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官复一品
第1013章 官复一品 (第1/2页)苏浩年双膝跪地,再次俯身叩拜。
“草民,谢陛下信任,草民定不负陛下重望,为朝廷尽自己绵薄之力。”
苏浩年怎会不知,皇帝仁义,这是在对他受过的十九年冤屈做得补偿。
苏浩年心中感怀不已。
-
盛若举得知苏浩年突然被陛下召入宫中,匆忙赶到了宫门外。
等了大约一个时辰,方见苏浩年走出了宫门。
他一身藏青长衫,走路脚步轻快,老是老了些,依然能与他记忆中的重合。
他快步迎上前去。
“苏老。”
苏浩年抬眼,仔细辨认了一番,认出了眼前男子。
是盛若举。
也是,当今的太傅。
苏浩年没有表现出什么喜悲,“是你啊。”
盛若举笑得既诚恳又有几分警觉:“苏老回京多日,学生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府上探望,实在是有些失礼。苏老能得到平反,安然归京,学生一直都非常替老师高兴。”
苏浩年停下脚步:“老师这个称呼,苏某实不敢当。当年你我之间也并非是师生关系。盛太傅如今官拜一品,功勋早已在苏某之上,实不必对老夫如此客气。”
说着,便朝着自己的马车走去。
对这个盛若举,苏浩年是没什么话可说的。
十九年前,盛若举曾是他十分欣赏的青年解元。
出身寒门,却用功刻苦,精通经史子集,学识比很多老学究还要深厚。
那个时候,他十分惜才,帮助他颇多,也很喜欢跟这个后生一起谈经论道。
就连他去参加那场本不该参加的聚会,也有盛若举的原因。
当年,若非盛若举一直说想见前朝的一位老学士,想向他请教学问,若非那位老学士当日也会参加那场聚会,他是不会带着他一起参加的。
结果,出了事情之后,盛若举竟是躲避起来,一句话都没有替他作证。
直到这个时候,其实苏浩年还没有对盛若举有多大的怀疑。
毕竟他年纪轻,怕惹祸上身,也是有的。
毕竟以当时的局势,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断送前程,他能理解他的考量。
直到他被发配至陇州的三月后,此人竟是一举坐上了太傅之位。
那时他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盛若举此人,绝不简单。
而回京之后此人对自己的反应,更是让他印证了这一点。
他回京这么久了,他一次拜帖也没有递过,或者连一句恭贺的口信也没有传达过。
而此时他之所以会突然出现在这里,想必定是得知他得了陛下的召见。
眼下恐怕是有些心慌,想来看看陛下究竟为何召见的他。
果然,盛若举直接又追了过来。
“在盛某的心里,苏老一直都是在下的老师,当年与老师在一起,盛某成长很多,盛某一直记得这份恩情。老师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楷模。”
苏浩年没有答话,继续朝前走。
盛若举又接着道:“今日见老师得陛下召见,盛某替老师高兴,想必陛下还是念着旧情的。老师终于苦尽甘来了。”
苏浩年冷笑了一声:“苦尽甘来?你这词,倒是用得妙。没有什么苦尽甘来,自洽圆融。何时都是顺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