十五年,高丽大将李成桂,于威化岛回军,废黜高丽王,自立为王!】
画面中,高丽王宫一片混乱,披甲执锐的士兵控制宫门,昔日的高丽王冠冕歪斜,被粗暴地拖下王座。李成桂身着王服,在部将簇拥下,目光锐利而冷酷地踏上染血的玉阶。
【翌年,李成桂奉明太祖朱元璋圣旨,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一封盖着大明皇帝宝玺的圣旨被恭敬展开,李成桂(此时已是朝鲜太祖)率领群臣,对着圣旨方向,在新建的汉城王宫前,行三跪九叩大礼,姿态谦卑至极。
“哈!”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发出一声不知是怒是嘲的短促笑声,“好个李成桂!好手段!弑君篡位,转头就捧着咱的圣旨当护身符!拿着咱老朱的金字招牌,去镇他朝鲜的场子!”
他眼中精光闪烁,瞬间看透了这政治把戏的本质,“对内,用咱的圣旨清洗高丽王族余孽,名正言顺!对外,摇着尾巴向咱称臣纳贡,当个乖顺藩属……呵,还顺带把手伸向了东北的女真!这算盘,打得噼啪响!”
光幕画面随着旁白继续推进:
【作为大明最恭顺藩属,朝鲜享二百年承平。然承平日久,武备废弛,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画面一:汉城街头,儒生宽袍大袖,高谈阔论,意气风发,腰悬佩剑者寥寥无几。
画面二:庆尚道某富户庭院。
堂上,一个身着儒衫的年轻公子正摇头晃脑诵读诗书,神态倨傲;
庭院中,另一个穿着简陋武弁服的青年正费力地劈柴,被经过的仆人投以鄙夷的目光。
旁白引用朝鲜宣祖原话:“人有子兄弟,一子能文,则坐于堂上;一子业武,则坐于庭中,如视奴隶!庆尚此风,实坏我武备根基!”
画面三:破败的演武场,杂草丛生。
锈迹斑斑的刀枪胡乱堆在角落,几个面黄肌瘦、穿着破旧号衣的“士兵”正靠着墙根打盹,毫无精气神。
硕大的标语浮现:“升平二百年,民不知兵!”
“废物!”蓝玉抱着胳膊,嗤笑出声,声音洪亮得震得旁边人耳朵嗡嗡响,“兵当到这个份上,连他娘讨饭的叫花子都不如!坐庭中如奴隶?呸!老子要是朝鲜王,先把这群酸腐书生吊起来抽一顿!没刀枪护着,他们的圣贤书顶个屁用!”
光幕无情地揭露着朝鲜军制的彻底崩坏:
【旧制(五卫轮番)瓦解!良民厌战,宁缴‘军布’免役!官府‘放军收布’,将帅中饱私囊,是为‘债帅’!】
画面:一个愁眉苦脸的农夫,将家中仅有的几匹粗布交给趾高气扬的税吏,换来一张盖着模糊官印的免役凭证。
画面:军营门口,本该操练的士兵被军官挥手驱散。
军官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钱袋(里面是收来的布匹折算的银钱),脸上露出贪婪满足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