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 > 第232章 空前绝后

第232章 空前绝后

第232章 空前绝后 (第1/2页)

立架式的机械钻钎,组装简单,但功率不小。
  
  两米长的钻杆接了三根,“呜呜”的几下,便钻到了底。
  
  一点儿阻碍都没有,说明什么?
  
  六米以内全是土层,可见这个坑有多深?
  
  钻杆倒旋,一节一节的提了出来,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这一次钎出来的土层更乱:第一层是间歇型细土,第二层成了本应该深埋地底的生土,然后是半干扰型的心土,最后才是本该存在于最表层的熟土。
  
  前三层还好,每层也就三五十公分。但最底下的熟土层,却足足有一米五六,而且全是草木灰。
  
  一群考古队员扑棱着眼睛:下钎前,林思成怎么说的?
  
  田所,高队,你们放心往下钻,这底下,应该是个草木灰池。
  
  果不然,草木灰池。
  
  林思成蹲了下来,仔细的捻了捻:颜色黑中显灰,很细,很滑,也很轻,还很纯。
  
  看材质,应该白杨木低温闷烧而成,然后又经过研磨淘洗。
  
  古言:无灰不成釉,这玩意的作用只有一个:调釉。
  
  有草木灰池,就必然其它釉料和调釉设施。
  
  他拍了拍手,又往四处看了看:“田所,高队:分一队人到旁边这个坑里探一探,这应该是草木灰淘洗池……”
  
  “再分一队人到坑沿上,探一探那个隆起的土堆,那底下应该是石灰石……再往西一点,二十到四十米,应该有小灰窑(草木灰与石灰石混合烧成釉灰)……”
  
  “第三队往东,河岸上那个稍方一点的高台看到没有?那里肯定有调釉的白瓷土。旁边那个大坑,很可能是淘泥池。所以钻的时候留意点:遇到疑似木制和石制结构的东西时,稍停一下,那很可能是研磨瓷土的水车和石磨……”
  
  交待着,林思成捡了根树枝,在地上画了画:“由此看来,这一块应该是配釉区:再分一个队,顺着河岸探一下范围,东西六十到八十米,南北五十米左右……”
  
  高章义愣了一下:“林老师,光是配釉区,就有三千到四千平方?”
  
  “对,大概五到六亩,所以瓷窑遗址不会小!”
  
  何止是不小?整体范围,少说也在三十亩左右。
  
  而十亩以上,就超出了作坊的范畴,要称为“窑厂”。
  
  田杰和高章义分派人员,其他人围成一圈,讨论不止。
  
  王齐志叉着腰,左右打量:勉强能看出古河道的轮阔,岸台空旷,荒草连天。
  
  紧依山根的地方,有砂砾断层,不是很厚,但是很齐。应该是被水冲毁的古道。
  
  再往上,能看到山间裸露的煤层地带,除此外,就周边的这几个大坑。
  
  如果说这里开过煤矿,那没问题,有路,还有露天开采的痕迹。只要懂点地层学常识,都能看的出来。
  
  但要说发生过矿难,乃至于埋住了瓷窑……反正他怎么看,都看不出来。
  
  琢磨了好一阵,仍旧没什么头绪,王齐志又看了看田杰。
  
  田杰叹了口气:林思成依据的,应该就是这几个大坑,与沙砾古道的断层。
  
  如果是天然形成的池塘、湖泊,可以在开阔的低洼平原地带,也可能相对平坦的山腰,甚至是山顶,但唯独不会在河道一侧的岸台上。
  
  高于河面,且紧靠着河道的湖泊,见过没有?
  
  这很违反地质学常识,如果存在,就只有一个可能:河道干涸后,由地质灾害形成的。
  
  比如地震,塌陷。
  
  山根下的古道断层也可以证实这一点,但怪的是,周边的地层却又是完好的?
  
  山体自然,河道完整,包括相对酥松,极易受地质运动影响而滑坡的裸露煤层带完好无损,那就可以排除能引起大面积地质变化的地震。
  
  这儿又是煤矿区,从而就能推断出发生过塌陷类的矿难。
  
  其次,如果是大面积塌陷,就应该是一个大坑,而不像现在这样,东一个西一个,零星错乱。
  
  乍一看,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但如果将这一片比做古代瓷窑厂:眼前的这些坑,恰好符合配釉区的设置:淘洗池、堆积池、堆放台,乃至研磨池。
  
  但说实话:这些全是田杰根据这个草木灰池,有了座标参照物之后的推断。没发现草木灰之前,别说猜,田杰想都想不到。
  
  所以,能这找这儿,完全是林思成的个人主观判断。至于他怎么判断的,田杰也不知道。
  
  正暗暗感慨,刘明和许承严姗姗来迟。两人盯着脚下,愣住了一样。
  
  长长的一截,像泥棍一样,一看就是刚刚才从钎管中倒出来的。
  
  分层混乱,生熟颠倒……这说明什么?
  
  大型地质塌陷型矿难。
  
  深达一米多的草木灰层,研这么细,还这么纯,除了给瓷器调釉,还能做什么用?
  
  再回忆一下,两人之前是怎么说的:在这儿找瓷窑,这伙老陕脑子抽了吧?
  
  现在呢,抽不抽了?
  
  两人扑棱着眼睛,盯着地上的泥棍看了好久,又四处乱瞅。
  
  就算是试勘,总得有点依据吧?
  
  但他们看的很清楚:林思成只是转悠了两圈,又问了一句这儿有没有发生过矿难,就开始找。
  
  然后一钎下去,就探出了木灰坑,这是多小的概率?
  
  两块中五百万都不可能这么准……
  
  耳中传来一声惊呼,刘明和许承严下意识的抬起头,高章义飞奔而来。
  
  虽不远,却跑的气喘吁吁,手里握着两个标本袋,往前一递:“林老师……看!”
  
  这什么,土砖?
  
  颜色很浅,近似于灰白,质地极为细腻,就像抹墙的腻子粉结了块。
  
  釉果,别名白不泥,主要成份为绢云母,由风化较浅的瓷石研磨后,再反复舂打而成。
  
  作用就一个,与釉灰(草木灰与石灰石烧成)混合后,调成釉浆。
  
  等于离林思成的推测更近了一步:周围这几个坑,就是配釉区。
  
  “哪里发现的?”
  
  高章义一指:“那个坑!”
  
  “再往周边探一下,测一下范围!”
  
  “好!”
  
  高章义捏着对讲机,给队员下指令。
  
  刘明抬起头,嗫动着嘴唇:“林老师……瓷窑?”
  
  “对,瓷窑!”
  
  “有多大?”
  
  林思成估算了一下:“看木灰坑与白不泥淘洗池的距离,配釉区甚至在七亩左右。以此推断窑址面积:大概三十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