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禺谷站和盘古堆
第388章 禺谷站和盘古堆 (第2/2页)他继续问道
“监测点数据显示稳定,完全在设计预案的控制范围内,基坑排水系统已经按照预案提前布设完成,随时可以启动大规模降水。”
工程师回答道。
洛珞的目光随即投向正在进行土方作业的核心区域。
“场地平整必须严格按照最终复核的地形模型进行,为下一步基坑开挖提供零误差的工作面,土方调配方案优化了吗?减少场内周转,提升效率。”
他的提问直接切入关键的管理细节。
这问题把赵工都问的一愣,他前前后后做过几十个工程了,经验丰富不说,还绝对可靠。
否则也不可能在试验堆着急建设的这个紧要关头,第一个把他的团队拉上来,自然是值得信任的。
但即便他这样的老资格,前后也跟不少国内顶尖的科研工作者合作过,像洛珞这样的却是头一回见。
原本对于洛珞这个总师突然跑过来视察,他还有些不以为意。
毕竟工程上的事,你一个做总体设计的懂什么,无非就是跑过来意思一下的转一圈,装模作样的关心一下情况就回去了。
但没想到的是,仅仅几个问题,他就发现了这位洛总还真不是一般人。
虽然他不完全清楚即将正式建造的大家伙到底是什么,但总之不会是土木工程相关的东西,所以洛珞这个总师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不是数学家吗,怎么连地质学都有所涉猎?问的问题都如此专业,甚至有些刁钻了。
不过惊讶归惊讶,依旧不影响他回答。
“是,洛总,我们根据实时地形测量数据,动态调整推土路线和装车顺序,最大化减少二次搬运,平整的精度控制在厘米级,确保后续施工的基准稳定。”
赵工立刻回答,对现场细节同样了如指掌,专业素质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一阵夹杂着风沙的劲风吹过,洛珞眯了眯眼,望着东南坡地,突然问道:
“旋挖机为什么停在那片辉长岩露头区?”
“岩体比预估坚硬,正在换装特制钻头。”
赵工话音未落,洛珞已蹲身抓起一把风化岩屑捻搓:
“节理面倾角65°……”
岩屑从修长指间簌簌洒落,洛珞的指尖划过摊开的地质剖面图,在标注“微风化层”的区域画了个圈:
“基坑开挖到这里改用预裂爆破”
赵工这次是真的震惊了,顾不上回答,而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您连岩体爆破动力学参数都……?”
洛珞说的这些他当然不会不懂,而且也是这么规划的。
但他是谁?他在这一行做了多久了,洛珞才多大,又是学数学搞科研的,这未免也太博学了点吧。
“总控台需要知道临界值。”
洛珞抬头任由海风吹开风衣下摆,露出里面印着流形结构图的笔记本边缘,算是解释。
不过看赵工依旧迷茫的眼神就知道了,这个答案显然完全没能回答赵工的疑惑。
毕竟总控需要……这个理由也太强大了吧。
你的意思是这是项目需要,所以你就会了?我还需要钱呢,那是我需要就能赚到的吗?!
见状,不只是赵工沉默不语,一旁指挥棚里测量员们也悄然交换着眼神。
其中有一个看上去职位不低的白帽子,跟同事低语:
“我参与过七个国家级项目,这是第一次遇到能看懂《岩土力学》期刊的总设计师。”
另一边洛珞沿着临时开辟的安全通道向下走去,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工程机械的调度、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以及工人操作的规范性。
“基坑支护的材料备料和施工预案呢?”
他问的是下一阶段的关键。
“钢板桩、锚索等支护材料和设备已提前运抵外围仓库区,根据最终的基坑深度和地质模型优化了支护结构设计,施工队伍和技术交底已全部准备就绪。”
“基坑轮廓线今天已完全放线定位,一旦场地平整结束、最后一次地质安全评估通过,支护作业将第一时间启动。”
赵工跟随在侧,汇报清晰流畅。
他转向赵工,语气沉稳,没有丝毫夸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很好,每一步都要有据可依,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不可动摇的基础,场地处理是基础,你们此刻走的每一步路,最终都会体现到聚变堆运行三十、五十年后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上。”
“质量把控,进度协调,不可有丝毫松懈,基础工程指挥部是项目链条的第一个咬合齿轮,务必精准可靠。”
“是!请洛总放心!”
