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403章 沧州府兵

第403章 沧州府兵

第403章 沧州府兵 (第1/2页)

黄河就像一条巨龙蜿蜒而过,其流域南北两侧的气候,因其发生显著变化。
  
  直到四月下旬,南方温暖的春风,才吹到了北地。
  
  也正因气候差异,河北农事与关中地区不同。
  
  关中地区采用黍、稷、麦轮转耕种,两年三熟,河北则依然遵守传统的种植习俗,以冬小麦为主粮,两年两熟。
  
  尽管如此,河北依然是大唐粮食产出最多的地方,主要原因,便在于小麦的高产,以及河北平原肥沃的土地。
  
  李慕唐时隔多年,再次回到河北,竟觉得这处地方变得陌生了。
  
  道路两旁,金黄色的麦穗有如金色波浪一般,层层叠叠,随风摇曳。
  
  他脚下这条路似乎刚刚翻修不久,道上的人也多了。
  
  以前河北人也多,但百姓们大多待在自家乡里忙着农事,足不出户,商业发展缓慢。
  
  如今道上尽是来往商人,还有很多挑着担子的农人。
  
  直到此刻,李慕唐才终于相信他二叔信中的话,河北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
  
  正行之间,前方出现一座石桥。
  
  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无论骑马还是坐车,但凡过桥之人,都会从车马上下来,步行过桥。
  
  李慕唐正疑惑时,旁边一名老者朝他喊道:“后生,快下来,不可对圣人不敬!”
  
  李慕唐大吃一惊,赶忙翻身下马,来到那老者旁边,问道:“老丈,您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老者笑眯眯的打量着他,道:“好壮实的后生,你是唐人吗?”语调有点古怪。
  
  李慕唐昂首挺胸,道:“我当然是唐人。”
  
  老者道:“胡裔的吧?”
  
  李慕唐露出几分恼怒之色,道:“朝廷下过旨意,只要在官府办了手实公验,那就是大唐子民,不管出自哪支胡裔,皆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老者笑道:“别紧张,我只是问一下,我们这儿的胡裔不少,老头子我就是契丹裔。”
  
  李慕唐心想,难怪这老丈口音古怪,赶忙道:“在下也是契丹裔。”
  
  老者诧异道:“你的唐语说的不错啊,一点听不出契丹口音。”
  
  李慕唐道:“永徽七年,我就跟随父母来到大唐生活,而且我母亲是唐人。”
  
  老者点头道:“那就难怪了,老头子也一样,当初契丹附唐,大家都活的好好的,偏有些人想叛唐,老头子就来了沧州。”
  
  李慕唐暗暗点头,他父亲也是一样的原因,来到沧州过活。
  
  只不过,因他父亲是新城公主的封户,永徽六年朝廷收了两次租,一家人变成流民,辗转去了长安,后来被迁往庭州。
  
  李慕唐问:“老丈,您刚才说对圣人不敬,是何意思?”
  
  那老者放下肩上担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指了指前方石桥,道:“瞧见那座桥没有。”
  
  李慕唐点了点头。
  
  老者道:“当初圣人北巡时,这座桥断了,挡了圣人的路,圣人觉得奇怪,就命人进城调查。”
  
  李慕唐奇道:“那后来呢?”
  
  老者笑道:“后来那位任人唯亲的县尊,就被圣人派遣的官员查出来了,押到长安砍头,鲁城县又换了一位新县尊。”
  
  “这位新县尊虽比不上当年的长孙县尉,最起码肯干些实事,修桥铺路,不至于被周围县城嘲笑。”
  
  “乡亲们议论此事,都觉多亏那座断桥,拦住圣驾,才能赶走贪官污吏。于是大伙给这座桥起了个名字,叫拦圣桥,每次经过那座桥时,都会下来步行,以示对天子的敬意!”
  
  李慕唐道:“是这样啊。”
  
  过了拦圣桥,前行不久,便到了鲁城县。
  
  这是李慕唐离开沧州以后,第一次返回鲁城县。
  
  中间隔了八九年,只觉这座县城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大街上商铺林立,人烟稠密,比庭州治县都繁华多了。
  
  李慕唐拿出一张纸,按照纸上的提示,一边走一边问人,很快来到城东南一处小街上。
  
  从街口往里数,第五户民居,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
  
  李慕唐来到院门外,拍了拍门。
  
  不一会,里面传来“哒哒哒”的声音,大门很快被拉开,露出一张稚嫩的小脸,问:“你是谁啊?”
  
  那是个五六岁的小童,长得还挺高,脸上有好几处伤疤,手上还拿着一个小弹弓,一看就是个调皮的孩子。
  
  李慕唐笑道:“你是小荣吗?”
  
  小童惊讶道:“是啊,你认识我吗?”
  
  李慕唐笑道:“我是你堂兄。”
  
  小童先是一愣,随即大喜,扭头就朝屋里面狂奔,嘴里大喊道:“爹,娘,堂兄来了!”
  
  不一会,李慕唐的二叔李休哥便走了出来,打量了李慕唐一眼,哈哈一笑。
  
  “好小子,竟长得这般壮实,入秋的征兵考核,你一定能过!”
  
  李休哥也是契丹人,不过他和李莫哥不同,当初留在了契丹。
  
  后来契丹被灭,他成为俘虏,原本是要被送去江南一座折冲府,充任府兵。
  
  对这些生长在北方的契丹人来说,前往江南生活,会非常不适应。
  
  尤其是他们的家眷,根本不会农耕和织布,就算给他们田地,也没有生产能力,很可能饿死。
  
  李休哥正感绝望时,李莫哥忽然来到营州,找到了他。
  
  兄弟俩见面后,都感唏嘘,李休哥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李莫哥的话,随他去唐朝。
  
  李莫哥花了不少钱,求了不少人情,总算打点成功,让他分配到沧州折冲府。
  
  在李莫哥帮助下,李休哥一家人得以在沧州安家,李休哥也成为大唐沧州折冲府的一名府兵。
  
  府兵是轮值的,一年只需要戍值四个月,其他时间可以忙农事。
  
  李休哥如今已习惯了府兵生活,他妻子也学会种田。
  
  除了最开始的不适应,他们很快发现,在大唐生存比在契丹更容易一些,不用担心冬天被饿死,也不用担心其他部落来劫掠。
  
  李休哥对自家兄长充满感激,所以十分热情的招待侄子。
  
  他老婆是个能干的女人,不仅学会了大唐的农耕,祖传的放牧也没丢下,家里养了八头羊。
  
  李休哥命妻子宰了一只羊,款待大侄子。
  
  到了正午,叔侄俩坐在屋子里,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喝着酒。
  
  李休哥的儿子李荣也坐在门槛上,抱着一根大羊腿,啃得非常欢快。
  
  “大郎,你爹写信跟我说你要过来时,我就觉得奇怪,你不在庭州当府兵,为何非要来沧州应招府兵呢?”李休哥不解道。
  
  李慕唐道:“安西那边,已经有好几年没打仗了,当了府兵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我听说营州这边在打仗,所以就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