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赏罚分明
第649章 赏罚分明 (第2/2页)张松率先拱手应答:“将军明鉴。当下之急,一在赈济饥民,开仓放粮,使老弱有所养;二在张贴安民告示,明令士卒不得劫掠,违者立斩不贷;三则宜速遣能吏巡行坊市,理冤断狱,收拢溃兵,以定秩序。如今府库虽然空虚,然各大家族之中,仍有不少存粮。松不才,愿为将军取之。”
刘封大喜,不仅仅是为了这些粮食,而是欣喜于张松的态度。
张松能在此时挺身而出,主动来做这个恶人,可见张松忠谨之心,实为可贵。
刘封当即颔首微笑,冲着张松点了点头。
接着,秦宓挺直身体,继而补充道:“子乔之言甚善。然正以为,除眼前之急外,尤当借重蜀中耆老、乡贤声望,譬如请杜微、周群等名士出面抚慰百姓,宣导将军仁德。更可效汉高祖约法三章之故事,尽除刘璋旧政之苛繁,示以简政宽民之意。”
杨洪亦进言道:“民心之所系,不过温饱安危而已。今仓储虽损,犹可速从广都、江州等处调运粮秣入城,设立粥棚,先解燃眉之急。待民生稍安,即可清查户册,轻徭薄赋,使民知归顺之利。”
刘封听罢,面露嘉许之色,抚案叹道:“诸公之言,皆老成谋国之论,封受教矣。便依此议,即刻分派施行:子乔总揽安民告示及吏治整顿;子敕联络蜀中名士,共稳人心;季休统筹粮草调运与赈济事宜;孝直则伴我左右,为我参赞谋划;子度可率部维持城中巡防,整顿蜀军,弹压不法。”
众人皆起身领命。
刘封又温言道:“成都新定,百废待兴,皆赖诸公同心协力。”
言毕,命人奉上帛地图册,与众人详议粮道开通、户籍整理等具体事宜。
张松等人看见刘封早有准备,不日便有大量粮草输入成都,皆是长松了一口气。
众人商议诸事,公而忘私,直至日暮。
当晚,刘封于州府之中设置简宴,款待张松等人。
**
刘封宴罢,独留张松于书房。烛火摇曳中,刘封亲自为张松斟茶,缓声道:“子乔可知,吾原本欲表奏朝廷,荐君为汝南、江陵等大郡太守,以酬首功?”
张松闻言一怔,手中茶盏微颤,心中颇为茫然。既有因刘封说要举荐自己为大郡太守的喜悦,又品出对方话里未尽之意的失落。
不待张松回应,刘封继而叹道:“然观今日蜀中情势,百姓未安,人心未附,若使栋梁之材远赴他乡,非但于治蜀不利,更恐蜀人生出疑我之心。”
言至此,刘封目光灼灼看向张松:“故封思之再三,欲请子乔暂屈留于蜀中,我当表奏朝廷,为君拜封平南将军,兼领左将军府司马,节度成都诸军事。虽暂屈尊驾,却实为安定蜀中之要策,还请君多多包容。”
张松闻言大惊,手中茶盏竟失手落案,慌忙起身拜道:“将军万万不可!松虽为首倡,然投效已迟,更兼司马懿焚城之际,松几成罪人……今日得蒙收留已属万幸,岂敢望此高位?即便是广汉太守,于松已是殊恩!”
刘封趋前扶起,正色道:“子乔过谦矣。若无公当日冒险首倡,隐为密图,我军安能顺利进入成都?况今日公又主动请缨,欲为成都百姓向世家大族征粮,此等担当,非忠贞之士不能为。”
言毕,刘封又执其手续言道:“蜀中初定,民心不附,正需借重子乔之才德以安人心,望公万勿推辞。”
张松眼眶微红,颤声道:“将军如此厚待,松……松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遂再拜受命。
是夜,二人促膝长谈至深夜,于烛影摇曳中规划蜀中未来,相见恨晚之意,溢于言表。
次日,刘封令顾邵宣读封赏:
“拜张松为平南将军,兼左将军幕府司马,节度成都诸军事,赐蜀锦百匹,绢帛千匹,西域宝马两匹,玉如意一对,象牙、犀角各成对,棉服两套,霜糖十石,香油十石,雪盐五十石,珍珠十斛,五铢钱五十万,金银各百金。”
“拜秦宓为蜀郡太守,赐蜀锦二十匹,绢帛百匹,霜糖、香油各两石,雪盐十石,五铢钱十万,金银各二十金。”
“拜杨洪为广汉太守,赐同秦宓之数,另加赐《尚书》集注一部。”
“征法正为左将军幕府从事,赐蜀锦五匹,绢帛二十匹,霜糖、香油各一石,雪盐五石,五铢钱五万,金银各十金。”
“征孟达为左将军幕府军候,赐同法正之数,另加赐明光铠甲一套,宝马一匹,宝弓一张。”
“迁曲军候马球为定蓉校尉,赐同法正之数,另加赐明光铠甲一套,宝马一匹。”
“其余有功之人,皆按功簿厚赏。”
赏令既下,满城俱震。
张松率先前往州府拜谢:“松本败军之吏,得蒙将军不弃,委以重任,赐以重赏……虽肝脑涂地,难报万一!”
言迄泣下,伏地不能起。
秦宓、杨洪、法正、孟达等人亦相继前来拜谢。
秦宓道:“宓本书生,蒙将军如此厚待,敢不竭尽驽钝,以安蜀土!”
杨洪继曰:“洪必使广汉政通人和,成为将军坚实之基。”
法正虽性情刚矜自持,此刻亦眼含热泪,郑重顿首:“正飘零半生,终遇明主。自今以往,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虽九死其犹未悔!”
孟达虽觉官职有些低,但却未有怨言,况且幕府军候一职可是亲信武关,他也相当满意了。
刘封亲自下阶,一一扶起众人,温言道:“诸公皆国士之才,今日之赏,不过略表心意。但愿诸公勿忘今日誓言,同心协力,共匡天下。”
随后,刘封又设宴与众人共饮,席间气氛热烈,宾主尽欢。
直至月明星稀,众人才辞别而出。
张松立于阶前,毫无醉意,眼中一片火热望天誓曰:“将军如此厚恩,实为殊荣,松若负今日之恩,天地不容!”
余人亦皆感奋,各自誓言效忠。
成都之夜,因这一场简宴而注定不同。
刘封不仅得了一座城池,更真正赢得了成都城中上层核心人物的归心,同时,也给成都城中的大族豪强们竖立了一系列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