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619章 最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619章 最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619章 最不是办法的办法 (第2/2页)

至于说,每年才买八千亩地,刘荣何年何月才能把全天下的地都买下来,真正达成土地帝有制?
  
  这,就不得不提到刘荣‘土地帝有制’的设想,在最开始的初心,以及想要达成的目标了。
  
  ——土地帝有制,并非刘荣的最终目标。
  
  刘荣不是地主老财,不是想把全天下的地都占为己有;
  
  遏制土地兼并,才是刘荣的最终目的。
  
  土地帝有制,只是‘遏制土地兼并’这个目的的手段,以及最终形成的结果。
  
  简而言之:刘荣要的,是遏制土地兼并。
  
  只要能遏制土地兼并,土地帝有制能否达成、什么时候达成,刘荣都不在乎。
  
  那么,回看刘荣这一套行为逻辑,以及大概率会导致的发展走向,刘荣的目的是否达成了呢?
  
  首先;
  
  在刘荣以‘土地帝有制’为思维逻辑核心,亲自下场收购农民变卖的田产后,倒闭的地方豪强、官员,不再逼迫农民变卖土地了;
  
  因为这么做无利可图了,或者说是‘利’都被刘荣抢走了。
  
  于是,地主豪强不再巧取豪夺,不再设局逼迫农民变卖土地,甚至迫使自耕农破产成为佃农;
  
  这算不算是遏制土地兼并?
  
  地主豪强、贪官污吏买不到农民手里的地了,也没动力逼农民变卖土地了;
  
  即便这让刘荣买入土地的速度变的极慢,那又如何呢?
  
  刘荣可是恨不能自己也买不到,全天下的农民都不变卖土地!
  
  若真是这样——老百姓都拿得住、受得住自己的地,那刘荣还搞个什么土地帝有制?
  
  其次;
  
  在刘荣下场掺和之后,不止是原本不需要卖地的农民,被没有动力的地主豪强、贪官污吏放过了,就连那些真的需要变卖土地、套现应付危机的农民,也得到了远高于市场价的资金。
  
  原本需要卖好几亩地,甚至十几亩地的农民,现在只需要卖一亩地了;
  
  原本需要把一百亩地全卖了的农民,现在只需要卖十几亩,甚至区区几亩了。
  
  这算不算是农民抗风险能力大增、自耕农破产概率骤降?
  
  某种意义上,又算不算得上是遏制土地兼并?
  
  ——大部分老百姓,不再需要卖地了,即便仍有少数人需要卖地,也只需要卖很少的地,就能应对大部分危机了;
  
  总结而言:大汉农民,普遍不再需要被迫卖地了;
  
  普遍能守得住自己的地了。
  
  这算不算得上是遏制土地兼并?
  
  最后的最后,才是刘荣的‘土地帝有制’。
  
  哪怕未来,有朝一日,即便刘荣如此费尽心机的呵护,汉家的几百万户农民,也还是把手里的地都给变卖了。
  
  但最终,地却落到了刘荣的手里。
  
  刘荣仍旧可以最后兜底,把老百姓卖出去的地,再借还给老百姓去种,让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重新得回属于自己的地。
  
  这,算不算是遏制土地兼并?
  
  最重要的是:这‘借地给农民种’的一条,并非刘荣最终达成‘土地帝有制’,把全天下的土地都吃下,才能开始的。
  
  好比今天,某个农民从自己的一百亩地当中,卖出其中一亩给刘荣,以应对突发的家庭经济变故。
  
  刘荣拿出几万钱,买下了这目的,农民得了钱,让自己的家庭度过了危机。
  
  那么,刘荣能不能把刚买的这亩地,再无偿借还给土地的原主人,继续去种植呢?
  
  农民原本拥有一百亩地,如今却成了拥有九十九亩,从刘荣手里借了一亩——依旧是一百亩。
  
  虽然原有的一百亩地当中,有一亩的归属权变更为天子刘荣,但这个农民家庭依旧维持着一百亩地的可耕种土地面积,依然能得到每年一百亩地的产出。
  
  也就是说,除了失去这一地的归属权以外,这个农民家庭没有收到其他任何影响。
  
  往后,只要不再遭遇类似的变故,其余九十九亩地便不会被变卖,就连卖给刘荣的那一亩地,也未必就没有买回来的那一天。
  
  这,算不算是遏制土地兼并吗?
  
  说到这里,刘荣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真正想要看到的景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果可以,刘荣宁愿自己无法从天下农民手中,买到哪怕一亩地!
  
  刘荣宁愿天下农民,都不变卖自己的地,都死死攥着各自的一百亩地,踏踏实实种下去。
  
  虽然不大现实,但这确实是刘荣的理想。
  
  哪怕是无法达成的理想,甚至幻想,也依旧是刘荣最希望看到的。
  
  既然这个理想无法达成,那么,退而求其次;
  
  既然百姓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的会卖地,那就由刘荣出手买。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土地被豪强、权贵吃下,从而激发这些掌握社会资源的特权阶级,对土地的‘饥饿’感;
  
  另外一方面,刘荣买回来的地,能无偿借还给原主人,而不是寻常地主那般,佃租给原主人收取地租,加剧自耕农的破产。
  
  最后的最后,最不理想、刘荣最不愿意看到的,是天下人都把地卖给自己,最终促成土地帝有制。
  
  是的,没错。
  
  刘荣‘土帝帝有制’的设想,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自己真的买下了全天下的土地。
  
  虽然这,是最糟糕、最不理想的情况下,最能为大汉国运托底的结果,却也依旧是刘荣最不希望看到的。
  
  ——推行土地帝有制,却不希望看到土地真的帝有,这么说或许有点矛盾。
  
  但换一个说法,其实也就很好理解了。
  
  通过‘土地帝有制’来遏制土地兼并,最失败的一种结果,就是天下土地都被刘荣,或后世的某一代天子兼并。
  
  刘荣遏制土地兼并,最理想的结果是土地兼并被彻底消灭;
  
  其次,是土地兼并不再是‘不可逆’的,被兼并的土地,能够重新回到农民手中。
  
  再次,是土地兼并速度被延缓。
  
  最差的,是土地兼并达到巅峰,以至于‘天下大同’。
  
  土地帝有制,仅仅只是刘荣为了避免这最后一条——避免天下土地,都被特权阶级掌控,并用于压迫、剥削底层农民,所预留的最后一道保险。
  
  也就是:最不是办法的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