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暖石和初纹
第430章 暖石和初纹 (第1/2页)连绵的阴雨终于在第三日清晨彻底收住了势头。铅灰色的厚重云层被强劲的山风撕扯、驱散,久违的清澈阳光如同金色的瀑布,毫无保留地倾泻在湿漉漉的山谷中。石屋前泥泞的地面蒸腾起缕缕白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草木和被雨水洗刷过的清新气息。连被困在屋内的族人们,脸上都多了几分鲜活气色。
石屋内,拥挤依旧,但秩序井然。阿璃带领的“缝衣队”占据了火塘东侧,缝制冬衣的“生产线”更加熟练,几件半成品的皮坎肩、护腿已经初见雏形。萌宝穿着那件松鼠兔皮拼的小袄,被凌玥抱在怀里,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大人们忙碌,时不时伸出小手去够凌玥垂下的发辫,发出咿呀的笑声。角落处,凌渊昨夜放置的几块试验肉片也被收起。他仔细检查过:那片撒了黄色伴生矿粉(硫磺)的霉变肉,霉斑几乎没有扩大,而没处理的已腐败不堪;好肉撒粉的也无异样。这结果让他心头稍定,至少这“臭石头”在防腐驱虫上确实有大用。他小心地将剩余的伴生矿粉用小块皮子包好收起,标记清楚。
但凌渊此刻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另一项更为迫切的工程吸引——火炕(他称之为“暖床”或“地龙”)。
趁着难得的晴天,他立刻行动起来。地点就选在石屋内侧、靠近北面石壁、离主火塘约五步远的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这里避开了主要活动区域,石壁厚实,也方便引烟。
“凌骁,阿璃,凌睿,过来帮忙!”凌渊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跃跃欲试。他早已用烧过的木炭在选定的地面上画好了大致的轮廓和通道走向。
火炕/地龙构建:
地基与烟道:深挖地基,凌渊指挥凌骁和凌睿,用石镐和骨铲,沿着炭笔线向下挖掘。深度约两丈(约40厘米),确保底部平整。
铺设底层石板:挑选相对平整、厚实的石板,紧密地铺在挖好的地基底部,作为炕体的“底板”。缝隙用之前修补山洞剩下的混合泥料填塞抹平。
主烟道构建:在“底板”中部偏火塘一侧,用稍小的石块和泥料垒砌一条内部中空的通道,作为主烟道。通道截面呈拱形,宽度约一丈,高度约半丈。通道从靠近火塘的一端(进烟口)开始,向另一端(预设的排烟口)延伸,并保持微小的向上坡度(确保烟气流动)。
分烟道与炕面支撑,分烟道(龙骨架):在主烟道上方和两侧,用更细长的石条或劈开的硬木(临时替代,后续需更换耐烧石条),以类似“肋骨”的方式,间隔一掌左右,横向架设在主烟道上方和两侧预留的石墩或泥垛上。这些横向的“肋条”与主烟道垂直,形成分烟道,目的是让主烟道的热气能更均匀地扩散到整个炕面下方空间。这一步最为关键,凌渊亲自调整每一根“肋条”的间距和水平。
铺设炕面石板:在“肋条”构成的骨架上,紧密铺设一层相对平整、厚度均匀的石板,作为最终的炕面,石板之间的缝隙同样用混合泥料仔细填塞、抹平,力求密封。炕面高度略高于屋内地面。
连接火塘与排烟,进烟口:在靠近主火塘的炕体一端,开一个方口,用泥料和石块垒砌一条短而密封的倾斜通道,将主火塘的烟道(或直接在火塘侧壁开孔)与火炕主烟道的进烟口连接起来。
排烟口与烟囱:在炕体的另一端(远离火塘),预留排烟口。凌渊指挥凌睿在石屋北墙上凿开一个小洞,然后用泥料和石块在屋外垒砌一个简易的、向上延伸约半人高的小烟囱。烟囱底部与炕体排烟口密封连接,顶部开口。
密封与测试:整个炕体结构的所有缝隙,尤其是石板接缝、进排烟口连接处,都用混合泥料反复涂抹、夯实,确保密封,防止漏烟。
在炕面上暂时铺上一层厚厚的干草作为隔热测试层(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石板)。
整个过程在凌渊的指挥和全家人的通力合作下,从清晨忙到日头西斜。当最后一块缝隙被泥料抹平时,所有人都累得够呛,但看着这由石头和泥巴构筑而成的奇特“床”,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点火”凌渊沉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凌骁小心地在主火塘里添加了干燥易燃的松枝和木柴,将火烧旺。橘红色的火焰跳跃着,热量随着烟气升腾。凌渊蹲在炕体的进烟口附近,凌骁则跑到屋外观察烟囱。
起初,只有少量烟气从新砌的烟囱口袅袅升起,炕体毫无动静。
“族长,烟囱在冒烟了”屋外传来凌睿的喊声。
“好,保持火势”凌渊紧盯着进烟口连接的缝隙,确认没有漏烟回灌到屋内。他用手小心地感受着炕体边缘石壁的温度——微温。
随着火塘持续燃烧,热量源源不断地被导入炕体的主烟道。渐渐地,神奇的变化发生了。
凌渊贴在炕面边缘石板上的手掌,清晰地感觉到一股稳定的、持续上升的热力透过石板传来,那热度并非灼烫,而是温厚、均匀,如同大地深处蕴藏的暖流被唤醒。
“热了,真的热了”阿璃惊喜地低呼,她也伸手摸了摸炕沿。
凌玥抱着萌宝靠近,小家伙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不同寻常的温暖,好奇地伸出小手想去摸那铺着干草的石板面。
“别急,再等等。”凌渊按住女儿的手,眼神却亮得惊人。成功了,热能真的被引导到了石板之下。
核心刻画:简易热能聚集阵纹(首次结合工程与古纹)
炕体成功升温,凌渊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看着这耗费了全家一天心血的石炕,一个更大胆、更近乎“妄想”的念头,如同野草般在他脑海中疯长。
他想起了石屋墙壁上那些古老、神秘、连鹿婆婆都无法完全解读的“古纹”。那些纹路并非装饰,在部族口耳相传的模糊传说中,它们似乎蕴含着沟通天地、引聚力量的奇异作用。只是漫长岁月过去,早已无人能真正激活或理解它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