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哈剌察:我最开心的日子,都已被留在太原府
第716章 哈剌察:我最开心的日子,都已被留在太原府 (第1/2页)在大明那等级森严、蟠根错节的官场体系之中,马文健不过是个从九品苑圉长。
宛如沧海一粟,处在官场的最底层,卑微得几乎难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然而尽管他官职低微,却绝非胸无点墨、不知时务之人。
马文健心里十分清楚,当今圣上朱元璋对蒙古血统官员怀揣着深深的忌惮。
回溯往昔,元朝统治虽已落幕,但蒙古势力的残余影响仍在一定程度上萦绕在这片土地。
朱元璋出身草莽,一路披荆斩棘建立大明王朝。
他对于可能威胁到政权稳定的因素,向来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蒙古曾作为统治民族,其政治、军事力量在元朝时期极为强大。
即便如今明朝已立,可朱元璋心中对蒙古血统官员潜在威胁的担忧。
犹如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始终悬而未决。
《孟子滕文公上》有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圣意如此,这股风气便如涟漪般在官场层层扩散开来。
处于京城这权力核心之地的大明官员们,个个都精于察言观色、揣摩上意。
他们敏锐捕捉到朱元璋对蒙古血统官吏的态度,纷纷跟风附和。
于是在京城官场这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暗流涌动的圈子里,对拥有蒙古血统的官吏,大家都没什么太大的好感。
平日里若有蒙古血统的官员在场,众人表面上或许还能维持几分官场的客套与礼仪。
然而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的疏离与戒备,却难以掩饰。
在各种官场聚会与社交场合,这些蒙古血统官员常常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排挤。
仿佛被一层冰冷的隔阂所包围,难以真正融入其中。
这种因朱元璋态度而引发的官场风气,如今早已成为大明官场生态中,一种微妙却又不容忽视的现象。
尽管哈剌察只是京城苑马寺一个负责管理蒙古战马的群长,根本就没有任何品级,但是依然难以逃脱被排挤歧视的命运。
想到这里,不忍看到下属遭到不公平对待的马文健,笑着开口说道:“林大人,哈剌察虽然拥有蒙古血统,但他对马匹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极高的热情。
况且哈剌察自幼与马为伴,熟悉马的习性和特点。
他对待牧养蒙古种马的工作,也是一丝不苟。
每天都会仔细检查每一匹马的健康状况,确保马匹得到最好的照顾。
再加上哈剌察为人豪爽直率,对待同僚真诚热情,在马场中很受大家的欢迎。
无论是汉族官员还是其他少数民族胥吏,都能与他融洽相处。”
紧接着马文健为佐证自己的观点,又列举了几个事例具体说明哈剌察在工作中的杰出表现。
“自从来到京城之后,哈剌察凭借自己的出色专业技能,很快便成为负责掌牧养蒙古种马的群长。
他曾成功驯服一匹桀骜不驯的烈性种马,这匹马在其悉心照料和训练下已经成为马场中最优秀的种马之一,为繁育优良马匹做出了重要贡献。
还有一次,一匹年轻的种马突然变得狂躁不安。
不仅拒绝进食和饮水,而且还试图挣脱缰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