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
第351章 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 (第2/2页)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后被逼无奈的办法。
但凡还有一些其他的办法,苏武就要多做一做,来日就会少几分后遗症。
再思,苏武自就思索眼前之战局了,怎么能接触到耶律余睹,这件事就是破局之关键……
却是门外,室韦大王莫尔根正在请见。
苏武召其入见。
莫尔根满脸欢喜,拜见之后,立马来说:“大王,未想……未想我竟也能一呼百应。”
这是在显摆功绩。
苏武倒也配合:“哦?怎么说?是……契丹人之事?”
室韦大王连连点头:“正是正是,大王高明,头前我不是派人去征召契丹人来支援吗?只待我人派去不久,就在北边,不过二三百里,也是草原边缘之处,就碰上了一部契丹,只待使者说清楚缘由,那一部之契丹,个个义愤填膺,青壮之辈,拿起兵刃,一刻不等就要赶来……”
苏武自也惊喜,就问:“来了吗?”
室韦大王连连点头:“来了来了,使者派快骑先来报了一番,怕引起大王军中游骑误会,还请大王之令,派人前去迎接,来得极快,许明日就到了!”
“来了多少?”苏武着实也没想到,这件事起初没太当回事,未想见效这么快。
也是这契丹人,岂能不恨女真?而苏武与契丹,还真没结什么仇怨,大义名分里说,他苏武这个宋人,自也真是契丹的兄弟。
辽宋之好,那已历经百年考验!百年不战,好几代人了,岂不是情比金坚!
还有室韦大王这个契丹女婿,更也是契丹人最好的兄弟之邦。
一呼百应,还真有那么一点合理。
“来了至少七八百号!”室韦大王说着,看了看苏武,又怕苏武嫌少,又道:“那部落里的领头人与老人,也还说……说此事定要鼎力,还当亲自往其他契丹部落去说项招揽,当把消息传遍周遭各处契丹部落里去!”
“甚好!”苏武已然起身了,心中自也激动,他的激动,不是因为来了多少契丹人助阵。
而是……
好似接触耶律余睹之事,有了办法……
至少有了一个眉目。
这事得谋,就从契丹人身上谋。
契丹人能来投效苏武,岂能没有契丹人愿意去投降耶律余睹求个荣华富贵?
这里的人,或者说这里的契丹人,那着实不好冒充,一开口一说话,乃至一看模样气质,闻一闻身上的气味,就可辨别真伪。
所以,苏武军中那些人,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难以在金人极为严格的管控之下见到耶律余睹。
但从山林里出来的契丹人,要投效耶律余睹换个富贵安定的生活,这件事太合理不过。
如此……只要从契丹人里选个人出来,接触耶律余睹的事情,好似就不难了……
这个人的身份,还不能高,高了女真人就会警觉,就得是正儿八经山林里的底层契丹百姓。
这个人还得聪明……又身份不能太低,得有一批契丹人听他的……
想来,时不时有那不少活不下去的契丹人去寻耶律余睹庇护,这件事,当是寻常之事……
苏武看了看一脸高兴的室韦大王,这件事,该与室韦大王和盘托出了,室韦大王在这件事里,当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他得帮着操作。
“莫尔根大王,我要与你商议一件秘密之事……”苏武思路清晰之后,要着手干了。
室韦大王自是躬身一礼:“大王吩咐就是!”
“好,你随我来,寻个无人之处!”苏武起身了,往外去走!
室韦大王自也跟随在后。
两人前去密谈……
……
却说大同,东京来的圣旨,倒是比预计的慢来了一拍,也是八日才到,但这是日夜兼程的快骑走了一个来回,还加上天子定夺的时间。
这件事在东京,自也好定夺,不论是谁,程万里也好,刘延庆也罢,女真上表称臣,无有不允的道理。
历朝历代,也嫌少有不允的事,且也不是要直接决定应允与否,只是让使节入京,那更没有什么值得讨论争吵的地方。
圣旨一来,张孝纯自是大喜,连忙把王黼叫来,王禀也来。
张孝纯只管与王禀说:“快去准备快骑,护卫使团入京去,不可出得任何差错。”
王禀回头就去忙,心中欣喜比较多,担忧并不多,虽然也想过可能是女真所谓缓兵之计之类,但这件事没什么,一边让使团入京就是,一边燕王那里也去了消息,燕王自有分辨。
只待燕王之分辨回来了,是真是假,都还来得及。
这是王禀视角里的这件事,便是视角上有局限,更也紧迫另外一件事,燕王殿下最好赶快带着大军安然回来,万万不能王黼之计得逞,一定要避免同室操戈之局。
再怎么样,不能真与大宋的数万精锐骑兵开战,若是不能避免,那真是家国社稷倾覆之危!
