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沙洲留痕
第784章,沙洲留痕 (第2/2页)江朔好想当街高呼,提醒这些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人们,告诉他们大难即将临头,但他亦清醒地知道没人会信他还好,若真信了他所言,百姓争相出城逃难,堰塞道路,只怕谁都走不脱了。
江朔使劲晃了晃脑袋,孰轻孰重、孰对孰错他无法分辨,他做不了王侯将相,救不了所有人,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湘儿,他已经失去了太多,不能再失去湘儿了。
未免不必要的麻烦,江朔避开中街,于坊间曲折绕行到南面城墙下,丈许高的城垣对他而言不是障碍,轻轻一跃上得城来,展目向南望去。
江朔初到陈仓关是冬季,大地一片银装素裹不辨地形,昨日又是深夜抵达,亦看不清城外形势,此刻方才发现陈仓城南北地势迥异,北面是广袤的平原,南面地势却十分狭窄,不远处便是渭水,再往南便是绵绵群山了。
这样的地形军队根本没法展开,难怪燕军破晓前会选择从城北进攻,也难怪郭子仪会选在城北决战,即便不是主战场,城南也经历了惨烈的战斗,狭窄的河岸上也抛下来数千具尸体。
江朔一路出城再未见到任何线索,城下如此混乱的场面却去哪里寻李归仁和独孤湘的去向?
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冷静,李归仁不会往西面和北面去,城东是去往西京长安的大道,这是李归仁最可能的去向,但大道在广袤的平原上延伸开去,无所遮拦,既跑不掉又无法伏击,以李归仁的江湖经验之深怕不会选择这条路。
向南面看去,渭水仿佛近在咫尺,汛期的河面虽然开阔,但以李归仁、独孤湘的功夫,要涉过大河并非难事。再向南眺望,渭水南岸地形渐次升高,化作绵绵群山,时值夏日山林茂密,看得江朔头皮发麻,若李归仁真带着独孤湘钻了林子,却去哪里去寻他们?
但江朔站在城头东南西北看了个遍,唯有南山最有可能,身后又隐隐听到了呼喊他名字的声音,江朔不能再犹豫了,他跃下城头,展开穿星步,向南直冲过去。
江朔奔到河边才发现渭水虽然宽阔,河水却浅,两岸相距一里,但渭水含沙量巨大,在河中形成了无数沙洲,渭水在沙洲间肆意乱流,故而河道虽宽却深不足三尺。
江朔在沙洲间跳跃向南岸行去,又有了更大的发现。
双方军队绕着陈仓城鏖战,将地面踏得泥浆翻滚,每一寸土地上都几乎布满脚印、蹄印,只这河滩边鲜有人涉足,尤其到了河心,不见一丝人踏足的痕迹。
沙洲泥沙松软,莫说人,就是鸟兽的爪痕也印得一清二楚,江朔见泥地上有两列间距均匀的圆坑,这是两人追逐留下的足迹!
沙洲上的痕迹新鲜,除了李归仁和独孤湘还能是谁!
江朔知道自己没有找错方向,不禁大受鼓舞,提炁疾奔,不小片刻到了对岸,钻入山林之中,入得山林地面慢慢变得干燥坚硬,足迹也变得难以分辨了。
此刻日头慢慢升高,天色已然大明,但林中草木丰茂,光线昏暗,李归仁与独孤湘轻功又好,不曾挂到一树一枝,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江朔在林中兜兜转转一两个时辰仍无头绪,初时还能听到陈仓方向传来的人声,不多时就寂然只有松涛鸟蝉之声了。
夏日的山林凉爽舒适,正是文人雅士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情景,江朔却只觉心头火起,浑身燥热难当,但他不能停下来,他怕停下来就彻底失去追上湘儿的机会,只能不管不顾地发足狂奔。
纵然江朔速度再快,却也不可能寻遍茫茫大山中的每一片林地,也不知奔跑了多久,天色慢慢暗了下来,眼前的山林还是无穷无尽,饶是江朔内力、轻功皆臻于绝顶,这样跑了一天竟也有了气短之相。
绝望之际,忽见前方似有灯火闪烁,江朔寻一棵大树跃上树梢向前望去,原来是一处小村落,关中原本人口稠密,村镇连绵,入夜后家家掌灯,灯火连缀成片,但战火延烧之际,百姓流离失所,夜间城镇皆黑暗如鬼城。
此刻眼前的村庄却只罕见的灯火明亮,照亮了半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