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打蛇打七寸
第1015章 打蛇打七寸 (第2/2页)另外在动态更新方面,也相对滞后,施工改道等变化需要48小时以上才能更新,特斯拉今年就曾经因为地图未更新在杭城高速误闯封闭路段。
另外在数据合规风险方面的要求也是极高的,除了要符合今年新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之外,还要面临资质上的壁垒,全国仅20家企业拥有高精地图甲级测绘资质。
小朋的智能驾驶方案也不弱,甚至于说同样也要优于菊花的ADS方案,但余大嘴丝毫不把小朋放在眼里,一则是小朋体量太小,二则也是小朋汽车自身没有甲级测绘资质。
甚至于特斯拉都不被大嘴放在眼里,根据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外资车企在高精地图方面,需要与本土图商合作,多了一个中间商流程,更新速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尉来就不一样,除了高德地图拥有甲级测绘资质之外,尉来自身也有,另外与尉来合作的四维图新,同样也拥有测绘资质,虽然菊花也有,但尉来的体量显然要更让人头痛。
有规模,有背景,有实力,现在还有技术,这就是大嘴目前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
比尉来先一步推出无图化升级,是目前他们能想到的第一个反击方案,相比起高精地图方案,无图化升级并非是完全抛弃地图,而是将地图降级为辅助校验工具,如人类驾驶员既依赖记忆也依赖实时观察一样,这是一场技术革命。
檀锦程最近对外也一直在宣传尉来的无图化,尉来计划于2022年推出无图化升级。
画饼嘛,不是只有大嘴才会的。
比尉来先一步推出无图化,除了技术保持领先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单车成本上,从高精地图到无图化,硬件方面可以减少一定数量的激光雷达,单车成本能够从8000元下降至5000元。
另外每年2000元的地图年费也可以直接节约,而不同于尉来与高德之间的关系,在地图服务商方面,菊花的成本也要更高一些,菊花推广的车子卖得更贵,根本原因还是在成本上。
“这样会加大我们的亏损啊。”
“那也没办法,亏损也得提前上啊。”
菊花的车BU项目,目前还处于一个亏损状态,年亏损大致在50亿元左右,而一旦加速ADS2.0的推出,亏损预期至少会提升至80亿元。
这点钱对于菊花来说,算不了什么,大嘴并不是特别的在意,相信在内部也很容易通过,30亿元如果能够买到比尉来优先发布无图化升级方案,对于ADS方案是绝对值得的。
整个十月末,菊花车BU项目组在余大嘴的带领之下动作不断,先是对外宣传启动ADS2.0计划,另外目前正在推进的鸿图X5车型,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硬件方面,鸿图X5可以说是自杀式的升级了,原本刚刚发布的MDC610,200TOPS算力的计算平台,已经有免费升级的方案正在策划了。
余大嘴计划将计算平台升对于MDC810,算力能够达到400TOPS,而激光雷达方面的成本,也做了极致压缩,当前激光雷达业内单颗成本均价大概在500元左右,大嘴希望通过压缩成本的方式让X5预装更多的激光雷达,以供应链优势来碾压对手。
按照大嘴的计划,在激光雷达上他们预期将单颗成本压缩至100元。
而在11月1日,也就是尉来正式向全体预装用户推送NOP+更新方案的当天,大嘴突然对外宣布开放他们的感知算法库,允许车企调用激光雷达云处理模块,但前提是绑定他们的智能座舱。
“用战略上的亏损来换取生态控制权,这是菊花手机击败HTC,菊花通信设备碾压爱立信的同一种模式,你们看着吧,后面的攻势会更加的猛烈。”
菊花在十月末的动作,还有今天突然的变化,引起包括尉来在内的一众竞争对手关注。
尉来内部今天的重要事项是关于NOP+系统的更新,车机系统不同于手机系统,手机更新时出点问题最多也就是漏接几个电话,而车机系统更新可能会导致车辆安全事故。
檀锦程最怕的就是一些神经大条的驾驶员在行驶过程当中脑子一热去更新车机系统,他可以肯定的说,有这种行为的司机绝对不少。
行驶中更新车机系统,会存在功能中断,稳定性下降以及分心风险,尤其是涉及到核心模块的更新可能影响驾驶体验甚至安全。
