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北军内讧
第六十七章 北军内讧 (第1/2页)虽说陆机早就料到,战事发展难以一帆风顺,可当司马颖的命令传达到成皋关时,他仍是感到惊愕。
原因无他,成都王的变卦实在太快了。
在离开之前,陆机特意与成都王约法三章:一是前线诸将不得与邺城通信;二是成都王不得催促他作战;三是若真对前线战事有意见,至少先听听他好友江统、枣嵩的观点。
这三条约定,说来说去,其用意只有一点:防止司马颖想一出是一出,临时起意指挥前线。可结果却是,大军南下不过半月,成都王就主动违背了约定,还是以他最不想见到的那种方式,径直遣使军中,当众宣布命令,令陆机率众决战。
这个命令与陆机的设想完全相悖。
他之所以选择南渡荥阳,夺下虎牢关,就是想避免正面决战。利用虎牢关与洛阳间逼仄的山谷地形,来尽可能地缩短战场战线,使得双方皆无法将兵力尽数展开。继而只能用少量兵力反复兑子,对耗人力,直至将禁军耗尽为止。
现在让北军在这种地形下进行决战,这怎么可能取胜呢?若陆机一开始是这样的打算,他就会选择从河桥进军,或者在河内郡与禁军约战,根本不会抢占虎牢关。
因此,在得到军令后的第一时间,陆机便决定抗命。
他先是向邺城使者打听,成都王之所以遣使的原由与经过。得知是朝廷派遣刘琨入邺后,他抓紧时间,连夜拟就了一封回信,试图和司马颖分析,这是敌人的诡计,决战会正中对方下怀,他如今的策略才是万无一失,希望成都王能够回心转意。
但陆机也知道,纸上语言终究难以打动人心。于是他也给邺城中的江统、枣嵩等好友传信,恳请他们帮忙出面,去宫中找司马颖说情。务必要强调“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请司马颖遵守战前的约定。
还有最关键的安排,陆机同时也给孟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不厌其烦地向其表明心意:双方合作至今,早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己若成功,必不敢忘却孟玖的恩德,自己若失败,也不只是一个人的荣辱,整个征北军司,包括整个成都王府,都会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希望孟玖再三深思,不要暗自掣肘。
陆机是傍晚开始斟酌,等写完这几封信件,天色已经微微发白,一夜就这么过去了。等纸张上的墨迹稍干,他揉着手腕又审视检查了一遍,便叫来亲卫,叮嘱着让他把这几封信件赶快送出去,然后回到床榻间,打算抓紧时间歇息一会儿。
可念着司马颖的态度与接下来的战事,陆机实在难以安枕。因为他知道,遥控指挥这种事情,一旦破了戒,就很难结束了。
但莫非自己猜不到这种发展吗?陆机又生出些许自嘲:他恰恰是太清楚了。可越是清楚的人,越是放不下那一丝执念与幻想,这大概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带兵证明自己的机会,一旦失去,恐怕就再也不会有了。
为此,他想起作为对手的刘羡,心中又是惭愧又是嫉妒:两人交好这么多年,明明都认为才学相差不多,可为何他总能坚持下去,遇到那些愿意支持他的人呢?是因为运气不同吗?还是因为自己走错了路呢?
陆机反复地衡量着这个问题,但最终没有答案:因为一切都已经发生了,自己没有回头路可走,也没法去设想一条没走过的道路,他只有走一步看一步。
这是陆家两代家主的教训,政治没有其余原则可言,只有生存才是唯一的真理。为此,可以牺牲一切事物,反复不断地在政治立场上摇摆。
须知当年孙策在庐江郡攻城略地,屠杀了陆氏近半子弟,若不是陆逊放弃了家族血仇,向孙氏俯首称臣,哪有之后的临危受命,献捷夷陵呢?后来孙綝政变,诛杀诸葛氏一族,而陆抗的妻子,陆机的母亲,张氏,恰恰是诸葛瑾的外孙女。若非陆抗及时休去了爱妻,令其悒悒而亡,又如何能重获信任,外镇西陵呢?
陆逊、陆抗父子两人,都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种种感情,方才成为名播四海的一代名将。陆机也一直是抱着这样的觉悟来从政的,如今他已四十多了,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似乎算是得偿所愿了,可心中的懊恼竟多过欣喜,这是为何呢?是自己变得软弱了?还是原本自己就是错的?
陆机得不到一个好的答案,世上原本也没有完美的答案,他只能继续走在父祖的道路上,也将面对自己人生中最大的对手,也曾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朋友……
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是两个时辰后的事情了,此时天色大亮,艳阳高照,阳光甚至能照清帐口下游动着的细微灰尘,陆机换了件袍子,带上儒巾,用冷水洗了脸,在面朝北方前礼拜一刻后,便打算派人再次召开军议。结果话未出口,正好撞上长子陆蔚慌慌张张地进来,喘着气说:“大人,出事情了!”
“嗯?”陆机盯着自己的长子,皱眉批评道:“文才,我说了多少次,不管出现什么事,你都要戒骄戒躁,持静守重,不然身为军心所在,何以服众?”
陆蔚闻言,立刻整冠顿足,向陆机行礼,他今年十七,在父亲的威严面前,从来不敢稍加放肆。可即使如此,眼前的慌张却是遮掩不住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后,向陆机禀告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孟都督那边去劫法场了!”
“您还记得吗?昨日他手下一个军司马在荥阳劫掠扰民,抢了差不多百来金,大人您判了那个军司马死刑,今日午时斩首示众,结果那个军司马刚刚押到法场上,孟都督就带着百来人前来抢人,现场已经打起来了!”
陆机闻言一惊,立刻起身,对长子道:“走!为我领路!”
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随着司马颖的命令传到,军中诸将定会生出猜想,认为陆机失去了司马颖的宠信。陆机一介吴人,没有了成都王支持的陆机,在军中哪还有威信可言呢?于是各种违纪之事就会层出不穷。现在司马颖的命令仅仅到了一日,就出现了这种事情,他必须立刻把这股歪风邪气刹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