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Z世代艺术家 > 第211章 丰碑

第211章 丰碑

第211章 丰碑 (第1/2页)

解决了电影最大的问题之后,卫萍开心得不要不要的,谋子反而一直不甘心。
  
  看得出来,他是真想传达自己的理念。
  
  “为天下而止戈,因和平而自悟,多好多深刻啊!”
  
  时不时的,方星河就能听到他的絮叨。
  
  这老黄牛真犟。
  
  李莲杰抱着剑站在方星河身边,笑着安慰他:“张导是个直人,想不通也会尽力拍好,小方,别担心。”
  
  “我担什么心?”
  
  方星河哑然失笑:“卫萍按着他呢。”
  
  李莲杰瞥了一眼又跑过来给方星河送暖水袋的张卫平,心里暗暗吸气。
  
  过了过了,你到底是什么型号的马屁精?
  
  卫萍牌马屁精真真是把区别对待发挥到了极致,全片场,除了方哥,没有任何人能让他如此倾情讨好。
  
  作为电影第一男主,李莲杰的片场待遇跟方星河相比,简直像是小配角一般。
  
  不过他也不嫉妒,反而对方星河极其客气。
  
  “我很喜欢你的结局,谢了,小方。”
  
  这不是李莲杰第一次向方星河道谢,越往下拍,他就越感激。
  
  原版无名是他拍过的最不讨喜的主角,看本子的时候就感觉不对劲,但是因为秦王不能死,所以只能这么硬着头皮拍。
  
  他心里揣着很大意见,可没办法。
  
  无名在前期被塑造成了天下第一刺客,然而杀了那么多义人才走到秦王面前,结果剑都未出,便被嘴炮说服,行动链条全断,人物弧光尽崩。
  
  作为一个合格的演员,他能不知道这个角色拍出来肯定不讨喜吗?
  
  当然知道,只是处理不了。
  
  早在方星河未到之前,他曾尝试着跟张导商量:“最后能不能跟秦皇打一场?哪怕打不过再被劝降……”
  
  从编剧到谋子,全盘否定。
  
  “不行!咱们是以真实历史改编的故事,秦始皇不以个人勇武著称,不能乱改。”
  
  “剩下的尾巴要进行主题升华,只能是文戏。”
  
  李莲杰不死心,试图再努力一下。
  
  “那,再给秦王设计一个能打的替身,简单过两招?”
  
  编剧老冯以一种特别奇怪的眼神看着他:“杰哥,堂堂秦始皇,上朝的时候用替身?”
  
  李莲杰老脸一红,有些臊得慌。
  
  强行找补道:“这不是接见江湖侠士嘛,安全第一……”
  
  “接见谁也不行啊!只听说过批评秦始皇暴虐的,没听说过批评他猥琐的,替身一出来,这还是始皇帝吗?”
  
  老王也道:“甭管是不是替身,陈到鸣老师身穿龙袍头戴帝冕,亲自下场跟刺客乒乒乓乓打个有来有回,您自个儿琢磨琢磨,这种大反派设定对味儿吗?”
  
  李莲杰知道人家说的对,很快又想了个办法:“那,能不能有个厉害点的殿前侍卫?”
  
  大家的反应更加激动。
  
  “不行,实现不了,我上哪找个演员,能打得比你跟小方更漂亮?普通的打戏压不住轴,画蛇添足。”
  
  “不行!全片的打戏高潮已经结束,您想想,以您和方星河的咖位,打戏的戏眼必须在你们俩身上,否则观众能认吗?”
  
  “以结构来讲,结尾这部分真不能再打了,除非全部推倒重来。”
  
