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决心已下
第781章,决心已下 (第1/2页)江朔伸手轻轻一按,将陈玄礼拉出半截的长刀按了回去,随手一带,将他退回本位,陈玄礼倒是忠心,心中虽然恐惧,却还是跨步上前还想拦江朔。
李泌在从后拉住他道:“陈大将军勿忧,溯之不会对圣人不利。”
陈玄礼何尝不知,但他职责所在,又怎能无动于衷,直至圣人对他轻轻摆手,陈玄礼这才作罢。
江朔走到圣人面前叉手一礼,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锦囊,递到圣人面前,尚不及开口,圣人却一指李亨,道:“给亨儿吧。”
江朔一怔,随即领悟,又毕恭毕敬地把锦囊交给了李亨,李亨犹豫地看了一眼父皇,见圣人轻轻点头,才战战兢兢地从江朔手中接过锦囊。
锦囊不大,里的东西更小,李亨捏到一个小小的方块,他的心脏急剧地跳动起来,他努力想克制,但双手还是止不住地颤抖起来——锦囊中装着的就是那方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
先前北溟子托着玉玺向众人展示之际,人人看在眼里,但之后燕军七子忽然出现,紧接着各方混战,场面越来越乱,北溟子悄然把玉玺装回锦囊交给了江朔。
江朔本待不要,但又恐被尹子奇等人见到来抢,之后他怀揣玉玺仿如揣着热炭,几次想要交给唐皇父子,但彼时燕军重兵围城,能否脱身尚且难说,玉玺放在自己身上总比在别人身上安全一些,江朔这才没有拿出。
此刻大局已安,唐皇父子对自己的疑虑又愈来愈深,江朔这才把玉玺拿出,便是无意皇位之意了,只这一个举动,便可打消二人大半疑虑。
他本意是交给唐皇李隆基,却不料李隆基叫他交给李亨,那便是要传位给他的意思了。
此刻勤王之师有数万之众,李亨执掌的区区两千疲惫已极的飞龙禁军已不能对圣人构成威胁,在不受胁迫状态下,圣人依然让江朔把玉玺交给李亨,却叫李亨大大的惊讶了。
李唐皇室素来亲情淡薄,太宗皇帝兄弟阋墙兵戎相见起了个坏头,又有武后之乱,中宗、睿宗乃至当今圣人,哪个是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李亨之前太子李瑛便是被诬造反,一日内三兄弟皆被赐死,李亨开元二十六年被立为太子,十八年来未尝有一日不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今日父皇突然对他表现出脉脉温情,不禁让李亨大为讶异。
圣人似乎看透了李亨的心思,道:“贵妃已死,朕心如死灰,唯愿入蜀安享天年,亨儿既有匡扶社稷的决心,后面的事就交给你来做吧。”
这时郭子仪上前,他全身披甲,艰难地想要跪倒参拜,圣人道一声免,让高力士扶住郭子仪,郭子仪叉手道:“圣人恕罪,今日虽胜,贼本尚在……”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圣人的身子不自禁地颤了一下,他一定是想到前一日发生之事,郭子仪却未察觉,继续说道:“只怕贼兵纠集援军再度来犯,陈仓区区小城无所依凭,还请銮驾速离此险地,往何处去,还请圣人示下。”
圣人道:“朕此次出长安欲往蜀地去,不料在此地被贼兵阻断道路,今日既得子仪解救,蜀道复通,朕当继续南幸剑南道。”
此言一出,义军大哗,虽然天下形式仍然严峻,但近日新胜,圣人居然还是毫不犹豫地要去蜀地?须知圣人之所以要入蜀,也是杨国忠的主意,蜀地是杨国忠与贵妃的家乡,禁军多是关陇子弟,自然不愿翻越峻岭去南方卑湿之地,这也是禁军哗变的原因之一。
如今圣人不思收复河山,却只顾自身安危,实在叫人丧气。胡人与江湖人士不讲礼法,回纥人与漕帮帮众立刻发出不满的声音。
眼看局面就要失控,李亨终于下定决定,高声喊道:“圣人九五之尊,不可涉险,剑南道有蜀道之险,剑阁崔嵬易守难攻,移跸成都最为稳妥。”
这番话立刻引来了更多不满的声音,以至于李亨之后再怎么呼喊,声音被汹汹民意淹没,无人听得清楚。
江朔抬手一按李亨的肩头,李亨不解其意,却忽感一股暖流顺着肩膀透入脖颈之中,积于喉头愈发炽热,忍不住张口长啸,这啸声高亢如龙吟,惊得数万人为之一惊。
李亨转头看江朔时,江朔手按在他肩头弗昂,对他轻轻颔首示意,李亨再开口时,仿佛觉得自己立于山谷之中,声音嘹亮而不尖锐,字字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