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何人不通袁?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何人不通袁? (第2/2页)并发书请齐王率精锐猛攻曹操,以证明袁吕联盟的决心。
如此,登才有几分把握,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汉王退兵。
即便如此,将军也要早做准备,以免和谈被拒,徐州难保。”
高顺听得连连点头!
对了,这就对了!
想要那位汉王退兵,一点代价都不付出又怎么可能?
眼下哪怕割让几个郡,只要能保住齐国,就是万幸。
这样有割地赔款的利益在前,鹬蚌相争为曹操所趁的害处在后,再加上吕将军又双叒叕反复,倒戈曹营的袁吕联盟大义。
想来即便是汉王,也会被陈先生的道理说服,就此退兵的吧?
念及至此,高顺朝陈登深深一拜。
“此去汉营,生死难料,先生大义!
幸而此番有先生出谋划策,否则徐州危矣。
待齐王归来,顺必为先生请功。”
陈登连连摆手,“齐王临行托登以大事,今不过尽力而为。
此去成败难料,一旦事败,便唯有靠高将军殊死守城了。”
高顺握着陈登之手,久久不放。
“我送先生!”
待离开了议事大殿,回到陈府收拾行头,陈登沐浴更衣以出迎汉王。
府中,待他出行之时,陈珪杵着拐杖拦在他面前,早等着他了。
陈登入拜,“父亲。”
陈珪深深打量着他,眸光意味深长,“决定好了?”
陈登迎着他的目光,微微颔首。
“营图反正,以效天下正朔!
吕布反复之贼,曹操窃国之患。
今天下苦诸侯久已,非汉王无以救苍生。”
陈珪眸光幽幽,问之曰:
“为父听说你与刘备,私交甚笃,他亦引你为知己”
没等陈珪继续说下去,陈登便出言打断。
“玄德公,好似这乱世污浊之中,燃起的一缕理想高洁之火,让我等蝇营狗苟之人,见之形秽,如何能不心向往之?
然而大汉天下,这一捧自太祖高皇帝斩白蛇起,就炽热燃烧的明阳之火,早在这幽幽四百载间,被我等世家倾江倒海的浩荡之水,淹没将熄。
世家代汉已是大势,举目九州,自北从南,非袁汉则袁魏。
天下世家尽为袁氏家臣,九州四海已是袁家玩妾。
此天河之水,浩浩汤汤,乃是吾等世家,绵延四百载积蓄之蒙荫,如此大势,又岂是一缕初升微光可逆?”
陈登摇头而叹,“日后之九州,当为世家治天下,执此天命者,方为社稷主。
此天命也,汉不可改,曹操难违,刘备亦不能。
我陈家所能选择的,无非也就是南汉北魏之间,而随着汉王此番引兵东向,大军压境,已是连选择的机会,都没给我们留下。
这是大势所趋,与我同玄德公的私交无关,倒是此行投汉反正,也是时候让那位自以为是的齐王,也尝尝遭人背叛,而失基业立足的滋味。
如此,也算不负我与玄德公相惜之情。”
对陈登的回答,陈珪眼神欣慰,十分满意的让开了道路。
“如此,你便去吧。
为父再没有什么能为你感到担忧的了。”
陈登礼毕,出陈府往城门而去。
及至城门处,高顺已焦急等待,见他过来,忙告之曰:
“汉军已至城外十里,一切便托付先生了,再晚只怕汉军将攻城矣。”
见高顺又朝自己拱手行礼,陈登亦回礼。
二人礼毕,高顺道一声:“保重”,陈登回一句:“放心”。
遂带十数骑出城,往说汉王。
汉军营帐。
众皆商议破城之策,忽闻听士卒来报,陈登出使来访,求见汉王。
庞统闻之,冷笑谏之曰:
“此必惧我军威,来说和也!
无非割地赔款,鹬蚌相争之语,假借曹操威胁,欲求老师放徐州一马耳。
不过黔驴技穷。
今我大军已至,徐州予取予求,何需割地赔款,老师可自取之。
至于其自以为的鹬蚌相争,以及曹操威胁,显然是还不知道老师在轘辕关的布置,真以为我们是因义子被刺一事,怒而兴兵。
目下正可利用,虚以委蛇,同他假意言和。
届时趁其不备,骤然攻城,则大事可期,大业可成。”
此番诸葛亮等人留在寿春帮阎象继续推行新制,袁术带来此间的随军谋士,正是庞统、鲁肃、贾诩、周瑜四人。
既有庞统出言,其他三人皆非在汉王面前争强好胜之人,故也没有人反驳他。
毕竟庞统所言,正是众人所想。
因为他们这回是在轘辕关外,布置了未来吕布会刺汉王义子,倒戈反复的局。
眼下则是在事情发生之前,他们提前以此为名,攻伐齐国。
因为这个倒果为因的情报差与时间差在,无论是曹操还是吕布,想要反应过来救援徐州根本就不可能。
特别是小沛打的太快了,汉王一封书信之下,一日间就破了这座徐州门户,随即便是长驱直入,直抵徐州治所下邳。
几乎是跑图圈地的速度,因此这个时间点,吕布都还在赶往轘辕关的路上呢。
一切尚在未发生之时,谁又能赶在结果到来之前,察觉徐州有变,赶来支援呢?
可以说只要速度快,说不定北边吕布被坑的消息,会和南边徐州丢失的消息,两方信使互相交错而过,同时送达双方的手里。
因而,在北方吕布情报还没送回来的情况下,徐州方面会以为吕布已经刺杀了汉王义子,和汉军闹翻,是以正和曹操缔结了联盟,已经引兵回援。
在这个误判之下,面对汉军绝对的兵力压制,会心存幻想,黔驴技穷的想出这招和谈保命,以待吕布驰援,也是情有可原。
然而和众谋士的猜测截然不同,当袁术听闻来的使臣姓陈名登字元龙后,遂笑谓庞统曰:
“此天助我也,大事已定!
三军养精蓄锐,今夜随朕破城。”
庞统:“.”
不是吧,好熟悉的感觉。
之前听说敌军里有个主事之人名魏续,您就信誓旦旦,天助我也。
事后,一夜破小沛,这个魏续,果然通袁。
这会您又听说来个了陈登,又是信誓旦旦,大事已定。
不会吧?不会吧!
这一刻连庞统都感觉有些悚然了。
老师,您给咱们交个实底。
这天下还有何人不通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