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窑址就在这下面
第231章 窑址就在这下面 (第2/2页)台塬就如石梯,逐级而上。山顶之上,稀稀落落的座落着几座民房。
“老窑头原本属乡宁县西坡镇,当时山地多,林地也多,所以人不少,差不多有五六百户。上世纪七十年代并入河津后,村里不停的开煤矿,地一年比一年少,人也一年比一年少。
去年统计,全村就剩二十来户,基本都是老人,常驻人口不足五十人……”
许副局长仔细的介绍,林思成举目眺望。
山确实多,眼能所及,除了山还是山。
矿也不少,车流如龙,烟尘弥漫。大好的晴天,眼睛里像是罩了一层毛玻璃。
山下面,古河道的岸台上,残留着两座缸瓦窑遗址。
大致看了看,车队下了山,开到窑址旁边。
都是土木结构,一座相对完好,窑棚,窑顶都在。另一座外部坍塌,勉强能看出轮廓。
高章义招呼了一声,领着队员带着仪器走了过去。
“田所,高队,注意安全!”
“放心!”
交待了一句,林思成沿着古河道转了起来。
这一转,就是十几天。
田杰和高章义也探了十几天。
……
前两天,给两座土窑做了简单防护,然后开始探。连着半个月,结果就找到了几块破瓷缸和一些烂瓦罐。
除此外,再什么都没有。
地方就这么大,也没必要往深里探。结果就只有两个:要么不在这里,要么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瓷窑。
刘明和许承严站在坡顶上,看着在窑外面转悠的考古队。
“刘馆长,他们在干什么?”
“说是在找黑瓷片!”
“窑里都找不到,窑外就能找到?”许承严一脸古怪,“再说了,他们找的不是细白瓷窑吗?”
刘明也有些想不通。总感觉这些人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这儿的瓷土杂质多,颜色深,烧黑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我记得,没有哪本史志中有过记载?”
许承严点点头:“确实没有!”
没记载,就说明没烧过,也不管是白瓷还是黑瓷。
那这些人不是瞎逑折腾?
两人又举起望远镜,往远处看了看。
差不多两公里,古河道的东岸台上,林思成围着几个坑转来转去。
之前应该是几个池塘,怎么形成的不知道,但已经干涸了好多年,坑底长满荒草。
来回趟了几遍,他拿着扎钎往下刺,刺了好一阵,提出来看了看土层。
琢磨了一阵,林思成又上了岸,往周边打量。
“他又在找什么?”
“不知道!”
正狐疑着,许承严的对讲机响了一下:“许局长许局长,请教一下,民国的时候,这儿是不是开过煤矿?”
何止是民国?
明末的时候,老窑头这一带就开始采煤了,一直延续到现在。
“是的林老师!”
“能不能查到相关资料?”
这个怎么查?
许承严眉头一皱,刚要说话,刘明摆了摆手,要过了对讲机:
“林老师,之前的资料可能不好查,但1930年以后,应该是傅作议的三十五军……说准确点:是傅作议和董奇武合开……”
咦,傅作议不就是运城人?
董奇武更近,河津县固镇人,老家离这儿就十几公里……
林思成精神一振:“刘馆长,还要请教一下:民国时期,老窑头是不是发生过矿难,比如坍陷什么的?”
不是……你找窑就找窑,问什么矿难不矿难干什么?
“这个还真不知道……”
刚回了半句,刘明愣了一下:林思成是不是怀疑,瓷窑就埋在那几个大坑底下?
果不然!
对讲机里又响起林思成的声音:“田所,高队,你们来我这儿,我有点发现……”
考古队就地一停,几拨人上了皮卡,然后扬着土龙,开了过去。
王齐志和商妍也出了房车,开着大切追了上去。
人刚一到,林思成往前一递:“这是我刚钎出来的,都看看!”
钎管中空,钻下去再提上来,钎管里会灌满土。看土质分层,就可以推断出这地方有没有过人类活动。
一群人围成了一圈,瞅了一眼,然后齐齐的一怔愣:
钎了差不多一米深,最上面基本全是粉砂质的细土,砾石不多,颗粒也不大。
都是行家,一眼就可以断定:这是经山洪、风吹等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天然堆积土层,有个专业名词:间歇层。
不厚,约摸三十公分。
然后往下,土色明显变深,土质更硬。
这一层称为心土层:大致就是人类经常活动的熟土层,也就是表土层之下的那一层。
再再往下,到第三层,竟然出现了烧过的煤渣,和草木灰?
一群人面面相觑,跟见了鬼一样?
这是什么,表土层?
不怪他们奇怪:正常的土层结构,最上面当然是人类活动最濒繁的熟土层,又叫表土层。也必然会有人类留存的遗迹:比如钎管中的煤渣、草木灰,更或是砖石木材等。
再往下,则是偶尔深耕,或是受人为影响,但影响较小的心土层。这一层比较硬实,透水性差,所以会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到最后,才应该是基本不受人为干扰的间歇层,也就是最上面那一层因长年累月的自然堆积,形成的细土层。
而林思成钎出来的,却恰好反了过来:熟土层在最下面,间歇层在最上面?
总不能,地底下有人居住?
那是扯鸡巴蛋……
想起刚才林思成在对讲机里,问刘明和许承严的那几句,一群人恍然大悟:这里发生过大型矿难,或是自然灾害。
比如地震、塌陷、山体滑坡。所以才会形成这种颠倒错乱的土层结构。
再看周围的这几个坑,十有八九是采煤过度引起的矿洞塌陷。
有没有瓷窑遗址不知道,肯定有人在这里长时期居住、活动过。
但林思成有很大的把握,窑址就在这下面:采煤而已,要这么多草木灰做什么?
除非烧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