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皇帝见时安
第183章 皇帝见时安 (第1/2页)躺在床榻上,宋时安抬起手,看着手心。
昨日晚上那一幕,还在脑海中回溯。
在这个跟从来没有见过的女孩第一次相遇就要左爱的时代(指入洞房),竟然还能够体会到恋爱的感觉。
他也没有想到,那个心月竟然因为觉得伤了自己的心,想要道歉,所以就用牵他的手来弥补。
那可是杀手,是死士,是有血海深仇的复仇者,还这么的依依妖妖。
宋时安本来觉得,她会直说,让自己不要等她——咱俩某以后。
可她也不想把话给说死……
想钓我是吧?
不,倒没有那么过分。
她只是既要,又要。
既要让她自己心无杂念的复仇,又不想拒绝生命中这一劫烂桃花。
其实无所谓。
宋时安还没有性压抑到这种程度,心月是一个不与其余人联姻的理由。
前一世的宋时安,一直到二十七八都没有谈过恋爱。
一个想要进步的人,眼里是没女人的。
况且宋氏不与其它家族联姻,自己不找世家女结合生孩子,皇帝也会稍微放松警惕,不至于太过于担忧宋氏坐大。
就在这时,门被敲响。
听这节奏宋时安便知道是宋策,于是随口对芸儿说道:“是景明。”
芸儿连忙开门,对宋策行了个女子礼后,便先退下。
宋策走过来,说道:“尚书台来人了,咱爹正式被任命为尚书仆射了。”
“还挺快的。”
按道理来说,这个流程还得走一会儿。看样子,是想让这一次的官员任免,老爹就能直接参与。
“来的人是尚书郎中于修。”宋策说道,“据他说,尚书令欧阳大人仍然身体抱恙,卧病在家。”
“之前早朝就病了,现在还病着……”宋时安稍加思索后,判断道,“他这病,怕是要好久了。”
“是何意思?”宋策不解。
“天下的重要官员任免,都需要皇帝亲自决定。但是,擢升,举荐,调职,撤免,可全都需要尚书台给出意见。”
古代皇帝的确可以做到一言堂,可是精力呢?
大虞数百个县,一位任职了五年的县令,提拔到六品,皇帝也能关注到吗?
尚书台可以用正常的官员升迁,将其放于推荐晋升的名单之中。
像宋时安这种名人,肯定埋没不了,因为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
可是,一个没有名气的人呢?
尚书台随便都能够找出点由头把他小抬一下,皇帝也会想都不想就让太监盖章。
所以说这个衙门,非常重要。
自古以来的‘组织部’都是实权最盛的机构。
“兄长的意思是,尚书令是故意称病,然后实权暂且落到父亲的头上,以便于实施‘屯田’之策时,官员的重新调整?”宋策明白了。
“尚书令估计是和皇帝商量好了,先让出位置来。”宋时安继续推断道,“这倒也能够理解,欧阳轲不是屯田派的,也不想被牵扯到里面。”
尚书令这个职责的确是位高权重,但也很敏感。
你举荐提拔了那么多人,万一其中有一个大奸臣,甚至卖国贼,你要不要负责任?
所以必须特别斟酌,反复考察。
可如若让他纠结衡量,那这流程每一个都要走几个月,我还用不用人了?
我改革,那是要往上爬。
欧阳轲都到顶了,他还爬什么。
“可是,如若用的是太多熟络的人,会不会有结党营私,搞山头的嫌疑?”宋策问。
“我们盛安是平原,没有山头。”
毫不客气的,宋时安直接就教育道:“一个人如果不熟悉,怎么用?如果跟我们不是一条心,怎么用?不要纠结于是否结党营私了,唯一想的是,把事情做成。”
当别人怀疑你搞山头主义的时候,你就已经被盯上了。
当你自己都觉得是在搞山头主义,那就相当于认罪了。
就像是昨日自己和吴王说的那样,哭。
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想替皇帝搞粮食,把他的大粮仓都撑爆,流出白花花的大米。
“我明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
宋策领悟了。
宋时安也是多亏宋靖那天的一席话,才让自己心如明镜。
不要觉得自己弄权逐利,你其实根本就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把事情做成,为此愿意献上一切,包括心脏。
啊啊啊啊宝宝你是一个……名臣!
“刚才尚书台来人还通知了,明日下午,我们俩去尚书台参与面述。”宋策说道。
“咦,下午?”宋时安好奇道,“一般来说,不都是一大早就去吗?是只有我们两个,还是所有人?”
“其余人上午,我们俩下午。”宋策说道。
“哦,那八成是避嫌。”宋时安反应过来了,“咱爹在那里,肯定不是由他来对我们面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