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刘表
第728章 刘表 (第2/2页)韩嵩到了许昌,被朝廷任命为侍中、零陵郡太守;等到韩嵩返回荆州,他向刘表称赞曹操仁德,劝说刘表将儿子送到许昌作为人质,以表示归附曹操的诚意。
刘表认为韩嵩怀有二心,勃然大怒,要将韩嵩推出去砍头;又将韩嵩的随行人员严刑拷打致死,也没有得到韩嵩背叛自己的证据,刘表这才没有处死韩嵩。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占西鄂县。
同年,曹操进攻刘备,刘备兵败后前来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待之如上宾,增加刘备的兵马,让他驻扎在新野。
荆州的人才逐渐归附刘备,刘表怀疑刘备有异心,因此没有重用他。次年曹操征讨袁谭、袁尚期间,刘表派刘备率兵向北侵犯,到达叶县,曹操派李典随同夏侯惇率军阻击,刘备率部在博望击败曹操部将夏侯惇、于禁的军队。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军深入柳城;刘备劝说刘表趁机袭击许都,刘表没有听从。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曹操的大军还未抵达荆州,刘表就病死了。
刘表去世后,部将蔡瑁、张允等人拥护其幼子刘琮继承其职位;刘表的长子刘琦则出任江夏郡太守。
同年九月,曹操大军抵达襄阳,刘琮率领部众投降曹操。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亲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荆州,荆州形势危急。
而荆州牧刘表此时正一病不起。他的长子刘琦回来探望,显然是有所谋划,却立刻被人赶回了江夏。
原来,刘表在立嗣这件事情上,迟迟没有定夺。
如果继承人不确定,无穷无尽的内耗就会伤害到整体的利益。
立嗣一事,按传统做法当然是众望所归,早立嫡长子,避免异心四起,内部争权。
刘表原本有意立长子刘琦为嗣,因为刘琦长得很像他,颇得其喜爱。
可是,刘表的原配早年亡故,他又娶蔡氏。蔡氏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刘表的次子刘琮,又天天给刘表吹枕边风,刘表内心的天平就朝刘琮倾斜了。
此外,蔡氏的哥哥蔡瑁和外甥张允又颇受刘表宠信,这两个人也经常在刘表面前说刘琦的坏话。
众口铄金,刘琦渐渐失势了。为避祸,他只能跑得远远的,躲在江夏。
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次子刘琮被扶上荆州牧的位子。如今曹操大军压境,荆州的主要谋士蒯越、蔡瑁等人都主降。
刘琮毫无外援,只能听命投降,荆州遂没。刘表苦心经营荆州将近二十年,却落得一场空。
想当年,董卓以朝廷的名义,任命刘表为荆州刺史。那时荆州群龙无首、盗贼为患,刘表想赴任,又隔着袁术的地盘,只好匿名只身前往荆州。
到荆州后,他联合蒯氏、蔡氏等荆襄望族,消灭各路势力,才奠定了统治基础,保得荆州一方平安。刘表单骑定荆州,一时传为佳话。
但是在立嗣这件事上,刘表是犹豫而无力的。他当然想立长子刘琦,但是,幼子刘琮背后就是蔡氏的势力。
刘表名义上是一州之主,但并没有绝对力量来镇压当地的世家望族,连自己都娶了蔡氏为妻。所以,刘琦只能远走避祸,而荆州在瞬间就倒戈投曹。
刘表借地方望族势力控制荆州并没有错,错在控制荆州后,久久依附于此,没有组建属于自己的力量,而他的儿子又软弱无能,最后被望族势力控制,就成了必然。
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蔡家和蒯家在荆州投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投降曹操后,蔡瑁在曹操麾下谋事,最后封爵为汉阳亭侯。
蔡瑁还保住了富贵,他的府邸在蔡州,屋宇华贵,婢妾数百人,别业四五十处。到了晋朝,蔡家依然富贵无比。
蒯氏在入魏后,通过联姻,与东海王氏等世家望族建立了亲戚关系。
荆襄望族在魏晋交替的大潮中都平稳过关,而刘表的后人则淹没于历史的尘埃中,刘琦、刘琮二人被曹操笑骂:“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说到三国时期的荆州,就不得不提刘表这个人物。他是东汉末年的一方诸侯,坐拥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手底下还攒了一帮能打的猛将。
刘表麾下曾有七员猛将,分别是文聘、蔡瑁、张允、黄忠、魏延、霍峻和甘宁。
这七个人在当时都算得上有点本事,可惜刘表死后,荆州局势崩盘,这些猛将也各奔东西。
曹操和刘备各拉走三个,最后剩下一个最牛的甘宁,却投了孙权。
刘表这个人,出身不低,是汉室宗亲,年轻时也算有点名气。
他在东汉末年被派到荆州当刺史,那时候天下已经乱套了,荆州内部也是豪族割据,盗匪横行。
刘表到荆州时没带多少人马,但靠着脑子和手腕,硬是把这块地盘收拾得服服帖帖。
他拉拢了当地大族,比如蔡氏、蒯氏,还收编了不少有本事的将领,逐渐把荆州变成了乱世里少有的稳定地带。
荆州地理位置太关键了,北接中原,南靠长江,西边是益州,东边挨着孙吴的地盘。
按理说,刘表完全可以凭着这块宝地干一番大事。可他偏偏是个守成型的人物,没啥争霸的野心。
他把荆州治理得不错,吸引了不少北方士人南下避乱,但军事上却始终缩手缩脚,既不北上跟曹操硬碰硬,也不南下找孙氏兄弟的麻烦。
等到公元208年他病死,荆州内部继承人问题没解决好,面对曹操大军的压力,直接就崩了。
刘表死后,他的小儿子刘琮接手。面对曹操南下,刘琮没撑住,直接投降,荆州就这样易主。
这时候,他手下的七员猛将也开始散伙,有的投了曹操,有的跟了刘备,还有一个跑去孙权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