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父刘玄德 > 第653章 宛城豪强

第653章 宛城豪强

第653章 宛城豪强 (第1/2页)

五月底时,曹操抵达宛城,将大军分别驻扎在宛城附近的雉城、博望、西鄂等县之中。
  
  这些县邑大多残破,但依旧有不少民房可供驻军,而且还有残留的城墙可供遮蔽风雨,城中又有井水,是上好的驻军地点。
  
  此时,曹操正在接见几个宛城当地的豪强。
  
  如今的宛城,经过刘表以及当地士族豪强的苦心经营,已经恢复了几分元气,如今已有近五万户,口九万余,而实际上人口早已经突破了十万,甚至已经超过了十二、三万。
  
  南阳在东汉乃是帝乡,名门大族,豪强士绅不计其数,在东汉时期排名第一阶梯的士族豪强就不下十余家,更别说还有其他地方家族了。
  
  这些家族虽然在董卓之乱以及后面的兵火中损失惨重,但作为掌握了大量人口和生产资料的既得利益者,一旦有了机会,恢复起来的速度也是相当快的。而且越是在这种时候,他们侵吞起国家的利益来就越狠,包庇豢养起隐户来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如今宛城城中,势力最大的几个家族,分别是新野邓氏、来氏;宛城阴氏、众安宗氏、西鄂应氏等等。
  
  眼下这些士族豪强中,第一阶梯的无疑是几个成功门阀化了的家族,以邓氏、宗氏等为首。
  
  这几个家族都趁着兵火收拢流民,豢养隐户,然后以家族子弟为骨干,编练出了为数上千的私人部曲,然后用自家掌控的锻造工坊来打造武器甲胄来武装自家部曲。
  
  这些地方部曲为数众多,实力层次不齐,但南阳这边的部曲因为人才、经济、物资等原因,水平明显要更出类拔萃一些。
  
  其中,新野邓氏就以弩兵见长。
  
  邓氏作为南阳第一大族,东汉初年邓禹“云台首功”,家族封侯者二十九人,冠绝当世。
  
  如今家族声势虽然江河日下,更是因邓太后的缘故,为后来历朝天子所打压,但在南阳这块地界上,依旧底蕴深厚。
  
  邓氏一族掌控新野,同时还在宛城占据了大量的份额,可见其家族在南阳的强势。
  
  邓氏家族在刘表崛起之后,对刘表屈膝归顺,其族中名士邓义更是出任荆州治中从事。
  
  其次便是宗氏,这个家族与邓氏截然不同,并非云台十八将出身。
  
  虽然宗氏与邓氏、贾氏一样,从西汉时代起就是南阳本地的有力豪强,也在西汉末年追随刘秀重振汉室。
  
  只是宗氏家族的宗佻并未能因功封侯,故而家族后来其实是走上了与军功贵戚截然不同的道路,那就是提前士族化。
  
  宗氏家族中的著名名士宗资,就曾经出任汝南太守,任用汝南当地的名士范谤为功曹,几乎将太守权柄尽数委给对方,并因此而名满天下,为汉桓帝所提拔,入京担任虎贲中郎将,执掌禁军。
  
  可见,宗氏的士族化反而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家族兴旺的钥匙,而在东汉末年时,宗氏又成功的转化成了地方豪强,无疑再一次完成了家族的成功转型。
  
  别看历史上宗好似默默无名,其实这个家族十分的精明,在几次关键性的抉择中都成功站队成功,获得了大量的利益。而且这个家族与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关系相当的深厚,一度成为了曹刘之间重要的砝码。
  
  在原来的时空中,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时,刘备在汝南被曹仁击败,不得已退入南阳,投奔刘表后,被安置在了新野。而在次年,曹操就迫不及待的兴兵来攻,以夏侯惇为主将,于禁、李典为副将。
  
  在这一战中,宗氏果断站在了刘表、刘备的一边,出兵千余,一战功成,大破夏侯惇,为自身赢得了重要的政治砝码。
  
  后来的蜀国名臣宗预,便是出自这一家族,只是选择了跟随刘备南下。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举南下,刘表病死,荆州不战而降,宗氏因此而转侍曹氏。
  
  可宗氏在曹操赤壁战败之后,一直都在与刘备以及后来的关羽暗中联系。
  
  最后,在侯音、卫开等人举兵叛乱时,宗氏又分别下注,再次大获全胜,可见宗氏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家族。
  
  宗氏族兵的战力也极为强悍,尤在邓氏族兵之上,其部曲得名为“宗部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甲胄鲜明,弓马娴熟,被《襄阳耆旧记》称为南阳劲旅,其战力可见一斑,绝不逊色于曹氏精锐。
  
  张济当初从关中将步骑万余人自武关南下入南阳,寇掠当地,却不敢选择宛城和新野,而最终将目标定在了穰城,与这些尚武能战的南阳豪强就有着十分直接的关系。
  
  曹操如今要在南阳大战,想要攻破襄阳,然后长驱直入,南下饮马长江,就必须要得到这些豪强们的支持。
  
  最起码也得让他们出兵出粮,否则留着这些兵马在宛城这等要隘重地,如何能让人放心得了?
  
  果然,在曹操将请求说出口后,在场的一众豪强头子都变得沉默了起来。
  
  曹操早有准备,也不生气,只是冲着身边一人使了个眼色。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之前的荆州治中邓义。
  
  在刘表决心北上投奔曹操后,他便跟着刘表一起离开了襄阳,前往了雒阳。
  
  曹操早在出兵之前,就已经说服了邓义支持自己,而在曹操南下南阳之时,邓义早就已经返回了宛城邓氏族中,提前为曹操做好了准备。
  
  果然,下一刻,邓义就主动开口道:“大将军言重了,我邓氏世受汉恩,岂敢不为王前驱?宛城虽经历战火,然托大将军之福,如今数岁,皆风调雨顺,刀兵入库,各家各族也都颇有积蓄,正该此时报效好听。”
  
  邓义这话一出,在座的各个家族俱是又惊又怒。
  
  这些人也不是傻子,各个都老奸巨猾,哪里听不出邓义这是在给曹操做筏子,一个个在心中暗自惊疑不定,难道邓氏真就彻底投靠曹操了?
  
  不等他们想出结果,邓义已经先一步摊牌了:“我邓氏愿出稻米五千斛,小麦五千斛,粟一万两千斛,大豆八千斛。除此以外,再助战弩兵六百人,部曲一千四百人,唯愿王师旗开得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