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论功行赏
第648章 论功行赏 (第2/2页)秦汉讲究的是七十而致仕,没到七十岁是不会退休的,除非身体生病,支撑不起繁琐的工作了。而能致仕的前提便是七十岁,在秦汉,能活到七十岁可是真正的古来稀。
光是这一点,孙权的野心就有点大了,其他诸如出郡放史,官拜九卿之类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听到刘封的称赞,孙权内心喜不自禁。
孙权这个人,除了野心外,内心其实不安感甚强,而且生性多疑。
这一点恐怕是东汉末年时期,所有军阀的共同特性,刘备在其中算是最为大度豁达的了。其他人与刘备比起来,别说曹操、孙权了,就是袁绍,刘璋也要比刘备更加多疑善忌。
别的不说,赵韪不就是被刘璋的疑心给活生生逼反的吗?
庞羲日后也是被刘璋的疑心给闲投散置的。
孙权的不安是有历史原因的,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孙坚到处仕官,每到一处,都要打仗。兵荒马乱,一个孩童,也就不意外了。
正是这种敏感性,让孙权感受到了刘封对他的疏离和不喜,每有用他,也多是迫不得已。
这种疏远让孙权很是苦恼,也极为费解。
孙权感觉刘封对他的疏离和戒心,甚至要远超对其兄孙策,这最是让孙权无法想通,也让孙权不得不谨言慎行,深怕做错了什么事情,更让刘封感到厌恶。
可今天,孙权却敏锐的察觉到刘封对他的欣赏,更给了他机会表现,这无疑破天荒的事情,孙权心中又是惊喜,又是紧张。
刘封却是不知孙权内心的诸多想法,笑吟吟的继续问道:“仲谋既已看清局势,可有奇策献我?”
孙权压下心中的杂念,毕恭毕敬的回答道:“臣愚昧,久思之下虽得一法,却不知是否合用。”
“无妨。”
刘封和颜悦色的催促道:“仲谋只管献来,是否合用,我自会决断。”
孙权虽然惊异刘封的亲善,却深知机不可失,赶忙小心翼翼的将计策托盘而出:“主公,既政府之中不得安排,何不委张子乔一个将军号?再征辟其入将军幕府之中,出任主簿、功曹等职,以左幕之职,督领地方,待蜀中安定之后,自可再转入地方之中,出任郡守。”
孙权这个方案一说出来,众人俱是拍案叫好。
刘封也是认真的思考了片刻,欣然接受了孙权的意见。
张松的问题得到解决,其他人就好安排多了。
秦宓、杨弘二人也可以顺理成章的留在蜀中。
法正,孟达更是可以随意调配,毕竟他们功劳虽大,但官职却十分低微。孟达好歹还在刘璋手下得了个僚佐之位,而法正干脆早就将侍从的身份辞去,如今更是白身。
这提拔起来就相当容易了,而且两人也都非蜀人,乃是关中人士,更加没有什么顾虑可言。
最终,刘封敲定了封赏计划。
“拜张松为平南将军,兼左将军幕府司马之幕职,节度成都诸军,赐蜀锦一百匹,各色绢帛一千匹,宝马两匹,如意一对,象牙一对,犀角一对,棉服两套,霜糖十石,香油十石,雪盐五十石,珍珠十斛,五铢五十万钱,金银各百金。
拜秦宓为蜀郡太守,赐蜀锦二十匹,各色绢帛一百匹,霜糖两石,香油两石,雪盐十石,五铢十万钱,金银各二十金。
拜杨洪为广汉太守,赐蜀锦二十匹,各色绢帛一百匹,霜糖两石,香油两石,雪盐十石,五铢十万钱,金银各二十金。
征法正为左将军幕府从事,赐蜀锦五匹,各色绢帛二十匹,霜糖一石,香油一石,雪盐五石,五铢五万钱,金银各十金。
其余有功人等,俱有封赏,论功行赏。”
按照这个封赏计划,张松升任两千石的杂号将军,还兼职左幕之中的军司马,可谓是一人身兼朝廷和幕府双重职务在身,实在是荣宠之极。
同时,又给了张松节度成都诸军事的权力,这个权力其实并非实职。成都不但有陆逊、黄忠、魏延等能臣名将在列,更有刘封亲自坐镇,自然轮不到张松一介文士带兵了。
因此,这个职位是纯纯的加衔,是一种荣誉,体现刘封对张松的敬重和信任。
当然,这些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刘封必定会在后面寻机与张松面谈,并将自己的顾虑和考量告知对方,相信必然能得张松的理解和支持。
至于最后那些金银钱财、蜀锦绢帛,以及犀角象牙、珍奇玩物,霜糖雪盐之类的赏赐,其实反倒是价值最低的一档了。
可这些东西却不能不给,因为底层百姓反而最看重这些,对于他们而言,高官显禄反而要离的更远,更虚无缥缈。
商定停当,刘封开始调整城中布防。
如今广都城中已经只剩下了甘宁、爨怏等少数几部人马,且其中甘宁所部大部都得调来成都,入驻成都城中的军港。
因此,广都的大量物资必然要赶紧运送来成都。
不过这个任务交给甘宁为主的水军即可,二十里的水路,且水量充沛,水军一日可以往返数次,日运量甚至可以高达数万石。
成都城中青壮虽然被大量裹挟,但并非完全没有剩下。
别的不说,各大士族豪强族中的子弟,以及隐匿的人口、部曲、佃户,奴仆等等,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当然了,刘封但凡想要发掘出这部分的潜力,张松、秦宓、杨洪等人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刘封与陆逊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以黄忠、魏延、文聘等荆州系将校守备大城,也即是东城,而以凌统、张南、冯习三将驻守少城,也即是西城。
吕岱所部则回转广都,与爨怏所部一起驻守,在广都的物资全部运送来成都之前,不做调动。
不得不说,司马懿的计策还是卓有成效的。
哪怕因为张松等人的关系,司马懿提前发动,未能尽全功,但仅仅是目下的情况,就已经让刘封很是恼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