唯有王黼见此圣旨,心中还有担忧。
却见张孝纯拿出一物来:“王相公,这里还有陛下写给你的信,你自拿去看看!”
王黼连忙接来,先看信件之外的火漆与印鉴,再把信件周身反复看了一圈,才去猜信。
便也生怕有人提前看过。
张孝纯自也看到了王黼的动作,心中嗤之以鼻,这是将他张孝纯看成什么人了?
天子亲笔信件,又岂敢私自窥探?
王黼自是在看信,一会儿看得皱眉,一会儿又看得舒展……
一会儿是屏气凝神,一会儿又大气一松。
内容着实不短,说清道明了一件事,上表请降这件事,利弊虽多,但利远大于弊。
不外乎几样,第一样,上表请降,此大宋天子之功绩也!
第二样,天下太平,再无战端,自是百姓思安,士卒思归。
换句话说,军中,哪里人回哪里,再也不必如此聚兵一处,聚在一人之手。
如此强军可散,苏武所倚仗就不是那么多了。
来日可用于对抗苏武的力量,反而多了起来。
第三样,可以名正言顺让苏武入京了,苏武若是不入京,便是割据一方,自也天下哗然,口诛笔伐,自是天下人心!
苏武若是入京,那就好说许多,离了心腹之军,虽然苏武依旧势大,但在东京城里,苏武再如何势大,那也是臣子。
臣子,就得恪守臣子之道,若是不恪守臣子之道,不免也是言官口诛笔伐,也是天下人心!
苏武再如何,也不过燕云与京东,天子所有是天下,是万万之民。
天下的官员,依旧是天子殿前点出来的,是从天下各地来的。
枢密院的军将,那也是天下各地之军将,不是独独京东之军将。
如此势力对比,苏武岂能比得上天子?差的是十万八千里。
王黼读来信件,心中大气已然松了无数,心中也念,天子圣明!
转而,也是欣喜,往张孝纯去看,笑道:“张相公实乃国之栋梁也!”
张孝纯却愣了愣,只到王黼这是哪根筋搭错了,不过到也有礼一语:“皆是分内之事!”
“那就赶紧护送使团出发,如何?”王黼就问。
“那是自然!”张孝纯点点头,却又心中起了机警,这王黼不会是把主意打到使团身上了吧?
那私下里得再叮嘱王禀去,让王禀派的人一定要把使团护好,也要多派。
许还要私下叮嘱一下女真使节,那个会说汉话的,也能写汉子的,名叫完颜希尹之人。
路上一定要小心王黼,此人许包藏祸心。
想到这里,张孝纯一语去:“那王相公当也赶紧去准备准备,许一会儿真就出发了!”
赶紧把王黼支走,如此好见完颜希尹。
王黼点头真也就去了。
张孝纯连忙派人去招完颜希尹。
此时之完颜希尹,真是目光内敛,姿态谦逊,连气质都显出不少谦虚柔和。
好似与战阵上的那个完颜希尹完全不是一个人。
此完颜希尹高明之处。
张孝纯自是一番话语,说得完颜希尹还露出了几分震惊与惊惧,还问:“张相公,这一路去,那位王相公一直随行,又是在大宋境内,我又如何防备的住啊……”
张孝纯只管一言来:“无妨,身边之护卫,皆是可信,定保你们安全,此去……嗯……当快,免得夜长梦多,那王黼是个手无缚鸡之力之辈,你们当是惯于打马,那就只管飞奔,护卫们也跟得住,那王黼就不一定跟得住了,再说,他若真有什么祸心,也当是联络他人去做,只要你们走得快,他当也来不及……”
完颜希尹惊惧之间,点头了:“哦,如此就好,拜谢张相公,张相公真乃大宋忠义之臣啊!”
张孝纯摆摆手去:“只愿此番上表之后,你们女真人从此安心过日子,莫要再生事端!”
“那是自然,此番一败,才知天朝兵威之盛,也知我等实乃小国寡民,数十万之国,何以与万万之国争锋?昔日着实大错特错,此番当向天子当面请罪!以求天子宽恕!”
完颜希尹,岂能做不好这忍辱负重之事?
“甚好,甚好啊……”张孝纯唏嘘不已,竟真是看到这一日了,党项也亡,契丹也灭,女真俯首。
大宋,名正言顺之天朝上国!
“去吧,准备一下,今日就走!”张孝纯摆手去。
“再拜再谢!”完颜希尹恭敬非常。
(兄弟们,有人说我思路不清晰,我想说思路清晰非常,后面的剧情,理得很清楚的……这个剧情的发展,必然就是苏武要面对岳飞所面对的情况,此时的宋,就该有这么一个“岳飞的故事”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