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980年,内地最缺的是什么?
第16章 :1980年,内地最缺的是什么? (第1/2页)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被璀璨的跨年烟火点燃,喧嚣沸腾。中环某高档酒店的行政酒廊里,杨巡倚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眼神迷离地望着楼下蚂蚁般欢呼的人群和五光十色的霓虹,手中一杯威士忌晃动着琥珀色的流光。
五个月前,他还只是个在山背大队用馒头换鸡蛋、刚见识过广州繁华的小商贩,如今却站在了亚洲顶级都市的云端,俯瞰着价值连城的风景。
这五个月,过得如梦幻泡影,却又惊心动魄。
秦浩兑现了他的“效率哲学”,在波谲云诡的香港股市如鱼得水。
他精准地踩点,敏锐地捕捉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从新鸿基地产、到和记黄埔……一支支股票在他手中如同灵巧的积木。
秦浩的操作手法极其大胆且精准,他将“做T”运用到了极致,低买高卖,资金量在短时间内呈几何级数膨胀。
杨巡亦步亦趋。他从最初的懵懂,到被那跳跃的数字勾得魂牵梦萦。
五个月,他亲眼见证了秦浩如何将最初投入股市的80万港币,像魔术般翻腾扩张至一个让他头晕目眩的数字——2700万港币!这巨大的财富效应强烈冲击着杨巡的世界观,让他对秦浩几乎产生了盲目的崇拜。
烟花在高空炸裂,将秦浩沉静的脸庞映照得忽明忽暗。就在杨巡沉浸在对未来无限财富的畅想中时,秦浩啜了一口杯中的冰水,平静地开口:“明天开盘,帮我分批出掉账户里除九龙仓之外的所有持仓。”
杨巡一愣,兴奋的笑容僵在脸上:“全部卖掉?浩哥,现在行情正好啊!特别是和记黄埔,分析师都说还有大空间呢!按照这个势头,说不定过完年就能冲到3000万!”
秦浩的目光依旧看着窗外:“股市说到底是资本的博弈,投入的本金越多,越容易被针对。两千万港币在香港股市已经不算小数目了,继续加大投入,很容易成为大庄家的猎物。“
杨巡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想起上个月亲眼目睹的一幕——一支名为“南海实业“的小盘股,因为某个大庄家的恶意做空,短短三天内股价腰斩,无数散户血本无归。
见杨巡还有些不甘心,秦浩转过身,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这不是留了700万港币嘛,你要是还想继续,就跟我一样全部买入九龙仓的股票,做长线投资。“
杨巡眼睛一亮:“浩哥,你就这么看好九龙仓?“
他挠了挠头:“可我怎么看财经新闻说九龙仓最近的业绩并不算太出色?“
“你能开始质疑,会看财经新闻分析数据,这点很好。进步非常大。”
秦浩语气顿了顿,话锋一转:“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任何被公开报道的、尤其是登上主流财经版面的信息,都是‘历史信息’了,甚至是虚假信息,九龙仓的数据暂时不好看?这恰恰可能就是它被低估、被刻意压制的表象!如果看几眼财经新闻就能在股市精准淘金,满大街的阿婆师奶早就是亿万富翁了,交易所还不得挤塌了?”
秦浩直视着杨巡的眼睛:“杨巡,你很聪明,有胆识,学东西快,做小生意手腕活络,但你目前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大局观。你还停留在看单个产品、单个价格、单次日线涨跌的阶段,还没学会站在山顶上,看清楚整个棋盘的方向和棋手的真正意图。”
杨巡心头巨震,如同被当头棒喝。
秦浩继续说道:“第一,你脚下这片土地是什么?是香港!一个弹丸之地靠什么成为东方明珠?它的核心是什么?是港口!是它得天独厚、连接世界的深水良港!是它能吞吐万国巨轮的交通命脉!而九龙仓,掌控的就是香港所有最优质的、不可或缺的深海码头!码头就是香港的经济血管!谁捏住了九龙仓,在某种程度上,就捏住了香港经济的‘总开关’!你说,这样的核心资产,其本身的价值,是区区一两年盈利数据能衡量的吗?”
杨巡瞳孔猛缩,他第一次从这个角度思考一家公司!这个高度,远超他对“业绩”的理解。
“第二。”秦浩竖起第二根手指:“香港另一个命根子是什么?土地!弹丸之地,寸土寸金!每一块临海的土地,都是滴着金子的宝地!而九龙仓手中,掌握着大量优质的土地储备!位置极佳!在经济持续增长、地产价值飙升的大背景下,这些土地的潜力,就像埋在土里的金矿,一旦激活,其价值会以几何级数爆发!现在的财报,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份巨量的土地红利!”
秦浩的眼神如炬:“最后,九龙仓的控股权问题,水浑得很。一些华资大家族的触角,早已若隐若现,围绕着这块肥肉展开了布局。表面的风平浪静和业绩平淡,很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它在等一个真正的‘龙’,一个能将它真正价值挖掘出来并引爆它的力量介入。这个介入一旦发生,腾飞只是起点!因此,在我看来,九龙仓现在的股价不是‘盘整’,是被严重低估!我们现在以46块的均价买入,分仓持有,不是图短线暴利,是看好它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黄金爆发期!这才是真正的投资,而不是投机!”
“砰!”杨巡感觉自己脑子里最后一层窗户纸被彻底捅破了!那些财经报道上枯燥的数据,在秦浩这番剖析面前,显得如此浅薄可笑!他这才明白,自己之前的“分析”,不过是盲人摸象,只看到了皮毛!
没有丝毫犹豫,第二天一早,港股一开盘,杨巡就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账户里的所有资金和秦浩账户剩下的700万港币,合计900万港币,全部按照秦浩的指示,在九龙仓股价维持在46港币左右时买入!19.5万多股九龙仓的股票。
做完这一切的下午,秦浩带着他出了酒店。坐在舒适的轿车里,杨巡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繁华街景,终于憋不住问道:“浩哥,钱都锁进去了,股票也买好了,咱们接下来……总不能真的天天窝在酒店里看盘吧?那不得把人憋死?”
秦浩闻言乐了,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这就闲不住了?放心,有你忙的时候。”
出租车停在中环一栋写字楼门口。秦浩带着杨巡,轻车熟路地走进大堂,直接乘电梯上了17楼。
杨巡好奇地跟着秦浩走出电梯,穿过安静的走廊,停在一扇崭新的磨砂玻璃门前。门头上方,挂着一个崭新的、用中英文双语写成的烫金招牌:浩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HarmonyInternationalTradingLtd.)。
秦浩推开玻璃门。
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大约五十平的空间,刚装修好不久,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油漆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