  李莲杰没招儿了,只能这么拍下去。
  
  在原本的时间线里,老李也因结尾问题和谋子多次探讨过,他有这个咖位,但最终还是解决不了历史改编题材的桎梏。
  
  这是一个悖论。
  
  不用历史题材改编,谋子预想中的大场面,军阵、万箭、王宫,啥都拍不出来。
  
  用历史题材改编,结局就得束手束脚,不能肆意发挥。
  
  无名必须输,区别只是怎么输。
  
  李莲杰本人的诉求是:尽可能输得悲壮,把人物立住。
  
  但谋子和编剧不同意:你不能出剑,出剑就没法圆了。
  
  方星河一过来,就搞了一个简单粗暴的中间操作:你可以出剑,给秦始皇开挂就得了。
  
  李莲杰大喜过望,这办法保住了他的角色行动链条,人物弧光非但没崩,反而在最后有所升华。
  
  谋子闷闷不乐,这种降神操作和他想要的深刻背道而驰,怎么想怎么别扭。
  
  好处是:功夫皇帝乐呵呵接受了在打戏高潮中被方星河凌虐。
  
  坏处是:张大导演贼心不死,忽发奇想,打算拍两种结局。
  
  这天,谋子凑过来,嘿嘿一笑。
  
  “小方啊……”
  
  方星河不等他再磨,果断同意:“您想拍几版就拍几版,国内给您当试验田,只要海外上映的是天命版就行。”
  
  “当真?!”谋子大喜过望。
  
  “当然。”
  
  方星河原本也没怎么看重国内市场,原版2.5亿票房,这就已经非常极限了,加上自己也高不到哪儿去,国内的经济环境和影院数量都不允许。
  
  不过丑话得说在前头。
  
  “咱们先说好啊,到时候如果您这让人骂得太狠,可别跟我絮叨。”
  
  “那指定不能。”
  
  谋子笑得那叫一个开心,且自信满满。
  
  “国外观众确实不好理解我的思路,但是国内观众一定会懂我的苦心,咱们中国人,最欣赏牺牲小我天下归一的大义!”
  
  噗!
  
  方星河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还欣赏?
  
  骂不死你!
  
  哪怕前世的他没有生活在这个时代,可也知道《英雄》的结局——票房出众但被舆论界追着狂喷半年,普通观众也骂得厉害。
  
  顶级美学,弱智剧情,几乎是公论。
  
  中国人确实欣赏牺牲,但问题是,相比正史里慷慨赴死的荆轲,被嘴炮劝退的无名实在太败兴。
  
  商业片,你让观众憋着一口气抒发不出来,还想有好评?
  
  其实国内观众早知道无名必败,他们心里是有预期的,只要给出一个过得去的理由,他们可以接受这一点。
  
  但是老张魔怔了,非得在商业大片里搞深刻,还是用嘴搞,并且幻想着观众能和他共鸣。
  
  观众凭什么啊?
  
  人民群众,或者称之为“占据最高比例的普罗大众”,就想看点爽的。
  
  这会儿的票价不便宜,冲着你张毅谋和李莲杰的名头来到电影院,场面宏大、打得过瘾、结尾把情绪宣泄出去,这就结了。
  
  有高端需求的阳春白雪只是一小撮,他们自己会去N刷《茶馆》。
  
  普通观众只想看无名暴起,怎么输的无所谓,反正别怂,打不赢也打出气节来。
  
  要求简单吧?
  
  可这就是《英雄》这部电影的核心矛盾——当情绪推进到结尾时,全世界观众都盼着无名出剑,结果谋子违逆了所有期待,为了心里的艺术牺牲了商业片的根本。
  
  其实方星河的解法也不完美。
  
  在“无名必须全力出剑→秦始皇不能败→也不能再加打戏”的悖论中,身为编剧,他只能给秦始皇开一个非武功的挂。
  
  无名必须全力以赴的根本逻辑是宣泄观众心里的积郁。
  
  秦始皇必须完好的根本原因是“尊重真实历史、不可过度改编”的审核要求。
  
  不能再加打戏的根本原因是“方星河与李莲杰的打戏必须是全片武打高潮”的观众预期。
  
  这三大核心点,哪一个都不能动。
  
  《英雄》这片子,天生的根底就这样,没得改了。
  
  所以老谋子的处理是“在无奈中选择了个人艺术思想探索”,他为此放弃了观众体验。
  
  而方星河的处理是“在无奈中尽可能尊重商业片观众心理”,他为此牺牲了一点点合理性。
  
  不过,飞来飞去的武侠片,再加上一点低度的道系玄幻,观众真不至于接受不了。
  
  好莱坞现在正热衷于拍史诗大片,哪部里面没有玄幻要素?
  
  没道理他们可以拍,咱们拍就是大逆不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