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吴王,是宋时安教你的吗?
第182章 吴王,是宋时安教你的吗? (第1/2页)“陈宝,去送吴王。”
“是。”
吴王行礼退下后,皇帝让太监将吴王送出宫殿。
而后,看向一旁刚才送吴王来的太监。
他,是全程都在琼林宴的。
“宋时安没有私下与吴王交谈过吗?”皇帝问。
虽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太监的权力来自于皇帝。那些权势的皇帝,自然拥有绝对忠诚,不含一点儿私心的太监。
他回答道:“宴会上,吴王殿下和宋时安没有交谈的机会。过后,殿下亲自出殿相送众进士,宋时安下轿行了一礼,便在殿下的关心下离去。没有正面的交谈,但是……”
“嗯。”
皇帝在他犹豫的时候,便已然知晓一切。
一句话也能是暗示。
甚至一个字都行。
很有可能就是宋时安教的。
而就算是教的,也无所谓,作为麾下谋士,有这种职责,总不能捂着嘴不让人说话。
问题的关键是,吴王怎么回答?
他的回答,才决定能否过关。
“下去吧。”
皇帝让那位监视的太监离去。
“是,陛下。”
他走后,过了一会儿陈宝便踩着轻盈的步子,弓着腰而来,到了皇帝的面前。
“今日的琼林宴,你觉得两位皇子做的如何?”皇帝问。
“陛下,奴婢不敢妄议两位殿下……”陈宝先迭甲。
“直接说,抛开刚才吴王承认的错误之外。”皇帝道。
“两位殿下,都称职尽责了。”陈宝回答道。
倘若是要说车轱辘话,不会用词性这么准确的形容。
皇帝也觉得如此:“嗯,尚可。”
除开那件事情,皇家的颜面是没有受到抹黑的。
两个人的确是不合,天下人都知道。
而两个人一起主持琼林宴,期间没有矛盾,没有明面上争夺人才,没有网罗群党,这就可以了。
皇帝很清楚,他们是容不下彼此的。
太子之争,素来如此,肯定会你死我活。
甚至说,倘若没有将事情妥善解决,等到自己死后,两个人之中必定要死一个。
但一码归一码,天下人需要一个稳定的时局。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要是没有强大的信心,姬渊就能够用黄金,来摧毁大虞百姓的信心了。
“尚书台和盛安令的职务,都交接的如何了?”皇帝问。
陈宝答道:“回陛下,已经与宋靖,叶长清,还有原尚书仆射刘正私下都有过沟通。盛安令和尚书台,还有大理寺的一些重要官员,也都基本知晓。”
“明日就公示。”皇帝道。
“是。”
“后日,于尚书台对众进士进行面述。”皇帝道,“欧阳轲正好告病,就让宋靖亲自主持。”
“是。”陈宝稍微有些不解的询问道,“宋时安和宋策也是由宋靖所面述吗?是否,需要避嫌?”
“欧阳轲告病,宋靖避嫌。”皇帝道,“余下的,还有正四品以上的吗?”
“回陛下,从四品的部曹尚书有几位。唯一的正四品,那就是尚书郎中,于修。”陈宝回答说。
“欧阳轲的爱徒,是吧?”
“是,陛下。”
堂堂朝廷要员的任免,让一个大秘书来,这肯定是不合规矩的。
宋策这个铁定七品那没事,可宋时安打底正五品起步,于修如何去面对?
“陈宝,你知道朕为何不想见宋时安吗?”
忽然的,皇帝问道。
“陛下,奴婢不知。”陈宝回答道。
“因为朕最近,又梦到应梦逆臣了。”
皇帝这句话,让陈宝感到不寒而栗。而接下来的一句,更是如恐怖故事般骇人:“而且在梦中,他的长相愈发清晰。”
“……”陈宝哆嗦起来,有些紧张的问道,“那陛下是否要让画师,将其画出来呢?”
找到就给杀了!
不对,既然都有长相,为何不直接找宋时安确认?
是就杀,不是就皆大欢喜。
也就是说,皇帝现在一点儿都不想杀宋时安。
他甚至还担心,梦中之人真的与宋时安撞脸。
“他是否是应梦逆臣已经不重要了。”皇帝看着陈宝,“重要的是,朕想亲自看看他,有何本事。”
………
吴王坐在马车上,整个人都是木的。
面目呆滞,一言不发。
而脑海中,全部是那一幕——
“这些话,是宋时安教你说的吗?”
皇帝他直接就问出来了。
他当场就被吓得身体一紧,头脑发热。
好在的是,那时他正在匍匐叩拜,没有将这慌乱不安示人。
脑子则是在一瞬间,头脑风暴了。
这里宋时安没有教过啊!
要说吗?
如若不承认,那就是欺君。
自己临别时跟宋时安道别,这肯定是被太监看到了,至于是否传递‘小话’这事,虽没有实锤,可谁都会往那方面想。
要欺君吗?
还是说,承认一部分是教的,但余下是真诚的。
但在抬首的那一瞬间,他又想到。
我认错的时候,说的是因为想替父解忧所以做错了事。
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僭越了。
可要说这是宋时安教的,那自己的认错,自己的眼泪,可就一点儿都不实诚了。
这也是欺君,且更重!
“父皇,宋时安没有教过我说这些话。”
看着陛下,吴王做出诚恳道:“是宴会上他替儿臣解围时,儿臣自己意识到做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