车企的核心逻辑是安全优先,也因此在这种大规模更新的情况下,一向对外以安全为宣传点的尉来全体非常的重视,除了在技术手段上降低风险之外,还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大嘴选择在今天突然宣布感知算法库,也就是看中了尉来此时无心应对,通过绑定智能座舱的方式,能够在智能座舱领域抢战尉来的市场份额。
而尉来内部也确实没有这个时间,与市场份额相比,尉来最近一段时间更害怕出现如特斯拉一样的公关事件,更新过程当中不管是不是用户的问题,闹大了对企业都不是件好事儿。
“我们也要加快无图化的研发更新速度,争取在速度上跟上菊花。”
对于哪家企业率先发布,檀锦程并不想刻意的去争那个第一,就像是这一次菊花公布全系方案,尉来在两天之后应对一样,只要两者之间的时间差距没有拉开太多,就代表着尉来一直保持着第一阵营的位置。
2023年,智能驾驶领域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在智能驾方案上,只有菊花的ADS与其他,并且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的消费者都认可这种。
特斯拉的FSD技术也不错,同属第一阵营,但是他们在国内的使用有限制,这无形当中延缓了他们的推广速度,一个阉割版本的智能驾驶方案,在用户心智占领上总要是差了那么一些。
大嘴入主之后,菊花汽车制造起势明显,选择在这时候提前公布NOP+,就是要防止出现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上让市场形成只有菊花与其他的共识。
技术上紧紧咬着菊花,营销宣传上也紧紧跟上,让尉来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始终保持着知名度与竞争力,这样的话哪怕后续大嘴宣传得再是厉害,也只能保持与尉来分庭抗礼之势。
“今年下半年,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占据用户心智的关键一年,很大程度上,谁在今年还剩下的两个月里让用户更加的了解智能驾驶,今后至少五年的市场份额都不用愁了。”
“尉来有自己的销量基础,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现有用户以及老用户增加对NOP+的理解,让他们像是买手机一样能够放心有选装NOP+。”
以现有超过百万辆的销量基础,尉来推广优势明显,加上星河P1以及星途S01这两款爆款车型的持续交付,形势对于尉来而言比菊花要好太多了。
哪怕是不跟其他车企合作,尉来也能够保证自己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
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技术上的优势以及用户心智的占据,市面上优秀的产品不少,纯纯技术领先并不足以保证用户能够在购车之时第一时间就选装。
这就像买手机一样,用户购买了你上一代手机产品,当要换机之时,新一代的手机技术参数以及体验等等不足以让用户满意,那用户就会选择放弃这个品牌。
诺基亚的用户基础大吧?优势明显吧?但是在技术上走错了方向或者说是不思进取,在营销宣传上也跟不上,用户放弃这个品牌也不过一两年的时间。
汽车产业里其实也是如此,换购老用户,新用户未必会一直忠诚于一个品牌,一切都要看品牌自身能不能跟得上市场。
如果某一天,尉来车主都不选装自己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那大量的用户就更像是一个讽刺了。
大嘴选择在这个时间闪击尉来的供应商体系,在檀锦程看来威胁并不是很大,目前尉来新能源汽车选装智能驾驶方案高达75%,在新增用户的基础上,尉来至少要一直保持住这种选装率。
“始终维持在70%以上的选装率,无论竞争对手如何攻击都没有用的。”
如同特斯拉毛豆3以及毛豆Y还有热度上来的星途S01以及星河P1一样,市面上对于这几款热销车型的攻击并不少,但只要始终维持住销量,就无惧这种攻击。
反倒是会让黑粉破防,骂得再多还越卖越好,能不气么?
“其实余总有点着急了,尉来在技术领域里始终是一个挑战者的身份,他这么急匆匆的反倒是失了方寸了,也或许余总在他们内部的压力也很大吧。”
在檀锦程看来,菊花至少要搞出一款爆款车型出来才能够推广他们的技术,任何技术都必须建立在销量的基础上。
一切要看明年的X5了,檀锦程对于这款车型还是相当期待的,或许改了名字以及改了方案的鸿图X5,这一次可能会给消费者不一样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