赵工挺直腰杆,郑重承诺道。
洛珞没有再多说,他沿着规划好的路线继续向前巡查,时而停下脚步,用指关节敲打刚立起的临时支护样板,时而拿起对讲机询问某个关键节点的细节,每一个提问都切中要害。
整个巡查的过程用了三个多小时,当洛珞洛珞踏勘完毕走向军用越野车时,赵工和其他几个工程师,对于洛珞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
黄泽岛的海风卷着碎石从基坑边缘掠过,吴峻转动方向盘碾过碎石路,后视镜里摇晃的探照灯将“基建指挥部”的铁牌染成暖黄色。
车轮压上硬化路面时,车厢里凝固的空气终于流动起来。
“这片海崖比测绘时多剥蚀了两公分。”
洛珞突然出声,指尖在车窗凝结的雾上随意的描画,仿佛在复盘岩层应力分布:
“潮汐力修正参数得重新验算。”
他随即就拿出笔记本,一边念叨着一些修改方案,一边往上面写写画画了。
至于前面担任司机的吴峻,则丝毫不用避讳。
从夸父工程项目成立起,他就跟这位吴中校见过面了,那时候他还是少校。
在后面的这两年时间里,没少帮他协调事物,可靠性绝对是第一梯队的,还要更甚于那些项目里的中层科研学者。
因为最近随着试验堆建立,他的安保等级也跟着又加强了,秦浩一个人跟在他身边,难以照顾周全,尤其是他时不时要半夜甚至凌晨有事。
秦浩也是需要休息的,因此在这边基地的时候,都是吴峻跟在他身边。
“您可真厉害!”
吴峻瞥了眼仪表盘旁的潮汐表,先是由衷的赞叹了一声,随即又补充道:
“施工队三天前加固了东侧护坡。”
虽然他不是那些专业的科研人才,不清楚洛珞具体的厉害之处,也不知道那些参数和复杂的算式都意味着什么。
但他负责的是夸父工程的项目协调工作,跟随在洛珞身边的非科研人员最久的,除了秦浩就是他了。
在此期间他已经不知道见识过多少次类似的场面了,一个个在各自领域做到极致的学术带头人,在见到洛总之后,聊不了多久,立马就是一副惊叹的样子。
然后……就服了。
这种情形他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
“没办法,做总体的就是要什么都会一点才行。”
洛珞轻笑一声说道。
吴峻闻言则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跟着负责过的项目可也不算少了,做总体设计和工程的那些大佬他也没少见,但像洛珞这样,真·什么都会一点的,可从来没见过。
在他看来洛总什么都好,就是太谦虚了。
车载电台恰在此时传来巡逻艇的加密播报,他将频道旋钮转到特定频段,等电流杂音消失后,恰好看到洛珞也收起了笔记本。
“这试验堆……”
吴峻盯着前方蜿蜒的简易公路,后视镜里基地已经彻底看不见影子了,好奇的随口问道:
“是不是也叫‘夸父’?”
洛珞闻言把视线从窗外收回,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夸父逐日’是工程代号,基地和试验堆,各有其名。”
此刻的越野车正驶出环形警戒区,车窗外一闪而过了一个指示牌。
在“军事重地,闲人免进”的下面,是“禺谷站”三个字
“夸父逐日是追日者的誓言。”
他转回头,眼底映着那些在海风中挺立的工程机械:
“脚下这片登陆点,叫禺谷。”
吴峻听到这个词顿时一怔,他之前在巡查的时候倒是看到了这个名字,只是没有深思,此刻听洛珞说起来,突然就觉得似乎带着洪荒的气息。
“《山海经》里,禺谷是日落之地,亦是夸父追到太阳的地方,夸父在此饮干黄河。”
洛珞的声音沉静而辽远,像在述说一个早已注定的预言:
“而我们……同样在追赶太阳,追到了这里。”
“至于这首个试验堆……以巨神之名熔铸人造太阳,重演天地初开的能量爆发,象征人类能源史的新纪元。”
洛珞转过头,窗外海天相接处,太阳正有落下海岸线,一线金红霞光刺破浓云,落在他深邃的眼底,映出微小却炽烈的火苗:
“它是劈开混沌的斧,为人类斩出一条新的能源之路,因此我给它取名为——”
他缓缓吐出三个字,重如千钧:
“盘古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