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章 配方之秘,黑市寻踪
第一卷 第12章 配方之秘,黑市寻踪 (第2/2页)那台小电风扇,不仅扇叶被校正,内部轴承也用他现有的最好润滑油仔细保养过,启动平稳,风力强劲,噪音却比同类产品小得多。
这几样东西,在这个娱乐和降温手段都极其匮乏的年代,绝对算得上是紧俏货、稀罕物。拿到黑市去,应该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这天傍晚,铺子快要打烊的时候,李向前找到王德发,编了个理由说晚上家里有点事,需要早点回去。
王德发如今对李向前是百分百信任,也没多问,只是叮嘱他路上小心。
告别了王师傅,李向前回到自己的小屋,小心翼翼地将修复好的两台收音机和那台小电风扇用布包好,揣进一个大布袋里。
确认天色完全暗下来后,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忐忑,朝着记忆中那个隐蔽的黑市方向走去。
夜幕是最好的掩护。穿过几条昏暗的小巷,绕过几处堆满垃圾的角落。
这里比白天他来时更加“热闹”,也更加诡秘。
借着远处路灯透过来的一点微弱光线,可以看到地上铺着各式各样的“摊位”,从粮票、布票、工业券,到手表、自行车零件、的确良布料,甚至还有一些明显是“舶来品”的罐头、香烟和叫不出名字的“洋玩意儿”。
交易双方都尽可能地压低声音,动作迅速,仿佛生怕被什么人盯上。
李向前没有急着找地方,而是先在边缘地带观察了一会儿,熟悉着这里的氛围和“规矩”。
他看到有人因为价格谈不拢而低声争吵,也看到有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后迅速消失在黑暗中。
感觉差不多了,他在一个相对僻静,但又不至于完全无人问津的角落停下。这里靠近一个废弃的墙垛,万一有什么不对劲,也算有个遮挡。
他将布袋打开,小心地把两台油光水滑、品相看起来相当不错的收音机和那台小巧玲珑的电风扇摆了出来。
东西刚摆好没多久,立刻就吸引了几个游荡的身影凑过来。
“嘿,哥们儿,这收音机……好的?”一个瘦高个压低声音问道,眼睛在收音机上滴溜溜地转。
“刚修好的,保证好用。”李向前言简意赅,打开其中一台收音机的开关。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后,清晰的广播声流淌出来,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他又打开另一台,同样效果出色。
“哟,这声音真地道!”旁边有人啧啧称奇。
“风扇呢?转转看?”又有人指着电风扇问。
李向前插上不知从哪儿临时接出来的电源线,按下开关。
风扇立刻平稳地转动起来,送出一股强劲而柔和的风,关键是噪音很小,只有轻微的嗡嗡声。
这下,围观的人更多了,眼神里都透着渴望。
这年头,收音机和电风扇可都是稀罕的“大件儿”,能拥有一台,绝对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这个……怎么卖?”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价了。
李向前伸出手指,报了一个在他看来相对公道,但在此刻此地绝对算得上高价的数字。
果然,价格一出,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小小的吸气声,有几个人摇摇头就散开了。
但也有真心想要的人开始讨价还价。李向前沉着应对,不急不躁,详细介绍着自己修复后这些电器的优越性能,强调其耐用性和效果,寸步不让。
他知道,黑市交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但自己的东西值这个价。
就在他和一位看起来颇有诚意的中年人快要谈妥价格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插了进来。
“等等!”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干部服,但气质却显得有些流气,贼眉鼠眼的瘦小男人不知何时挤了进来。
他背着手,像模像样地绕着李向前的“摊位”转了一圈。
“小同志,面生得很啊?”男人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语气带着一股审视和不容置疑的味道,“这些东西……哪儿来的啊?看着可不像你这个年纪能捣鼓出来的。”
李向前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看这人的穿着打扮和说话的派头,不像是普通的买家,倒像是这黑市里不成文的“管理人员”,或者是替某个势力“看场子”的地头蛇。
“自己修着玩的。”李向前不动声色地回答,语气尽量显得平和。
“修着玩?”男人嗤笑一声,眼睛眯了起来,贪婪的光芒一闪而过,“玩得挺大啊,这可都是紧俏货。我说小同志,在这儿摆摊,懂不懂规矩啊?是不是该跟哥哥我……打声招呼?”
男人的话语里,威胁的意味已经毫不掩饰。
他那双小眼睛,在李向前和那几件电器上来回逡巡,暗示着要么“抽成”,要么就准备低价强买,甚至可能直接明抢。
李向前的心沉了下去。
黑市的水,果然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这突然冒出来的地头蛇,显然是盯上他这块“肥肉”了。
他是该选择破财消灾,满足对方的胃口,保住剩下的东西和自身的安全?还是……另有对策?可在这人生地不熟、危机四伏的黑市里,他一个半大少年,又能有什么对策?
揣在怀里的布袋,仿佛也变得沉重起来。这次黑市之行,还能顺利为他的润滑脂计划,筹集到那笔至关重要的启动资金吗?还是说,他会连人带货,都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