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大战将启
第六百四十章 大战将启 (第2/2页)“无所谓。”贾实淡淡地道。
赵孝骞忍不住赞道:“不愧是死士,高级货!……就是有点不孝。”
贾实嘴角一勾:“小人是孤儿,所以,我祖宗十八代掉水里也没关系的。”
赵孝骞明白了,拍了拍他的肩:“明日出发,务必保重。贾实,‘死士’的意思,不是要你们去送死,而是需要你们的忠诚,我希望你们都能好好活着,最好活到八十岁再死。”
短短一席话,贾实不知为何突然红了眼眶。
沉寂如死水搬的情绪,很多年没像此刻这般翻涌过了。
一股陌生的温情,渐渐盘旋在胸腔里,如饮下了一壶陈年的醇酒,暖暖的很舒服。
…………
第二天清晨,赵孝骞还在睡梦中,贾实等一批高手已收拾好了行囊,乔装成辽人模样。
众人站在帅帐外,面朝门帘双膝跪拜,然后起身默默地骑上战马,脱离队伍远去。
陈守亲自将他们送出了大营,看着贾实等人远去的背影,陈守怅然若失,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世子身边功夫最高的一批人走了,保护世子的重任完全压在他陈守的肩上,接下来还要面对战场上的刀光剑影,陈守感到了久违的压力。
接下来继续行军,无休止的行军。
枯燥乏味的路途,赵孝骞已经习惯,随着队伍距离北方越来越近,战争的紧张空气也越来越明显。
出了京畿地区,所感受到的气氛已全然不一样。
离宋辽国境越近,土地越广袤,但村庄和百姓却越少。
常年的战争阴云笼罩,还有多年前辽国动辄越境打草谷抢掠大宋边民,导致宋辽国境方圆地广人稀,上好的土地良田竟大多荒废,无人耕种。
明明是土地肥沃的河北平原地带,明明应该被大宋当作国库粮仓产地的富饶地区,如今却是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景象。
百姓们宁愿放弃土地,拖家带口南下沦为流民,也不敢在这片常年发生战争和劫掠的土地上久居。
赵孝骞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将每一幕凄凉荒芜的画面记在心里。
有些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目前他要做的,是争取和平。
敌人倒下了,和平就来了。
天下一统,番邦臣服,大宋就不会再有战争。
有了和平,这些荒芜的土地一定会很快恢复生机,城池和村庄也将迅速地建起来,这是必然的。
行军半月后,赵孝骞和五万将士终于到达拒马河大营。
此时已是二月末,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拒马河两岸的河滩上正是草长莺飞,远处的宋军大营在这明媚的春光里,都透着几许生机勃勃的气息。
同行的五万禁军将士也渐渐变得躁动起来,大家看着坐落在远处的大营,以及依稀从风声里传来的操练声,喊杀声,将士们的心情顿时激动兴奋又带着些许忐忑不安。
快到大营辕门外,赵孝骞远远便看见一众将领列队站在营外,一脸欣喜地眺望黑压压的禁军,以及一马当先的赵孝骞。
下令安顿五万将士,并在原来的大营旁开辟一块新的地方用来扩建营盘后,赵孝骞独自策马上前。
快到辕门时,赵孝骞下马步行,等候已久的许将,种建中,宗泽,狄谘等将领迎上前,众将在赵孝骞面前一字排开,躬身行礼。
“拜见郡王殿下。”
赵孝骞哈哈一笑,道:“都熟人了,不必客气,拜得再有礼貌,我也没红包给你们,免礼!”
说着赵孝骞上前朝许将和种建中眨了眨眼:“我不在大营这段日子,辛苦两位操持了。”
许将板着脸,冷冷一哼:“你好意思腆着脸回来!可知这段日子老夫与种将军焦头烂额,大营里各种鸡毛蒜皮都要我们来操心,老夫这些日子头发都白了不少。”
赵孝骞无辜地道:“官家突然急召我回京,我能怎么办?要不冲元先生给汴京写道奏疏,去骂官家?”
许将一怔,拂袖怒哼。
赵孝骞又望向种建中,道:“最近几月辽国可有异动?”
种建中含笑道:“一个月前,斥候探得辽军有小股军队试图南渡拒马河,越境抢掠我大宋村庄,末将及时派兵歼灭了数支辽军后,他们终于老实了。”
赵孝骞环视众将,微笑道:“每年都有辽军越境打草谷,抢掠我大宋百姓,咱不能惯他们的毛病,来多少杀多少,而且……”
说着赵孝骞脸上的笑意愈深,缓缓道:“而且,从今日始,也该咱们越境抢他们了。”
“众将整顿兵马,准备收复燕云十六州,雪我大宋百年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