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1.黑科技
1251.黑科技 (第1/2页)【还有你们?你们也要治沙么?】
“对啊。”罗少安痛快答道,“我们来沙漠,就是为了治沙啊,而且是颠覆性的技术,我们清音农业最新的,黑科技。”
【黑科技??新的沙漠植物吗?昨天猫猫头老板说的第二种新作物?】
“是,也不是。”罗少安点点头,又摇摇头,“是新的作物、新的材料、新的模式,完完全全一整套,都是新的。”
“至于是什么样子,等等看就知道。”
罗少安学坏了啊,学会卖关子了。
在直播间观众们连连追问中,罗少安一句话都没再透露。
而是走到临时指挥部那里,就是临时搭起来的桌子和设备处。
现在头顶还多了个棚子。
“俞研究员,现在情况怎么样?”罗少安找到在机器前看数据的一位三十多岁青年学者模样的人问道。
同时给直播间里的观众介绍说:“这位是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俞承轩研究员,也是我们这次‘一个奇迹’治沙行动A9组技术支持。”
【有中科院的支持啊?这么隆重?】
中科院的牌子还是很硬很硬的。
【当然啊,猫猫头要搞事,就搞大事,他们什么人脉啊】
这是对清音农业充满信心的,声望在他那里快刷成崇拜了。
【一个奇迹是什么?你们这次叫一个奇迹?】
这是没看直播间标题的。
【A9组?还有别的组呢?】
这是真的发现华点的。
罗少安挑着回答了一下,“这次‘一个奇迹’行动,一共有五十个组。”
然后就没再管网友们源源不断的新问题。
把直播相机怼到屏幕上。
俞承轩研究员开始介绍了……
“按照刚才无人机测绘区域,咱们今天的工作目标是这里……这里和这里。”
“根据卫星遥感对比,这几块含水层在五十到七十公分,统一使用一号种。”
“这块……这块……这块,含水层在七十公分到一米,安排在明天,使用二号种。”
“尽量安排在每天使用同一型号,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具体的播撒面积,是多或少的,我再临时调配。”
“实时风力风向温度湿度数据由那台搭载了气象监测仪的无人机提供,并由数据中心随时计算,随时调整农用无人机作业。”
“整体对接也连好了,太湖之光超算预留了算力,根据遥感卫星和地面数据双重调配整体行动……”
俞承轩研究员知道现在在直播,有许多外行人在看着。
而且在本地配合的村支书也不知道这次“一个奇迹”行动的内情。
所以主动地,尽量地,讲的浅显易懂一些。
但是,直播间里的观众还是没听懂。
【无人机测绘、卫星遥感、气象监测、数据中心、超算……感觉好厉害的样子啊】
【不明觉厉】
【有谁听懂了吗?哪位大手子给讲讲】
【求扫盲,求科普,麻烦用小学生能听懂的话】
【中学生也可以,最多初中二年级,本人大学毕业,知识储备已经退化到初中】
【同退化】
【大手子说,没戏,讲不了,听不懂】
巴图朝鲁也没听懂,但听出来了,这次上面搞得东西很厉害,连卫星都用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