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404章 持剑经商

第404章 持剑经商

第404章 持剑经商 (第1/2页)

穿过玄武门时,有内侍来报,说李义府和张柬之求见。
  
  李治当即来到甘露殿,传二人觐见。
  
  叙礼毕,李治问起两人来意,张柬之拱手道:“回陛下,臣和李侍郎听说您准备更改兵制,将府兵改为募兵,特为此事而来。”
  
  上次神龙殿与武将们商议后,李治便公开了此事。
  
  他也猜到肯定会有文官来质疑此事,只是没想到,最先来找他的竟是张柬之和李义府。
  
  李治道:“不错,朕确有此意。”
  
  张柬之道:“陛下,臣以为要更改兵制,就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
  
  李治道:“什么问题?”
  
  张柬之道:“财政问题!募兵需要朝廷拨发军饷,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倘若国家再发生灾害,国库就将入不敷出!”
  
  李治只好耐着心,将跟武将们说的那一套理论,又拿出来跟张柬之说了。
  
  然而,张柬之却并没有武将们好忽悠,他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陛下,看起来是将府兵的税收,转化为俸禄发下,然而臣计算过,府兵一户一年的税收,要远远少于募兵的一年俸禄。”
  
  “另外,每一名府兵,一年有八个月的时间可以参加农事,幕兵却需要全年戍值,国家的产出并不会增加。”
  
  李治听了这番话后,不怒反喜,脸上露出赞赏之色,道:“张卿,这一点是你想到的,还是李卿想到的?”
  
  张柬之与李义府对视一眼后,说道:“回陛下,是李侍郎将此事告诉臣,我二人商议之后,一起想到的。”
  
  李治道:“你说的不错,府兵改为募兵后,朝廷财政支出确实增多,每年农事产出也会减少。”
  
  张柬之不解道:“既是如此,陛下又为何要更改兵制呢?”
  
  李治缓缓道:“柬之,你觉得府兵制的基础是什么?”
  
  “田制。”
  
  “不错,府兵制的根基就是百姓有田。那你觉得租田制能够持久吗?”
  
  张柬之想了想,道:“以臣拙见,古往今来,从未有哪一项制度,能够永恒持久。”
  
  李治道:“说的很对,眼下府兵制确实很好,可这个制度与田制关系太密切,以后只要田制崩坏,府兵制也会瓦解,到时怎么办呢?”
  
  张柬之道:“臣相信就算租田制出现问题,将来也能找到新的善政代替,不必过于担心。”
  
  李治摇头道:“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纵有能臣提出善制,也只能从税制方面想办法,却无法再重新分配土地。”
  
  土地兼并,其实就是财富从穷人向富人转移的过程。
  
  富人掌握权力和话语权,就算是君王,也很难将他们到手的蛋糕,再分配给普通人。
  
  李治当初将均田制改为租田制,就遇到很大阻力,这还是初唐时期,均田制没有破坏的情况。
  
  若是中唐时期,他再这么干,只怕皇位都坐不稳当。
  
  这个话题,已经涉及到王朝存续,是每个君王的敏感问题,张柬之也不敢继续深入,只说道:“臣以为应先做好当下,接下来,才去考虑将来。”
  
  李治道:“你说的当下,是募兵制带来的问题?”
  
  张柬之道:“正是。兵制改革,眼下并无好处,反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产出,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语毕,跪倒在地。
  
  李义府小心翼翼的打量李治的表情,见皇帝一言不发,不由替张柬之捏了把汗。
  
  李治目视着张柬之,过了半晌,缓缓道:“张卿,你可知道,眼下驻扎倭国的是哪一支军队?”
  
  张柬之道:“臣不知。”
  
  李治道:“是羽林卫。你可想过,如果是府兵驻扎在此处,每次换防会多么不容易,还可能遇到海浪。”
  
  “而募兵却可以长期驻守,帮助朝廷在倭国开矿,这些矿产产出,一年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你知道吗?”
  
  张柬之道:“臣知道。”
  
  李治一愣:“你知道?”
  
  张柬之道:“臣找户部仔细核查过,隼州一共两个金矿,一个银矿,再加上石见银矿,一年增加的产出,大约三十万贯钱。”
  
  “羽林卫的俸禄是每年三十八石粟米,十二匹布,折合铜钱八贯左右。一户四口人家,一年税收加起来是一贯左右,故而一个府兵转为募兵,一年朝廷要多支出七贯钱。”
  
  “朝廷府兵目前有六十八万左右,全部加起来,一年财政支出,要增加四百七十多万贯,扣去增加的三十万贯产出,一年国家需得多增加四百四十万财政支出。”
  
  李治听完后,彻底怔住了。
  
  他猜到募兵变成府兵,会多花不少钱,却没想到这个数量如此惊人。
  
  就算将来打下倭国全境,将倭国当做大唐的矿地,增加产出,只怕也养不起这么大一支军队。
  
  张柬之接着道:“要解决这个问题,眼下有两个办法。”
  
  李治道:“讲。”
  
  张柬之道:“第一,可以降低士兵俸禄。第二,可以削减军队数量。”
  
  李治听完后,陷入沉思。
  
  降低俸禄不可取,削减军队,倒是可以考虑,唐军六十多万府兵,其实戍值的只有二十多万,要不要削减到二十万呢?
  
  可如此一来,只要打一场大的败仗,国家就会出现兵员危机。
  
  以后的新兵不会再像府兵一样,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唐军战力就会青黄不接。
  
  不得不说,府兵确实有很大的优势,这一瞬间,李治内心都产生动摇了,要不要同时采用府兵制和募兵制,维持一种平衡呢?
  
  这种动摇也只产生一瞬间,很快便消去。
  
  养六十万常备兵,确实很烧钱,但将来要想控制西域、甚至中亚,这六十万的常备军就必不可少。
  
  通过军队,完全控制丝绸之路,继续发展商业和贸易,就会为国家产生新的产出,持剑经商,就能产生良性循环。
  
  况且府兵向募兵的转换,原本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属于可控范围。
  
  只要能利用这些募兵,不断增加国家产出,再利用产出,转换新的募兵,就能解决问题。
  
  想到此处,李治心中一定,道:“卿不必多言,朕自有分寸。”
  
  “可是陛下……”
  
  张柬之还要说话,李治打断道:“张卿,你解决问题的思路,朕以为有问题。”
  
  张柬之愣道:“臣不明白。”
  
  李治道:“府兵转化为募兵,确实多花钱了,但你不能总想着节省开支,来应对这笔额外支出。而是应该想一想,如何增加国库收入,来弥补开支。”
  
  张柬之沉默了,他确实没朝这方面考虑过。
  
  李义府微微一笑,道:“陛下之言,让臣豁然开朗,臣和张侍郎回去后,一定竭尽全力,想出更好的办法,替陛下分忧。”
  
  李治挥手道:“很好,你们回去慢慢想吧,朕相信以你们的才智,一定能想到解决方法。”
  
  张柬之见此,也只好拱手道:“臣领旨。”与李义府一起告退。
  
  四月下旬,两辆马车从安上门驶出皇宫,朝着新城公主府而去。
  
  今天又是两位小公主出宫与萧庶人见面的日子。
  
  以往两人都是坐一辆马车,然而自从武敏之加冠礼那天,高安公主和义阳公主便打起了冷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